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考查汉语的否定结构时,我们会遇到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有些否定结构与其相应的肯定形式具有相同的意义,即我们所说的羡余否定现象。这一汉语语法的不对称现象已被许多语法研究者所注意。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常见的一些羡余否定现象作一番整理与补充,简要说明它们的语义和用法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汉语里存在着肯定与否定形式并用同义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比如,"差点儿没摔一跤"和"差点儿摔一跤","他没来以前"和"他来以前","好不热闹"和"好热闹",等等.本文集合了这些语言事实,并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其共同规律及特点,从语句中的否定副词做羡余成分和语法化的角度来解释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3.
"好不"这一类似副词性质的结构及其羡余否定格式在言语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这个领域里,许多著名的语言学家、研究人员及学者都曾经做出过一些精辟的见解。但与此同时,也留下一些颇具争议性的"空间"值得我们继续去讨论,主要表现在:(一)论证"好容易"和"好不容易"表意相同且得以存在的历史条件和广泛流传原因;(二)"好不"副词语法化的过程如何去拟定;(三)"好+不+形容词"结构的分类及其羡余否定的判定。  相似文献   

4.
汉语中一些原本表示否定的词在特定句式中不具有否定意义,且有没有这样的否定词不影响句子的肯定意义.这些词可以被称为否定羡余词.本文考察了汉语中否定羡余词的多重特性.  相似文献   

5.
广义上,人们一般把句子,当作与词、短语等并列使用的语法单位。这里我所要分析的正是这三级语法单位中的辩证思维。在短语中有一种较为常见的特殊的语法现象,分别有肯定和否定对立形式意义上的短语。如:“好热闹”与“好不热闹”。从形式上看完全不同,意义却相同,但辩证的看,表意完全相同么?那倒未必。这种现象,正是辩证思维的表现形式。如不作辩证分析的确难以理解。例句中前者直接客观地对存在的场景以及气氛进行认识、判断,后者侧重表达主观的感叹、评价,客观存在的“热闹”决定了不管主体用何种外在形式,其“义”都是不可改变的。不起形…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词典》"好"字词条下解释,"好不"用在某些双音节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跟‘多么’相同:人来人往,~热闹。注意:这样用的‘好不’都可以换用‘好’,‘好热闹’和‘好不热闹’的意思都是‘很热闹’,是肯定的;但是,在‘容易’前面用‘好不’意思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7.
羡余否定现象反映了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性,否定标记词在羡余否定格式中不表示否定义,但是起到了强化否定和表达主观情态的功能。羡余否定的存在具有理据性,文章运用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羡余否定形成的动因和机制,认为它的形成动因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与言语表达者的主观认知有着密切的关系;羡余否定的形成机制主要有语法化、词汇化、概念叠加和构式整合。  相似文献   

8.
日语句型是构成句子的语法骨架,其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日语句子的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一般决定了日语句型表达的是肯定与否定的意义.但是,日语中,有一些句型是否定的形式,却不表达否定的意义.又或是,肯定的形式的句型,却不表达肯定的意义.本文仅就日语句型中存在的形式与意义并不总是一致的特别现象试略述之.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双重否定复句初探李琳莹双重否定是汉语中表示肯定的一种重要形式。关于双重否定句的定义和范围,各语法研究者的说法不尽相同,我认为,只要在一句话中先后用了两个否定词,所表示的意义与肯定形式所表示的意义相同时,这句话就是双重否定句。双重否定句有单句也...  相似文献   

10.
副词“好”用在形容词前,通常表示程度深,多含有感叹语气。如“今天街上好热闹”等。“不”通常表示否定。如“不好”就是对“好”的否定。但有时也不全是这样,如“今天街上好不热闹”则是“很热闹”的意思。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不”的前面跟上了“好”这类词,组成“好不……”这种形式。(“不”后跟“行”组成“……不行”也有类似用法)“好不”在这儿已变成了一个副词,专用在某些双音节的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并且带有感叹语气,跟“多么”相同。如“好不热闹”、“好不痛快”就是“多么热闹”、“多么  相似文献   

