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学者究竟是如何探索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未来的?他们又是如何看待经济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相互联系的?为了探讨这些问题,并向读者作一次比较系统的介绍,笔者于去年编著了《后工业社会理论和信息社会》一  相似文献   

2.
新的技术革命,日益成为世界上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家和未来研究学者深入探讨的课题。人们对将要到来的新的技术革命所抱的欢迎态度,正反映了人类改善自己生活的强烈愿望。西方未来学家根据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所显示的端倪,迫不及待地宣布发达国家已从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超工业社会”,美国科学院甚至宣布现在“已经开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早在微型计算机问世之前,丹尼尔·贝尔就提出“后工业社会”论,西方学者为资术主义寻求出路的急切心情,由此可见一斑。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将经历新的技术革命。任何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及飞跃发展,都可能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但都不能代替社会革命,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坚信人类终将实现共产主  相似文献   

3.
美国未来学家甘哈曼的《第四次浪潮》一书,试图对人类所谓的“第四次的经济活动或后工业化经济”及人类向这一经济过渡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和预测。此书被美国舆论界奉为“集其乐观性未来论大成之作”。因此,它对于我们研究西方未来学,对于我们科学地预测未来、走向未来,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第一,甘哈曼批判了未来学悲观派消极悲观和限制经济增长的错误主张,倡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乐观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4.
起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消费主义,是18世纪以后工业文明的产物,它在资本主义的推动下发展成为一种服务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消费主义的盛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对于受环境问题、生态危机困扰的现在,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生态消费观的构建,引导人们走出消费主义的困境,从而实现人类及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本世纪仅剩的后12年内,美国教育系统要求变革的呼声将越来越强烈。涉及变革的头等问题是至2000年的毕业生问题,其次是由于多种理由而担心当今的教育满足不了,或者说是不符合21世纪人类社会的需要。面对在新时代该怎样教育学生的问题,较为保守的教育思想家和管理家基于他们自己在50年代的理想,对未来国家模式的设想提出了明确的观点。他们认为,未来世界是一个更具竞争性的社会,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上峰;最忠实地遵循资本主义准则的竞争者将获大胜。社会的知识和技术是各自分隔的,并且都由美国占支配地位,出类拔萃的人  相似文献   

6.
500年后,人类社会的科技发展和日常生活,将会是一种什么情景?围绕着这个问题,国内外的许多著名学者,根据他们的大量研究,并展开想象的翅膀,作了如下的预测和描绘 500年后,人们将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探究自然奥秘来进一步提高人类主宰地球的神圣地位,进而向宇宙进发。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未来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未来的学说。但是就近40多年在西方学术界发展起来的,那种用定性和定量方法来对社会的不同方面、不同范围、近期、中期、远期的未来进行预测的专门学科——未来学来说,又是马克思主义需要去开辟的一个新领域。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包括建立一系列新的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指导研究的新学科这样一个任务。我国学者于光远、钱学森等都就建立马克思主义未来学问题发表过意见。当前世界形势发生新的剧烈变化,对人类社会和世界格局的未来发展又一次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在70年代初,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1973年)和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个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1972年)二书的出版,曾引起了世界学术界关于信息社会、全球性问题等人类的未来问题的热烈讨论。最近又有两本书出版,一是布热津斯基的《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1989.4),二是尼克松的《1999,不战而  相似文献   

8.
西方未来研究发展很快,未来学著作大量出版。东德学者克拉恩等在《未来学和未来研究——没落社会的破烂武器》一书中指出:“由于生产力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尖锐化”,“垄断资本没有能力解决由于科学技术革命产生的基本问题,因而垄断资本的统治产生深刻的矛盾。这就要求对未来作有科学根据的预测并制定战略,以便克服资本主义在对社会生产力进行社会控制方面出现的危机。”在世界上存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情况下,站在不同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未来学和未来研究自然也不例外。当我们指出共产主义的未来前途  相似文献   

9.
军事未来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但就其本质——探求未知军事领域的前景而言,却早就存在于人类战争史的长河之中。马克思主义的未来观,即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预示未来,预测未来的科学。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关于社会革命和武装斗争的许多著作,对预测未来的意义、依据、途径等问题作过许多经典性论述。  相似文献   

