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移动互联网教育已成为信息化教育的一种高级形态,其与云计算和教育大数据的结合将加速推进智慧校园的建设进程。本文分析了智慧校园业务的虚拟映像关键机制,设计了基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元数据的智慧校园顶层架构,并结合实践阐述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教育大数据技术对智慧校园的预测与干预、行为分析和精细化反馈的情境应用等。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正成为研究热点。将移动虚拟学习社区这种非正式学习形式应用于高职教育中,可以随时随地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因此,应从移动虚拟学习社区的概念、特点、理论基础研究入手,构建高职教育背景下的移动虚拟学习社区模型,并给出系统架构和具体功能。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正在以"无处不在的网络、无所不通的业务"思想广泛而又深入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随着各高校数字校园建设的不断升级,移动技术的优势也为高校教育模式的新一轮变革创造了条件,移动学习已经成为继远程学习和数字化学习之后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但是,目前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方面,缺少体系化的实践经验。以视频、微博等移动APP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例,开展"移动学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的应用研究,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移动教育及其资源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萍 《中小学电教》2006,(10):13-15
进入21世纪,终身教育、全民教育成为现代社会的需要。要真正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进行教学的梦想,基于移动数据通信技术与互联网结合而产生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展的移动教育是一大途径。然而现在许多研究者的目光集中在移动教育的技术层面,忽略了移动教育的资源建设。笔者认为,移动教育的资源建设才是开展移动教育并实现效果最优化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5.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随着无线通讯技术和无线终端的飞速发展,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逐步成为教育技术学和远程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侯毅 《电大理工》2012,(2):34-36
随着无线通讯技术和移动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的相互融合,移动教育已经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人们利用无线通讯网络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新学习方式。本文结合校园网的实际情况,通过运用ASP、QuickXLM和XHTMLMP等相关技术,设计开发了基于WAP.2.0的校园移动学习平台,实现了学生通过校园无线网络进行课程的移动学习,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移动教育:国内外实践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移动教育是网络教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新方向。移动学习是继数字化学习后出现的又一新的学习模式。如何有效地利用移动因特网技术和移动设备辅助教学和学习已经成为移动教育研究的中心问题。目前国内外移动教育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移动教育不仅将催生一个数量庞大的产业,而且也将极大地拓展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现有教育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云平台、云服务、空间教育教学、智慧校园、移动学习、数字教师、未来教育等正在成为或即将成为现代教育信息化的生力军。在此种环境下,运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而开展的移动学习模式应运而生。那么,移动学习模式给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哪些思考呢?我们通过在小学中年段英语课堂进行电子书包实践活动,收获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9.
网络技术和手持移动设备的高速发展,为基于网络和移动设备上的研究开发提供了便利的基础和平台。在虚拟现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增强现实技术,正在逐渐开拓小型手持移动设备的新领域。移动设备的移动性、便携性以及较强的人机交互性,使得增强现实系统能够脱离体积庞大的计算机、摆脱摄像系统等硬件的限制。在教育技术领域,将智能手机作为增强现实技术的开发应用平台,无疑是其发展的新福音。介绍了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现状,对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移动虚拟电子书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移动学习(M-Learning)作为一种新型的、极具潜力的学习模式,对中国教育界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正在逐步被我们熟悉,如今移动学习已然成为教育技术领域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分析了移动学习的特点,结合这些特点探究在移动学习背景下国家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应变策略。  相似文献   

11.
移动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是高校传统学习方式的有益补充。数字化校园建设,加速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渗透。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背景下,大学生移动学习模式受到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建立了以人为本的移动学习模式,实现了移动通信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以及学习环境的创新三个方面。构建了基于数字化校园的大学生移动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利用校园网资源,配合教学辅助平台教学,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补充。本文主要研究把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网络应用在教学中,从而建立一个教学辅助平台。在教学辅助平台中,采用B/S结构,基于WEB技术,运用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利用网络的主动、可控型交流的重要特性,在教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实现交互的教育学习。  相似文献   

13.
高校校园综合网络教学平台的移动学习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校建设的CAN、单向HFC独立网在教育教学服务中的不足,提出一种以软交换技术、WiMAX无线宽带接入技术构建的校园综合移动教学网络平台方案,并以此平台对M-learning方式的新模式即群播教学模式、网络微格教学模式、点播辅助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基于WEB的校园多媒体教学平台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基于WEB的网络化、交互式的教学平台已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该文立足于现代教育的实际需要,结合开发实践,给出了校园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总体框架、设计模块,并就教学平台的系统安全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与教育信息化广泛普及,移动学习成为远程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基于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构建移动学习系统研究框架——“移动学习系统的研究路线”,并指出相应前期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6.
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在开展中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学习是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广泛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实际的成长过程中终会面临诸多的挑战。文章首先阐述了移动学习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移动学习在实际教育应用中在技术层面、教学层面、社会层面面临的种种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这些层面挑战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在中职校园内已不陌生。如今,中职生使用手机的普及度相当高,手机的过分依赖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他们的行为和实际交往的能力。分析手机依赖现象的形成因素和对中职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对此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WAP技术将移动通信网和计算机互联网结合在一起,满足了用户随时随地以无线的方式接入Internet的需求,特别是WAPPush推送技术已显现出在远程开放教育领域中的巨大吸引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就WAPPush技术及其结构作了简要介绍,并在其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无线移动技术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应用令人惊叹不已,大量基于计算机的移动电话已经具备了越来越多的数字能力,如个人数字助理(PDA)的事务计划安排,可以无限接入Intemet。在教育方面,移动设备提供了新的潜力,移动学习正在成为人们学习的一种新方式。如何充分有效使用无线技术和移动计算机设备来辅助教学和学习成为移动学习研究的中心。比如通过对移动学习概念、移动学习的主流模式等方面的探讨,并结合英语学习的特点,设计构建移动英语学习模式,可以为英语学习者在安全、真实、个性化、满足需要的环境中进行提供听、说、读、写的训练。  相似文献   

20.
The 5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erving a wide range of vertical industries is maturing, which provides a possible boos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education and lays a foundation for solving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in current educ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ltra-high speed, low latency, low energy consumption, massive network capacity, and high reliability, the 5G technology is applied with other technologies lik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nternet of things (IoT), big data, and blockchain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upgrading of intelligent education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lligent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eight typ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5G era, which include smart safe campus, integrated learning spaces, synchronous cyber classrooms,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obot learning partners, mobile and ubiquitous learning, virtual simulation training, and smart e-textbooks. Then, it discusses how intelligent education technology promotes changes in the modes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the 5G era from three dimensions: individual learning, collaborative group learning, and classroom-based collective teaching. At last, the framework of smart education in the 5G era is propos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telligent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typical applications, changes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and the new ecosystem of smart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