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新课标着眼于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更注重学生个体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探究能力的培养。2010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及说明(新课标)也明确了高考语文考查的能力分为A.识记、B.理解、C.分析综合、D.表述应用、E.鉴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标提出:“小学语文应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如果仍然沿袭老观念、老方法去进行语文教学,则必然导致教学效率的低下,与教学新理念背道而驰。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能力和主动探究精神的培养,努力将小学语文课堂打造成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乐园。下面就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能力的培养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教学的特征,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及需求,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能极大锻炼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继续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的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从教多年,笔者不断摸索、探寻,把平时的语文教学和高考结合起来,让学生找到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当中.初中物理新课标加大了科学探究教学、实践操作的评价基数.侧重实践创新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科学探究教学正在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要实现以上目标.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前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最新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简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语文具有重要的教育审美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同时,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因此,“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教学中,怎样开拓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探究能力.我在高中语文第一册《我的空中楼阁》中进行了一些尝试。[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韦秀芹 《现代语文》2005,(12):49-50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关于语文教学评价的内容指出:"语文教学的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重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既要重视显性目标的评价,也要重视隐性目标的评价."新课标还强调通过学生的体验与探究,培养其创新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语文考评能否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要看它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是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确定中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发现、探究和质疑,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秦云星 《考试周刊》2014,(13):39-40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在现实教学中,语文教师主宰课堂的欲望仍十分强烈。作者主要论述对培养学生语文自主探究能力的看法,力图使新课标理论与课堂实践密切结合,真正焕发出语文教学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杜利宁 《陕西教育》2011,(1):145-145
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科的新课标颁布.一个重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是否有科学探究能力已成为化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初中化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已是教师在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探究能力培养是新课标的一项重要的学习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意义建构能力和评价反思的能力,其中信息处理能力是探究能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2007年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能力要求”中增加了第六层级(F),即“探究能力”的考查,于是“探究题”应运而生,当年广东、山东、宁夏海南高考卷都在现代文阅读中设置了“探究性试题”。作为新课标“培养探究能力”目标的评价形式,新高考“探究题”正在成为命题专家、中学语文界师生及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要求化学教学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和发展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任务。努力使教学面向社会、贴近生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培养学生实践、创新、探究能力,需要教师转变传统填鸭式教学观念,要让学生走进生活,通过自己的实践进行科学探究。本文阐述了笔者在化学课外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中探索的想法和尝试,以及怎样使学生在课外实验探究中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探究、评价,培养能力和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探究性试题自2007年高考新课标卷中初露端倪以来,从考试大纲的表述、能力层级要求、情境设置形式、探究内容到评价标准已形成了较为科学的体系,体现出了新课标"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4.
熊小林  周慧鹏 《教师》2013,(22):60-61
新课改对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培养高中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让学生养成探究意识,逐步提高探究能力是时代赋予的任务,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本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实践,从利用阅读教学主阵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教学过程探究性,创造开放性教学环境,注重探究问题设计的灵活性与开放性五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谈一些自己的肤浅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改革当中要求改变传统语文教学课程中教学内容难、繁、偏、旧和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是一味地将课本知识枯燥、无趣地传授给学生,没有真正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授人以渔。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要根据新课标的改革来适当地降低学科知识的难度,适当地减少课本知识的内容,做到以人为本,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去进行自我学习、提升,充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6.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意愿和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加大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力度,培养学生的自我建构能力、自我监控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从而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变革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因而它对学生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了更深更广的要求。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究过程。因而新课标主要是对学生在经过某一学段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8.
丁丽 《教学月刊》2023,(10):60-63
深度阅读是提升阅读能力,培养高阶思维,完成文本创造性意义建构的深层次阅读形式,倡导深度阅读是语文课程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高考评价对教学具有反拨作用,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高考语文阅读试题考查的能力为导向,探究文言文深度阅读教学的策略:通过基础性阅读、鉴赏性阅读、批判性阅读提升学生的理解与概括能力、分析与比较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张炜 《考试周刊》2009,(4):60-60
众所周知,我们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些语文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囿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漠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及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具备听、说、读、写等能力外,还应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学属于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我国现如今开始追求素质教育,教师在语文教学期间需要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案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分析。教师需要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养成适合学生的良好自主学习习惯。本文主要针对在初中语文教学期间,教师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方式进行分析,希望可以起到参考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