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月十八日,国家教委党组书记、副主任何东昌同志接受《师范教育》杂志记者的采访,就“八五”期间中等师范教育的建设和改革问题发表谈话。现将谈话要点摘刊如下: “七五”期间中师教育的建设和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有了一个好的势头。“八五”期间我们要踔厉奋发,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第一,在办学条件上要逐步达到国家教委规定的标准。现在的中师生进入教育岗位工作,主要在二十一世纪起作用。教育正面临两个挑战,而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又是基础的基础,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改善中师的办学条件,办好师范学校,为提高小学师资的水平提供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2.
今年一月中旬,国家教委直属高校1992年教育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利用这个机会,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教委党组书记、副主任何东昌同志,他就“八五”期间中等师范教育的建设和改革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师范院校是教师的摇篮,是教育战线的嫡系部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请问,“八五”期间怎样使中等师范教育的建设和改革上一个新的台阶? 答:“七五”期间中师教育的建设和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有了一个好的势头。“八五”期间我们要踔厉风发,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3.
<正> 为了进一步落实“师范院校教育学教材改革实施计划”,编写出符合各级各类师范院校使用的教育学系列教材,1992年3月1日—3月8日,国家教委师范司在北京举办了《教育学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高级研讨班,高等师范大学和教育科研单位的教育理论专家、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教育学教师、教学改革第一线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以及教育行政管理干部等40余人参加了研讨活动。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邹时炎同志出席了开班式并作了重要讲话。何东昌同志在讲话中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巨大成  相似文献   

4.
为加强师范院校教育学科教材建设,1991年3月10日-14日,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师范院校(含教师进修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研讨会。到会的专家、科研人员、编辑以及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市的教育行政干部等各方面代表共90余人。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同志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国家教委副主任邹时炎同志为会议作了总结。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张承先到会听取了有关教育学教材建设的意见并发表了讲话。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信息     
何东昌同志最近指出教育科研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与教育改革实践相结合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同志最近在中央教科所全体人员大会上指出,教育科研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与教育改革实践相结合,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何东昌说,教育科研工作应在真正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教育改革实际相结合上下功夫。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一方面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和贯彻革命导师和党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直接论述和指示,另一方面还要充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  相似文献   

6.
1992年3月1日-3月8日,国家教委在北京举办了《教育学教学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高级研讨班。来自高等师范学校和教育科研单位的教育理论专家、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教育学教师、教学改革第一线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以及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育行政管理干部等40余人参加了这次研讨活动。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邹时炎很重视这次研讨活动,并作了重要讲话。何东昌同志在讲话中对建国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说,建国以后我们把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改变为社会主义教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为适应经济建设需要进行了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城、乡教育综合改革,促进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这些改革都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我国的教育与我国的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师范院校教育学科教材建设,国家教委邀请了全国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含教师进修院校),教育科研部门的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方面的专家、教授,于今春在北京研讨全国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问题。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邹时炎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张承先出席了会议。何东昌对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分六个方面作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他在报告中指出,  相似文献   

8.
1990年12月,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计划建设司、财务司、条件装备司、人事司在湖南省联合召开了“加速师范院校标准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座谈会”。这次会议总结和交流了“七·五”期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强师范院校建设,为九年制义务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经验,研究了“八·五”期间进一步加速师范院校标准化建设的问题。“七·五”期间,全国师范院校,特别是中等师范学校的建设得到了各级党政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关心和重视。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同志几次强调,要把中师建设得比重点中学还要好。1987年11月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在福建省召开了“加速实现中师办学条件标准化座谈会”。柳斌同志在会上  相似文献   

9.
10月26日至11月5日,国家教委在长沙召开“全国深化改革加强中师建设座谈会”和“中南、西南九省(区)中师建设第一次协作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各省市教委师范处长和部分计财处长及中师学校校长共150人左右。会议主要总结了前段中师标准化建设的进展情况和经验,讨论了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师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教师,以促进小学教育普及的问题。会议期间,代表们分成四组参观了我省中师学校。省教委主任龙禹贤同志在会上作了题为《关于我省中师建设和改革中的几个问题》的发言。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会上作了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10.
(题目后面括弧里的前一个数字是期数,后一个数字是页数)在全国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何东昌4、5·l)全国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研讨会综述(连秀云、赵绰4、s·12)关于实施高中教学计划调整意见和高中会考的意见 —在国家教委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何东昌7·1)在“全国师范院校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邹时炎8·l) ,教育文献,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的通知(2·1)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颁发《关于制订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的通知(3·1)国家教…  相似文献   

