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落实新课标的必然要求。在课堂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有利于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
郑道华 《考试周刊》2011,(45):27-2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课程标准向广大语文教师倡导的适合新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说这种学习方式的提出是语文改革的一种新理念。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探讨和实践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下新课改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的想法及做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昭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现有的探究性资源,深入挖掘教材中隐性的探究性资源,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本文拟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遵循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沈维芳 《双语学习》2007,(8M):74-7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邓雨宁 《现代语文》2013,(10):85-87
语文课堂的沉闷,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是语文教学的痼疾,亦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一大难题。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笔者以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为例谈谈其运用。  相似文献   

11.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问题。“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适合时代要求的全新学习方式,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要坚持贯彻和落实这一教学理念,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是学习的基础,合作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探究是学习的最高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  相似文献   

14.
陈建峰 《语文天地》2012,(16):57-5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对于《语文课堂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文教学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营造氛围,从"自主"做起;二是搭建"合作写作"平台,建立"合作写作"机制,培养"合作写作"习惯;三是抓好探究的着眼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  相似文献   

15.
吴冬梅 《考试周刊》2011,(87):51-51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小学阶段语文作业该如何处理呢?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通过语文课堂学习些什么,掌握些什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知识的过程。它是教学双方主动探究、真诚合作、共同解读的过程,也是学习方式、研究意识、探究精神得以培养的过程。《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8.
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静超 《考试周刊》2011,(93):17-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主参与,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生主体间的交互活动,倡导小组合作式学  相似文献   

19.
李其娣 《广西教育》2012,(13):11+14-11,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并未收到理想的效果。其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学生不能自读自悟。  相似文献   

2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