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我国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量提升是教育硕士培养的生命线。本文采取向教育硕士研究生发放问卷的方式来调查、了解我国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现状,并通过分析研究问卷调查的情况,归纳出影响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贻员 《文教资料》2012,(15):81-83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目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质量评价等几个方面对中美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印第安纳大学教育技术硕士究生培养方案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决定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高低的基础因素.美国是教育技术的起源地,其硕士研究生培养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尽管我国与美国的国情不同,但是教育技术的学科本质是不变的.因此,借鉴美国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优点对于提高我国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思考,本文在分析印第安纳大学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我国教育技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应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重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多元授课方式,并扩大与社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多种实践渠道.  相似文献   

4.
董婷 《文教资料》2006,(30):16-17
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超常规发展,学位类型、攻读渠道和培养模式亦日趋多样化,如果不能在质量上加以控制和保证,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硕士研究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全文试从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确定依据和培养过程的特点出发,论述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5.
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存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提高了基础教育的师资水平,为基础教育补充了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对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文章分析了教育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设置、课程及学分等方面,介绍了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课程硕士的现状,分析了其特色与经验,进而为我国教育硕士培养提出几点积极的启示,即通过进一步"明确各级任务,扩大教育硕士招生范围,增强科研与教学结合,建立灵活学习证明体系,适时调整培养过程",提高我国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促进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发展。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实践是教育硕士转型为专业化人才的重要环节。研究其专业实践质量评价有利于健全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体系、提高培养质量、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然而,检视当前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实践质量评价现状,存在缺乏制度安排、评价主体模糊、缺乏科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教育行业特别需要一批具有深厚教育理论功底、精湛教育教学技艺、强烈科研创新意识的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来推动我国教育走向素质化、能力化、创新化的轨道。但近年来教育学研究生不断扩招,入学门槛与毕业门槛不断降低,规模化培养、批量化生产加剧了教育学硕士生培养质量下降,前景不容乐观。本文对当前影响教育学硕士培养质量的因素进行科学分析,依据教育人才培养规律以及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适时提出构建教育学硕士培养质量标准,以促使我国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走向围绕质量抓保障的道路。  相似文献   

9.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一种补充,是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举措。专业学位论文质量是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核心内容,可以充分体现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和培养水平。文章结合实例,针对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点和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影响学位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对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及对策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李英 《文教资料》2020,(7):124-125
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层次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主渠道,对教育硕士研究生能力构成的正确认识直接影响或制约研究生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展开.本文提出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能力构成应为三个维度: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在教育硕士研究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应以一体化的方式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评价机制上创新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How L.A.T.E. it was, how L.A.T.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London Association for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is a subject group that was founded in 1947 to ‘provide a live forum for the exchange of ideas, and to undertake the practical study of problems connected with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The early history of this Association, it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pedagogy and practice is the subject of my current PhD research. Within this work are key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subject English, the curriculum, and the ways in which members of a subject community work together to effect change. This article gives some background to the research project, and begins to point towards some potentially important questions about the subject and ways of working together. After two decades of top down, centralised government initiatives around English pedagogy,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se questions are worth addressing.  相似文献   

16.
17.
18.
Project R.A.C.E.     
Abstract

Learning by doing may not be the most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each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olving skills. A survey of Michigan educators indicates that of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listed, case studies and talking about what others do to sol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he implications of building familiarity with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solutions from a variety of examples are discussed, and an explanation for the reported low success of classroom action projects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