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走出圈子     
有人的地方,就有圈子。人,只要活着,就难免被圈子包围:文艺圈、商业圈、交际圈、金钱圈、名利圈……虽然,心却可以走出圈子。浩浩乾坤,浮沉宇宙,处处都是心的休憩之所,关键在于你的决定是否走出圈子。  相似文献   

2.
吴春娥 《成才之路》2011,(29):90-I0019
高中政治具有学科化的特点,进行雹学活用,这就要求我们要走出教材课堂的小圈子,尽一切可能将所学原理和现实生活相联系。  相似文献   

3.
说“圈子”     
久居一地,人都会有自己的生活轨迹,人称圈子。这是一个集体的范围和活动的范围,是以自我认同为纽带,将各种有关联的人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生态。譬如亲友圈、同学圈、老乡圈、娱乐圈、官场圈等等。圈子已然成了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据说福建武夷山有种九节狸,个头虽小却极灵巧,尤为可异与可怕之处在于它能划神秘的圈子。饥饿时,它就用自己的尿液在地面上画一个大圈,被画入圈的小动物便如中了魔法,不敢越出圈外,乖乖被九节狸吃掉,而圈外的猛兽闻到那气味,居然也望圈止步,眼巴巴看着几节狸享受美餐。我们教育孩子,往往容易误入类似的“圈子”。在许多时候、许多地方、许多人的思想意识中,总把学生当温室里的花,百般呵护,不让他们走向社会展翅高飞,不计他们自由思维求异创新,久而久之,这种精神性的圈子产生出可怕的毒性,走进去时不知不觉,要走出来却很难…  相似文献   

5.
一百多年前,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许多蚂蚁放在一个圆盘的周围,并设法使它们首尾相连,围绕圆盘组成一个圆圈。这些蚂蚁就绕着圈儿转,弄不清哪儿是起点、哪儿是终点。它们似乎都没有发现周围的环境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只是井然有序地走了一圈又一圈,没有一只蚂蚁走出这个圈子。法布尔和他的助手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这群蚂蚁为何老是兜圈子。于是,他在蚂蚁的旁边放了一些食物,认为这些蚂蚁闻到了食物的香味,一定会"蚁"拥而上。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些蚂蚁像中了邪似的,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如何利用互联网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思考。对此,我们通过在网上建立圈子的方式进行了大胆尝试。1.为学生搭建展示写作能力的平台我们在网上建立了名为"苹果鹭洲"的圈子。圈子是圈友们展现自我和互相交流的空间,它是博客的特色之一,圈友可以通过创建某个类别的圈子集合志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校招生》2008,(1):42-44
读题 阅读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圈子",含意很丰富,有学习的,生活的;有同学的,朋友的;有邻里的,单位的……涉及到各个时空领域."圈子"内往往有自己的言语与规则,你不懂其圈里的这些,就难以入圈.其实,人生就是在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圈子"或者从一个"圈子"到另一个"圈子".  相似文献   

8.
马未都的身份有很多,绝对是一个跨界人物。他既是文艺骨干,踏足演艺圈,又是文学青年,叱咤文学圈,更是收藏圈的权威人物。从一个圈子跨界到另外一个圈子,马未都是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的呢?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等三角形也走出以往的圈子,走向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下面分类举例说明,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佚名 《班主任之友》2006,(12):60-61
一百多年前,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许多蚂蚁放在一个圆盘的周围,并设法使它们首尾相连,绕圆盘组成一个圆形。这些蚂蚁就绕着圈儿转,说不清哪是头哪是尾。它们似乎并没有发现周围环境一遍又一遍重复,井然有序地走了一圈又一圈,没有一只另类的蚂蚁私自走出这个圈子。法布尔和他的助手面面相觑,他们不知道这群蚂蚁为何老是在兜圈子。于是他在蚂蚁的旁边放了些食物,认为这些蚂蚁闻到了食物一定会“蚁”拥而上去抢夺。出乎他们意料的是:这些蚂蚁像中了邪似的对食物视而不见。法布尔和助手困惑地看着这群蚂蚁周而复始地循环…  相似文献   

