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SRHMS对佛山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佛山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中等偏上;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因性别不同而存在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评价上;文化程度对老年人的健康影响不明显;职业不同的老年人在健康状况上有显著性差异;婚姻状况和配偶健康状况的不同在老年人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两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青海师范大学学生人群的自测健康状况。方法:对450名大学生进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评定。结果: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自测健康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体育专业学生在自测健康总体水平上要明显好于非体育专业学生。应加强非体育专业学生对身体锻炼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身体活动对心理健康积极影响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襄阳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分析发现,襄阳市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整体水平介于基本健康与健康之间,好于全省略差于全国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整体水平。年龄组不同、收入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城乡之间的老年人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居住方式和住房面积、住房内有无管道自来水、有无厨房、有无厕所、有无洗澡设施的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无明显差异。高龄、靠低保生活、女性、丧偶、未上过学、乡村老年人健康状况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4.
运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新疆南疆地区中小学维吾尔族教师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南疆地区中小学维吾尔族男、女教师的健康总体状况不容乐观,生理健康状况一般,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健康状况不良.为此提出了改善维吾尔族教师健康状况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长株潭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养老服务的需求,掌握其健康不佳的主要原因以及养老的现状,从而有针对性地改善老年人健康水平以及养老服务,并为政府制定更加完善的养老政策提供一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长株潭地区500位老年人进行健康状况以及养老服务需求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健康状况不佳;城乡老年人在负担医疗费用方面呈现较大差异;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和供求不均衡。结论:应结合老年人的特点,加强老年人健康护理,开展多种形式与层次的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职高专女生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女生健康状况处于中等中限水平,其中生理健康处于良好下限水平,心理健康处于及格中限水平,社会健康处于中等中限水平;2)理科女生健康状况总体水平高于文科女生,而且具有显著性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女生、不同民族女生、城乡女生之间健康状况总体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初中学校组织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发现被调查学校组织总体上是健康的,但存在组织健康程度的差异;聚类分析出健康学校和不健康学校,发现它们除了制度健全因子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因子差异显著,且表现出各自鲜明的组织特征。另外处于不同地域环境的学校,在重视学业上差异显著:城市和乡村中学比城镇中学普遍重视学业。  相似文献   

8.
赣州市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城乡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相关社会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因素。采用随机街访和定向抽样调查的方法,用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问卷和费城老年中心(PGC)信心量表为研究工具,调查了赣州市18个县市的城乡老年人,结果表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婚姻状态、城镇、不同职业、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健康状态的老年人幸福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健康状况、老年疾病、经济来源、性别和邻里关心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手段,从不同性别、年龄、不同运动项目、训练年限入手对临沂师范学院90名高水平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男女运动员在内部动机和缺乏动机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鉴别原则和外化原则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在内部动机上有显著性差异,在鉴别原则、外化动机和缺乏动机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员在内部动机、鉴别原则和缺乏动机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外化动机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训练年限段的运动员在缺乏动机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其他3个纬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社会老龄化背景,为了更好地实现老龄健康化,提升老年人晚年生命质量,文章以休闲治疗为切入点,以浙江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老年人对“休闲治疗”这一新兴领域的认知和接受意愿,为未来在中国导入休闲治疗服务提供科学依据.调查发现:老年人对休闲治疗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性别、年龄、月收入、健康状况不同的老年人对休闲治疗的认知皆不存在差异,但文化程度不同的老年人在休闲治疗的概念和服务对象两个维度存在差异.70.69%以上的老年人会愿意接受休闲治疗,在愿意接受支付一定费用的老年人中,90%以上老年人心理价位是1000元/月以下.影响老年人接受休闲治疗的因素除了价格,还有服务的便捷以及休闲治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该调查以赤峰市松山区幼儿教师为被试,对其职业认同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幼儿教师在职业自知性上得分较高,而在职业获益感方面得分最低;不同教龄的幼儿教师在职业自知性、职业获益感及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学历的幼儿教师在职业认同总分及各维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类型的幼儿园教师在职业自知性、职业获益感及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人社区环境满意度与社区归属感的关系。方法:采用老年人社区环境满意度问卷与社区归属感问卷对张掖市甘州区140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测评。结果:老年人的社区环境满意度和社区归属感处于中等水平;老年人的社区环境满意度总分在不同的婚姻状况上不存在差异,而在社区自然环境满意程度和社区服务环境满意程度上存在差异;老年人的社区归属感在不同婚姻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老年人的社区环境满意度和社区归属感在性别、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老年人的社区环境满意度与社区归属感呈正相关。