10.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人类生态学转向"是20世纪西方社会的众多"转向"之一,体现了国外马克思主义对20世纪人类的生存环境危机状况的忧思和理论自觉。它揭露和批判生态问题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之间的深层矛盾,要求以生态正义为道德底线,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营造"宜于居住的家园";它还试图用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智慧"理解生态问题,用当代生态智慧完善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1.
新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的下一个发展阶段是什么?是后工业化,还是高技术?诸如计算机和生物技术之类的新技术对发达的工业化经济有什么意义?未来的工业将如何组织?哪种组织形式将居于主导地位,是大生产、计算机自动化,或是灵活的专业化?哪个(些)国家将处于统治地位?这些问题是理论家和工业界人士一直关心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一些理论家就资本主义的下一发展阶段提出了各种设想,如高技术工业理论、后工业化理论、信息经济理论,以及后福特主义等等。这些看法多侧重于劳动力社会分工的变化。本文作者就如何认识“新工业革命”提出了与之不同的新看法,这一看法侧重于生产力与生产  相似文献   

12.
毛娟 《科教文汇》2008,(20):178-178
“单向度”是马尔库塞描绘当代工业社会尤其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时所使用的一个自造的专用术语。表示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评价都只是肯定和认可,不再具有批判性和否定性,变为单向的了。科学技术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工具和手段。在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要防止科技异化问题,实施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单向度"是马尔库塞描绘当代工业社会尤其是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时所使用的一个自造的专用术语,表示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个方面的评价都只是肯定和认可,不再具有批判性和否定性,变为单向的了。科学技术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工具和手段。在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要防止科技异化问题,实施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随着20世纪向2000年疾驶,21世纪即将来临。未来如何?是否美妙?需要解决哪些基本问题?,这是人们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为此,美国《基督教箴言报》的编者采访了一些西方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其中有哲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科学家、企业家和作家。他们各抒己见,展望未来,以不同的方式几乎谈到了与人类未来有关的每一个问题。有的人谈到了令人兴奋的技术进展——将重新塑造下个世纪生活的机器人、电子学和遗传工程。另一些人集中谈论了社会、经济和  相似文献   

15.
<正>科技改变人类,科技改变世界,科技塑造未来。20世纪以来,人类真正进入科技时代,科技的磅礴力量体现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科技发展的伟大成就,但同时也给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值得认真研究。20世纪20年代迅速兴起和发展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敏锐地认识了解到这一点,关注科学技术,尤其是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应用。赫伯特·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他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传统中,用科技批判代替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并逐渐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科技异化理论。研究马尔库塞科技异化理论,可以为人类在运用科学技术时敲响警钟,也可为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16.
组合预测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孙林岩 《预测》1990,9(4):31-35
引言在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时,人们常常要对未来的情况进行预测,因而多种定量预测方法应运而生。面对越来越多的预测方法,使用者往往面临一个问题:即同时有多种预测模型均通过了统计检验及有关合理性的检验准则,但预测结果都分布在一个较宽的区域内。如何取舍模型?如何确定最终结果?为解决这个问题,可采用组合预测方法对多种预测方法的结果进行综合。所谓组合预测方法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多个预测结果进行综合,以得到一个较窄的  相似文献   

17.
法律和未来     
法律和未来,一直是自从法律和法学在人类社会中产生以来各国法学家不断探讨的一个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不同阶级的法学家有着根本不同的看法。剥削阶级思想家的共同特点,是认为法律是人类社会的各个发展阶段上永恒存在的现  相似文献   

18.
李庆亮  李凯 《百科知识》2023,(30):12-13
<正>18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繁荣发展,另一方面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本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带来的资源浪费、气候污染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强调要构建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社会。马克思的《资本论》阐述了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本家过度追求剩余价值和对自然界无休止的索取和破坏,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9.
婚姻之未来     
两性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由于社会的发展、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及习俗的惯性作用,使得两性关系经常地困扰着人类社会。婚姻是两性的一种通常的结合形式。它的产生及其型式的演变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步进行的。时至今日,一夫一妻制已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然而,一夫一妻制是否就是人类最合理的婚姻型式呢?它在遥远的将来是否还能适合于人类社会呢?如果能,它将要经历怎样的一个完善过程呢?如果不能,取而代之的又将是什么呢?这些问题,使得许多学者专家一代接一代地研究婚姻的起源及其演变,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0.
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未来不再是‘现在’的继续,而是‘现在’的直接结果。(奥·佩切伊《未来问题100页》)”。换言之,未来不是未来人创造的未来,而是现代人创造的未来。那么,现代人要创造未来,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早在人类的幼年时期,面对着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