11.
《求学》2023,(1):59-60
<正>改娃师,月赚4万?盲盒娃娃、玲娜贝儿的走红,将“娃圈”这个小众的圈子带到大众的视线里。所谓“娃圈”就是指具有收藏和观赏玩偶娃娃这一爱好的人群的圈子。在娃圈,娃爸娃妈们一般很少说购买娃娃,通常都用“接娃”或者“领养”来替代。在接到娃娃后,他们通常都会以“儿子”“女儿”等称谓来建立娃娃与自己的心理联系。“接娃”远不是结束,想要自家“娃”长得好看,后续还需在妆面、衣服、发型等方面下功夫,由此也衍生出新的职业,例如专门给娃娃改妆整容的改娃师。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现在干啥都讲究圈子,娱乐界有娱乐圈,学术界有学术圈,商界有商圈。正常的交往无可厚非。问题是,一旦形成一种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可就变味了。现在,有些领导干部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整天琢磨拉关系、找门路,分析某某是谁的人,某某是谁提拔的,该同谁拉关系套近乎,看看能抱上谁的大腿。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当家长式的人物,希望别人唯命是从,认为对自己百依百顺的就是好干部,而对别人、对群众可以  相似文献   

13.
文艺批评标准的问题,是文艺批评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任何文艺批评,都是依据一定的批评标准而进行的。文艺批评的阶级性,首先集中而突出地表现在批评标准上。批评标准的阶级性质,不仅决定着文艺批评的方向和性质,同时对文艺批评的社会效果,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有了批评标准的依据,文艺批评工作者对于敌、我、友,才能了了分明,对于文艺现象,才能作出明确的判断和评价;否则,文艺批评就无法进行,阶级的使命就无法完成。中外古今,没有批评标准的文艺批评,从来是没有的。一九三四年,鲁迅先生就曾明确指出:“……我们曾经在文艺批评史上见过没有一定圈子的批评家吗?都有的,或者是美的圈,或者是真实的圈,或者是前进的圈。没有一定的圈子的  相似文献   

14.
以阳光体育运动为主线,高校终身体育教育为出发点,将休闲体育生活方式引入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中来,通过“圈式阳光体育”发展模式,制定出以休闲特点为基础,健康教育、终身体育为目的,包括技能圈、兴趣圈、朋友圈等“圈子”阳光体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几乎天天忙作文,仿照自己的老师,刻苦勤奋手把手攥;也设计自己的思路,东闯西闯。有喜有忧,但又总觉得作文是个圈子,我和孩子们被圈在里面就像陀螺一样无方向地转。学习新课标,修正自己的教学理念尝试新的教学思路,觉得一下子冲破了圈子。作文教学迎来了"让天性自由放飞,让个性自由放  相似文献   

16.
高校英语教学的价值取向关涉到教学的根本定位问题。走出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圈子,从哲学角度审视语言,用语言学习理论考察语言教学,可以进一步认清语言、语言学习与教学的本质,走近和还原英语教育培养“人”的应有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要求我们必须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圈子,树立起全新的、正确的、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审美教育的功能与实施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多元化时代背景下,必须把握时代特征,呼唤人文教育,走出以往狭隘的理论分析和学科审美教育的圈子,重新认识审美教育的功能,探讨大学审美教育的实施途径,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9.
云海 《小学生》2008,(4):42-42
一位探险家在撒哈拉大沙漠中发现了一个小村庄,令他奇怪的是在此之前从没有任何人说起过这个地方,而村民对沙漠之外的世界也一无所知。他就问村民为什么不走出沙漠看一看,村民的回答是:走不出去!原来自从他们的祖先定居此地之后,每隔几年就会有人试图走出沙漠,但不管朝哪一个方向行进,结果都一样:绕一个大圈子之后  相似文献   

20.
生活是写作之源。学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他们每天总要接触一些人和事,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不管是从媒体间接所得,还是自己的亲身感受,这些“经验”都会叩击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奋。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走出封闭狭小的课堂圈子,拓展生活外延,走出校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