结论:老年人的社区环境满意度对社区归属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分层理论的视角出发,把居住资源作为分类依据,将居家老年人划分为三个居住资源群体,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不同分层的老年人的健康结果差异,说明居住资源的分层直接导致老年人的健康不平等。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居住资源相关变量对老年人健康状况具有显著影响,财产性资源、设施性资源和服务性资源对老年人的自评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居住资源分层会导致老年群体的健康不平等,且层级越高,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越好。据此提出如下建议:精准帮扶居住资源劣势群体,打造老年人宜居环境;关注农村老年人居住状况,缩小城乡健康不平等;加大社区服务供给,构建老年友好社区;出台激励和保障措施,优化老年人居住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探讨防御机制对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深层影响机制.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64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中间型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对大学生健康三个侧面均不存在显著的预测效应,成熟防御机制对大学生健康三个侧面均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效应,不成熟防御机制对大学生健康三个侧面均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2)成熟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对大学生社会健康的预测效应是直接而显著的;(3)成熟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测效应主要通过社会健康的简单中介作用实现;(4)成熟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对大学生生理健康的预测效应主要通过"社会健康-心理健康"的链式中介作用实现.结论:大学生防御机制对其健康不同侧面存在不同影响路径.  相似文献   

15.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经过修订的MHT心理健康量表,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3所农村中学和3所农村小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留守儿童比例达到44%;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与非留守儿童不存在显著水平(P>0.05),但在孤独倾向上存在边缘显著差异(0.05<P<0.10);不同性别留守儿童之间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存在边缘显著差异(0.05<P<0.10);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地域环境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调查江苏某乡镇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的营养健康状况并对其进行评价。对该乡镇1435例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检查,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评价其营养及健康状况。该地区老年人超重、肥胖、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脂和高胆固醇血症的检出率分别为40%、6.3%、22.0%、26.0%、11.3%,不同年龄和性别间也有差异。该地区农村老年人慢性代谢性疾病检出率较高,应加强该地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和有针对性干预,以减少肥胖和"三高"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在校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初步探讨体育运动对性心理健康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对策与依据。方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等方法,抽取在校大学生552名,进行性心理健康问卷调查。结果: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性认知情况无显著性差异,体育专业学生性态度情况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期体育运动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影响老年人抑郁与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社会支持状况对抑郁与焦虑发展轨迹的预测作用,本研究基于201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发布的北京市老年人焦虑测量原始数据,运用典型抽样方式与系统抽样方式,对符合条件的1 350名调查对象采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与老年焦虑量表(GAI)进行了抑郁与焦虑水平的调查,并分析老年人抑郁与焦虑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从生理状况角度分析,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与是否患慢性病在抑郁与焦虑水平上均有显著性差异,自理能力与抑郁与焦虑水平有显著负相关;从主观感受角度分析,幸福主观感受与对生活满意状况在抑郁与焦虑水平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从社会支持角度分析,社交支持、情感支持与工具性支持均与抑郁与焦虑水平有显著负相关,其中情感支持对抑郁水平与焦虑水平有负向预测作用。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的抑郁与焦虑情绪,尤其要注重回应老年人的情感需要,要给予老年人足够的情感支持。老年人的生理状况、主观感受与社会支持状况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其抑郁与焦虑状况,可以从老年人的身、心、灵三个维度出发,舒缓老年人的抑郁与焦虑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需要发动政府、社会和家庭三方的力量合力完成。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幼儿教师作为教师群体的一员,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也成为职业倦怠研究的焦点之一。基于此,采用张冬梅编制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问卷》,对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幼儿教师在情绪衰竭维度及职业倦怠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类型幼儿园教师在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及职业倦怠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班级的幼儿教师在职业倦怠各维度及总分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实证的方法考察技校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调查分析329名技校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结果:首先,在总体幸福感上,二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二、三年级之间则没有显著性差异,一、三年级之间也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对健康的担心“这个因子上三年级学生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二年级学生也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二年级和三年级之间则没有显著性差异;其次,在总体幸福感上,男女技校生没有显著性差异;在6个因子上男女技校生也没有显著性差异。第三,不同来源技校生的总体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来源技校生在6个因子上的得分也没有显著性差异。第四,不同出生类别的技校生总体幸福感无显著性差异,在6个因子的得分上也存在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