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在国家确立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类型之后,以往高职教育只能是专科教育而不能有更高层次教育的观念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部分高职专科升本科成功。但高职教育的更高层次教育该由谁主办的问题又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因此通过对部分高职专科升本科实践的研究,总结其优势与问题,有利于建立一个举办高职本科教育的准入制度,形成一个规范的高职教育的管理体系,推动中国职业教育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在指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依据的基础上,分析影响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因素,并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对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许碧娟 《文教资料》2011,(31):230-232
随着我国的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缺陷日益明显.尤其是高职教师专业实践技能的欠缺。为了使高职教育师资队伍更加合理。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使其符合高职教育的教学需要.借鉴国外成功职业教育经验,结合我国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高职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各方面制度进行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本质上是开放的,开放性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特色。开放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能否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通过建立开放性实践教学基地,可以更加适应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的要求,将职业教育准确定位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层次上。  相似文献   

5.
新形势下要使高职教育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最重要的是提高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质量,本文对我国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内涵和特征,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践教学爵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给出了改进高职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几点建议。以求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适应当今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生命。但实践教学又是当前高职教育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一道瓶颈。本文就如何加强高职教育中会计实践教学有关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7.
反思和重塑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的21世纪,对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内涵把握及其存在问题的揭示,日益凸显其重要性。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分离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障碍,因此需要重建高职教育的制度安排,需要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共同关注与相互合作,才能解决高职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教学,搞好实践教学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关键.本文论述了高职实践教学的内涵、形式和作用,分析了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加强高职实践教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和灵魂。高职教育应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创建先进的实践教学条件,创造良好的实践教学氛围,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建设高素质的实践教学与管理队伍,不断总结成功经验,把学生培育成高级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依据高职教育专业职业技能认知和培养规律,构建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以高职教育专业实训和实习的实践教学为前提,研究高职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我国虽然有悠久的教育思想史,但作为学科的教育哲学始于1919年杜威来华讲学。杜威来华讲学之后,教育哲学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注意和重视。从1919-1949年,我国学者先后翻译了近10本国外教育哲学,自己编著了20余本教育哲学。国人编著的教育哲学,就思想而言,有新康德主义、实用主义、三民主义、天主教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就学科体系而言,有"哲学之教育应用"体系、"各派之教育哲学"体系、"教育之哲学"体系、混合的体系等。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教育哲学,不仅与西方教育哲学几乎同步发展,而且30年的建设,完成了中国教育哲学初建的任务,为新中国教育哲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教育改革在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创新是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的知识和人才基础。“教育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教育创新,首先要求解放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先导,教育制度是保证。教育制度创新包括教育投入制度、教育管理制度、教育教学制度等的创新。我们要根据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战略目标,到21世纪初,建成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目标模式的战略选择。要坚持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的基本标准,实现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城乡学校布局和教育教学体系、终身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发展环境、教育技术、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现代化。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包括:推进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变革;落实各级政府统筹城乡教育的责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加强城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与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相适应的教育政策法制体系;建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试验区;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理论体系;建立完善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的督导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4.
教育行政体制作为国家领导教育的最基本方式,是各项教育管理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影响着教育管理模式的选择.我国的教育行政管理是在我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我国的特点.通过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现状的分析,客观了解我国教育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与不足,使我国教育政管理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推动我国教育管理模式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实践需要这样一种教育学,它是一种以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系统的构造、系统的内在规律和整体特征为研究内容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由三个分支构成:教育技术学、教育现象学和教育价值学。其中,教育技术学关注教育系统的构造,教育现象学关注教育系统的事实性效应,教育价值学关注教育系统的价值性效应。对于这种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哲学等学科不是教育学的组成成分,而是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教育总与知识密切相连,但与教育自身相关的知识却并很难通过直接应用于实践来提高教育系统的效益和效果,这是持续困扰国际教育研究界的重大问题.一个国家的教育研究与发展系统可被看作是一种教育类知识管理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改革教育知识管理体系的理念和运行模式同样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梳理和分析了2000年以来国际教育研究界对教育研发体系的新认识和新举措,即转向以实用性为主导的基础性教育研究,希望能对我国教育研究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教育技术学何以作为一门学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学科都表现为一种知识体系,且具有研究对象、研究取向和方法、研究范围、概念系统等特征。学科最核心的静态特征就是它的研究对象,其动态特征便是知识创生。是否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是"是否是学科"的核心判据。知识体系的独特性可以用于判定学科的独立性。按照这样的准则,技术应用主义的教育技术学不是一门学科,而只有以教育技术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教育技术学才可以称为一门学科。作为学科的教育技术学中,教育技术是一种独特的技术,是教育系统的构造技术。  相似文献   

18.
论教育跟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跟踪是指学校积极地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与途径,针对其目标对象——学生,以获取大量的有用信息、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切身利益为基础而开展的全面调查、分析、评价和反馈等如影随形的人才质量管理活动。它不同于教育测量、教育评价和质量监控,有着自己的基本特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具有独特的体系以及为毕业生后续教育开辟了空间。提出这一概念是基于市场理论的考虑,更是依据教育的本质、教育主体的性质和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因素。它不仅能够帮助改善学校教育质量,有利解决我国目前教育领域中教育结构体系所存在的问题;而且也是社会和学校良性互动的需要,解决毕业生精神补给和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教育跟踪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建立和完善各类毕业生的信息数据库、合理动态的跟踪考察制度以及毕业生的再教育制度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金燕 《教育科学》2006,22(1):13-15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公平状况已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要对我国教育公平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和比较,并为教育的政策调整、资源配置提供决策的依据,需要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本研究尝试依照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并使用不平等的测算工具———基尼系数作为教育公平的基本测算工具,首次建立了适合于我国整体评价和省区比较的教育公平综合指标体系,其中分为义务教育均衡指数、高中教育公平指数、高等教育公平指数及教育存量公平指数四个子指数。  相似文献   

20.
公共选择理论视野下的教育公共品供给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公共品供给的总量不足、形式单一和使用低效以及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阶层之间教育公共服务的不均等是我国当前教育公共品供给的突出问题。在公共选择理论看来,这些问题都是政府垄断公共品供给体制的必然产物,由于政府是由个人组成的集团,因而不可避免地放逐自身对个人利益和集团利益的追求,从而导致公共教育资源配置的"政府失灵"。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动摇教育公共品供给不均等的基础,构建教育和谐发展的新秩序。这些措施包括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相对独立的公共教育行政体制和多方参与的教育决策机制以及教育督导的社会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