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现代汉语中的范围副词"净"为研究对象,从其义项的变化中描述"净"由实词向范围副词演变的过程.语法化研究是当前语言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语用过程中,认知、主观化成为了语法化的动因,认知上的主观性因素促进了功能语法化.  相似文献   

2.
"造"与"诣"都可做位移动词,其词义特征与句法表现类似,在历时的语义变化中也呈现出相同的轨迹;到明清时期,表位移意义的"造"与"诣"在口语中消失.本文通过语料调查描写了它们的词义演变,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其演变轨迹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名词后缀"子"的用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主要考察"子"由实词演变为类化成分和后缀的过程,其最重要的语法性质是具有名词化的作用.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汉语名词后缀"子"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今天它已经成为一个组词能力非常强的名词后缀了.  相似文献   

4.
"师道尊严"是一个永远的话题,但我们必须知晓其内涵的演变过程.从主体到客体,古今情况皆不同.从社会到教育者本身,对"师道尊严"皆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师道尊严"并非要求受教育者绝对的服从,更非社会认为的物质馈赠."师道尊严"鼓励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在对话关系中达到"师道尊严"与教育效果的双重实现.  相似文献   

5.
山西离石话助词"来"、"得来"的特殊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汉语虚词系统中"来"作为助词的用法很普遍,随着语言的发展,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来"的这种用法已经消失,但在很多方言中尤有保留.前人已有关于"来"作为助词在吴语、四川方言、陕北方言等中的用法的论证.考察助词"来"、"得来"在山西晋语离石话中作为事态助词、结构助词、语气助词的特殊用法,以揭示其与近代汉语的关系,为近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发展演变过程提供一点线索.  相似文献   

6.
以大量媒体的现实语料为基础,对部分"XX门"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指出了"XX门"表达中,"门"的语义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7.
说"潮"     
"潮"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字,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结合起来的词越来越多,它的涵义也越来越丰富.本文以认知中的隐喻为基础,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潮"的常用义演变、发展的过程及原因.  相似文献   

8.
现代汉语表示"shop"商店之义,现在用"店",而在汉语史上却是用"肆".本文考察了汉语史上常用词"店"对"肆"的历时替换.并探讨了其演变和替换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9.
张敏  陈双新 《现代语文》2005,(12):15-15
"发人深省"和"发人深醒"都是启发人们深刻思考而有所醒悟的意思,是一组意思完全相同的异形词.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于2002年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把"发人深省"作为推荐词形使用.一些字典辞书也分别对这两个词形作出了相应的处理,其处理情况主要可分为两种:第一,用"发人深省"列出条目,解释其含义,并注明亦作、又作、也作"发人深醒",或注明"省"也作、也写作"醒";第二,只列出"发人深省"这一条目,并解释为"启发人们深刻思考而有所醒悟",不作其它解释.  相似文献   

10.
释"酉"     
张聪燕 《现代语文》2008,(5):104-105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只是简单地用声训的方式对"酉"字作了解释,因此他没能释岀"酉"的本义,并且错误地认为"丣"是"酉"的古文.本文将对"酉"的甲骨文字形进行分析,并结合实物考察,得出 "酉"的本义是盛酒器,"酉"是"酒"的本字,"酉"不是由" 丣"演变过来的.  相似文献   

11.
说"惟"与"唯"     
<现代汉语词典>列惟独、惟恐、惟利是图、惟命是听、惟其、惟我独尊、惟一、惟有等词,并认为这里"惟"同"唯",即不仅"惟一"或作"唯一",其他各条皆然,这样就形成了八组异形词.<词典>以"惟~"为首异形词.杨春女士的专著<现代汉语中的异形词>附录"<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异形词总表"中,这些异形词均失收,且不在<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之列.因此,对它们进行溯源研究,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反义并列式复合词"迟早"的词汇化是由词组"迟早"演变而来的。在这一演变过程中,"迟早"语言环境的变化、反义并列项意义的虚化、语言表达的经济原则、白话小说的出现等等都为该词词汇化的产生、发展并最终完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从来"的词汇化历程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从"和"来"在演变的起点上既不属于同一层次,也没有在线性序列上紧邻出现,而是通过特定的句法操作连接到一起;同时,"从来"成词以后进一步虚化,由表达时间概念的名词最终演化成时间副词."从来"的词汇化历程代表了现代汉语某一类别的"X来"式双音词的词汇化路径,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时间名词和时间副词之间的历时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14.
"美"是黎族称呼汉族的汉语音译,它最早源于黎族对临高人的称呼,临高人称母亲和特定女性为"美",并产生了大量以"美"贯首的临高人地名,黎族据此称临高人为"美"."美"在黎族的语境中是指与"我"不同的先进的人或先进的群体,后演变为对汉族的固定称谓并延续其寓意.由于汉族文化具有先进性,使其在黎族社会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推手,黎族社会由此产生巨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考察了时间介词"去"的产生时间及其在近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其次深入探讨时间介词"去"的产生过程及其演变消失的原因,最后讨论了"去年"、"去岁"中的"去",说明这里的"去"不属于时间介词用法.  相似文献   

16.
"偏旁同化"是异体词规范中不容轻视的一种潜规则,在现代汉语异形词产生发展的过程中,这种潜规则已经起了或正在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时代迫切需要汉语规范化,<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的出现无异于及时甘霖,同时,该词典的规范结果更证实了同化规律的存在.依据词典本身提出的异形词规范三原则(通用性、理据性、系统性),加上"偏旁同化"原则,可以前瞻性地规范一些异形词.  相似文献   

17.
海神妈祖和林兆恩创立的"三一教" 是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信仰,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万历年间产生了以妈祖和三一教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天妃娘妈传>和<三教开迷归正演义>.了解和研究这两部古代小说,对研究妈祖和林兆恩故事的演变,对研究莆仙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化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关轮美奂"不是只用来称赞屋宇高大众多之美的,这里的"轮"已没有独立的意义.在古代汉语中,"轮、仑、伦、沦"互为通假,用"仑"还是"轮"都无所谓对错的.而且"美仑美奂"的通用性不比"关轮关奂"差,所以说不能简单地把"美仑美奂"视为"异形词".  相似文献   

19.
简要分析"老板"称谓语的历史演变过程,探讨当前"老板"称谓语泛化的表现,认为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词语自身的特征、称谓的困境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四个方面的原因使"老板"称谓得以"泛化","老板"称谓语由最初的广泛通行于经济领域,逐步渗透到政治领域、文化领域乃至家庭、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指称范围扩大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因"最早用为名词,而后逐步演变为动词、介词、副词、连词。它的语法化机制主要是主观化,同时,语境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