11.
在汉语能性述补结构中,否定式呈现出异乎寻常的强势。本文以普通话与方言作比较,讨论了“V得C”与“V不C”在使用频率、结构形式、语法意义上的不对称现象,并说明了产生这种现象的理据。  相似文献   

12.
"好不X"构式具有语境敏感性。在语境信息不全面、不清楚的情况下,"好不X"构式的表达可能会引起歧义。为更好地理解"好不X"构式表达的内容,从语义和句法两个层面来探讨"好不X"构式,并分析"好不X"中的"不"的作用。"好X"表示肯定意义时的句法位置是:谓语、光杆动词前作状语、定语、补语。"好X"表示否定意义时,后面成分一般是呈现结果体意义的成分。  相似文献   

13.
双重否定是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双重否定是一种特殊的语法手段,是人们在否定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在形式上,双重否定具有两个否定成分,但是在意义上却是肯定意义。不同语言表达双重否定的方式不一样。"不是没有X"和"not without X"是汉语和英语中的双重否定结构。这两个结构属于显性双重否定表达。本文通过对比以上两个结构的语义特点,分析这两者之间的共性及差异。  相似文献   

14.
齐菲  李淑扬 《文教资料》2010,(32):22-24
汉语词汇中大量存在形式比意义多的语言现象,从语法角度上说,这就是多余。但这种现象的语用问题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分析大量典型词语,以及词语在句子中的运用,简要总结了一些区分羡余词汇和赘余词汇的方法,并对羡余的使用效果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文章拟以"难免+不+XP"格式的羡余否定现象为研究内容,整体介绍这一结构的羡余与非羡余否定,并结合格式实际对羡余否定现象予以深层次阐释,分析其形成动因。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中有大量句子在形式上是肯定的,但意义上却是否定的。肯定句的否定意义是通过词、词组、或整个句子表现出来的。这样的句子汉语译文常常是否定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作以阐述。A.有些词(如:形容词、介词、动词、分词等)或者短语在肯定句子中含有否定的意义,翻译时应当注意汉语用否定句来表达。B.某些固定结构、句式以其肯定形式表达否定意义,如Anything but,But that(what),Butfor,Too…to等。C.某些肯定的句子,可以通过上下文、说话语气表达出否定的意义。D.有些习惯用语及惯用法常常以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的否定结构是翻译中的一个常见而又比较复杂的问题。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法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尤其在表达否定概念上,英语在用词、语法和逻辑等方面与汉语都有很大不同。有些英语否定句译成汉语后却变成了肯定形式,而另一些肯定句型译成汉语后又往往变成否定形式。这些  相似文献   

18.
柯敏 《现代语文》2013,(5):60-62
在现代汉语中,词汇羡余现象十分常见,前人从双音词羡余、音译词羡余、词汇羡余等角度,在羡余定义、类型、成因、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在前人"羡余即语言结构的形式超过意义表达的需要,亦即语形相对于语义有所剩余的情形"的羡余定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一种定义更为严格的现代汉语词汇羡余现象,并对其结构类型和形成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词汇羡余的六种类型,总结了词汇羡余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池媚苑 《考试周刊》2007,(34):38-39
本文结合一些具体的句子,阐述了英语中形式肯定而意义否定和形式否定而意义肯定的表达方式和汉语翻译时应注意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20.
英汉情态动词的语法意义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和汉语中的情态系统都被认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有多种表达形式,如情态动词、情态副词、语气等.其中情态动词占主要位置.从英语和汉语情态动词的否定形式、副词的搭配、情态动词连用等进行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情态动词的情态意义和语法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同一情态动词的不同情态意义常常会造成其语法意义的不同,而不同的语法形式也会影响情态动词的情态意义表达.同时,就两种语言之间而言,在语法意义方面,英语情态动词和汉语情态动词存在着较大不同,即同样的语法条件下,具有相同情态意义的英语和汉语的情态动词的语法意义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