11.
<正> 为了更好地落实师范院校教育学(教育系专业课除外,下同)课程、教材改革实施计划,编写出适合各级各类师范院校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系列教材.1992年3月8日,师范院校教育学系列教材编写委员会(以下简称编委会)在北京宣布成立并召开首次工作会议。何东昌同志任编委会主任委员,邹时炎、柳斌、王明达、瞿葆奎、黄济、卓晴君、金长泽同志任副主任委员。编委由教育理论专家、教育科研人员、师范院校教育课程教师、中小学教育教学有突出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本刊讯(记者陆叔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成立大会于1994年7月26日至28日在清华大学召开。胡绳、何东昌、张孝文等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何东昌、张孝文同志讲了话。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是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  相似文献   

13.
何东昌同志在1988年初,就教育改革问题答《光明日报》记者问中指出;“在新的一年里,教育工作千头万绪,要以改革总揽全局,把竞争机制引进来。”他认为,“教育要引进竞争机制,这对办学的人、老师、学生都有促进.”具体到教育管理体制上,他讲到要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学校可以为非主管部门服务,走联合办学的道路,多渠道的筹集资金:甚至  相似文献   

14.
一、对建立学科教育学的认识目前,中师的心理学、教育学和各科教材教法课,分别在二、三年级开设.任课教师分属不同的教研组,教学上很少联系.心理学和教育学在讲一般教育理论时,往往脱离小学各科教学实际;教材教法课却因强调具体教法而忽视理论.学生学了一门又一门教育专业课程,却不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更难以运用这些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根据这一现状,我们认为,中师教育专业课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在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其重要的措施之一是改革课程设置,把教育基础理论和教材教法研究有机联系起来.建立综合性的教育专业课程——学科教育学,将成为改革中师教育专业课程和教育科研结构的一个突破.学科教育学的内容比各科教材教法广泛丰富得多.它不等于心理学、教育学和教材教法三者的拼凑,而是体现了当前整个科学  相似文献   

15.
最近,江西省教育厅召开中等师范教育改革座谈会,学刁《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讨论和研究在改革的形势下,如何改革和加强中师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小学和幼儿师资。会议指出,改革并加强中师教育,是发展和提高初等教育,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关键。要充分认识办好中题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摆正中师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地位,端正中师办学指导思想,以“三个面向”为指针,坚持为小学和幼儿园服务的方向,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合格师资。会议强调,要努力改革中师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做到坚定、慎重,讲求实效。到会的同志认  相似文献   

16.
国内动态     
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于1990年3月12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中师教学大纲编写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在中师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和校长,高等师范学校的专家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研究、编写人员,还特邀了福建省教委以及北京市怀柔县和江苏省南京市小学的代表参加,共110多人。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邹时炎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孟吉平同志主持会议,并就如何编好中师各科教学大纲讲了几点重要意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我国四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各级师范教育又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重点。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加强和改革普通教育,首先要加强和改革中师教育以至整个师范教育。我觉得加强和改革中师教育,必须解决好四个问题: 一、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把中师的“面向小学”提到新的高度。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个重要指示,高瞻远瞩,从战略高度为我们指明了发展和改革教育的方向。毫无疑  相似文献   

18.
论案例教学在中师教育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师教育学课程存在着严重的理论和实践脱节、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在中师教育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对于改革教育学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育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 ,对案例教学在中师教育学教学中如何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努力探索在教育学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为改革教育学的教学方法做出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教育学教程》教学大纲(下称“新大纲”)在几经磨砺之后,终于以全新的面颜走上了前台。细读过后,更觉这份以汗水和智慧凝结成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体现了我国教育学课程改革的一次突破,必将推动本学科教学的迅速改进和繁荣,促进中师教育的深化改革和未来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优化。新大纲所以称得上是教育学课程改革的一次历史性突破,贵在它汲取教育学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的历史经验,以巨大的穿透力突破自五十年代以来形成的那种思维定势,以“我国小学阶段儿童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取代了老大纲“研究教育现象、揭示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教育学教程》是受国家教委师范教育司委托,由哈敬等一批长期从事中师教育学教学有经验的教师编写的中等师范学校教材。本书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从中师的任务和培养目标出发,根据中师教育学科的特点和小学教育的实际需要,努力体现师范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教材强调突出基础理论和中师的层次特点。重视教育学基本内容和最基础理论的教学,而不一味追求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脱离中师生实际的全面、深层阐述。教材突出实践性,强调面向小学教育实际,重视应用,重视教会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