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4月注册成立的中国首家真正职业化女子排球俱乐部横空出世,取得了辉煌业绩。关于恒大女排现象的讨论余音未落,恒大足球又用“恒大模式”续写着中国职业足球发展史上的“恒大现象”。在中国球迷既爱又恨的足球项目上,恒大足球俱乐部却是一枝独秀,赢得了广泛的好评。2010年恒大足球俱乐部成立当年就以中甲冠军身份完成冲超,实现中国版的“凯泽斯劳腾”;  相似文献   

2.
陆宁 《体育世界》2013,(8):18-20
在中国足球萎靡不振、国人失望愤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时候,广州恒大集团以一亿元买断广州足球俱乐部全部股权,开启了新一轮的名人效应和烧钱游戏,但这种高薪聘请一流球员和教练的恒大模式究竟是不是中国足球的出路,还是一个问号。不过,无论是从恒大的发展思路,还是取得的成绩来看,恒大模式对中国足球出路的探讨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国足球发展历程和现在的瓶颈着手,分析恒大模式的成功原因,以及恒大模式下对中国足球出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以“恒大模式”对中超联赛竞争平衡机制的影响为切入点,研究认为“恒大模式”对联赛竞争平衡的冲击表现为,投入资金失衡、优秀球员资源垄断、比赛“不确定性”降低,加剧了联赛的竞争失衡和成本上涨。基于竞争平衡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建立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竞争平衡机制的思考:对俱乐部投入资金进行制衡、防止富有的俱乐部重金挖取球员、抑制联赛球员薪资猛涨,降低俱乐部投资成本;建立合理的球员流动机制、建立各球队之间竞赛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恒大现象"的内涵、恒大的成功模式以及中国足球的发展进行了探讨。认为:恒大的成功模式包括严格高效的管理体系,引进国际外援的策略,有效的激励和遵循足球发展规律,注重青少年的培养等。为中国足球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广州恒大队在2013年亚冠赛夺冠,世界各地开始关注这支新晋崛起的中超豪门。“恒大现象”的出现是巨资注入足坛的结果,通过分析中国足球发展现状及恒大的足球营销策略,提出了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杰拉德 《新体育》2013,(11):100-100
不知不觉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2013年,广州恒大不断在亚冠上给国人“长脸”,他身后却一度有十家俱乐部一起保级;中超首次出现一城三队的奇观,但这“沪上三杰”却都在联赛下游苦苦挣扎;天津泰达演绎了令人拍案叫绝的五连斩,之后连输下游球队却在坊间议论纷纷。本赛季中超的主题是什么?是恒大的辉煌,还是多数球队的落寞?我们的联赛依然在路上。  相似文献   

7.
社会各界从不同视角对恒大现象进行了分析,将恒大足球俱乐部的成功主要归因在资金投入、人员配备和严格管理3个方面.研究认为分析“恒大现象”不仅要看到表面的要素投入,而且要追溯要素的来源.除此之外,恒大足球俱乐部作为个案代表了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隶属于企业集团的普遍现象,处理好俱乐部和企业的关系更具借鉴意义.因此,文章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对职业足球俱乐部运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恒大难独大 今年联赛最大的胜利者莫过于广州恒大,他们成为了中超创立之后第一支卫冕联赛冠军的球队,也是大连实德实现甲A联赛三冠军之后第一支卫冕中国足球顶级联赛冠军的球队,可谓风光无二.  相似文献   

9.
李海 《体育世界》2014,(2):39-40,38
广州恒大队击败澳大利亚中央海岸水手队,并以两回合5:1的总比分,以无可争议的优势昂首晋级2013年度亚冠联赛八强,创造了我国足球职业联赛的最佳成绩。从中超提前四轮夺冠到大比分战胜韩国联赛冠军队再到“亚冠”八强,恒大不断创造中国足球的新纪录。表象上,恒大取胜伴随着赞美和热捧,失败夹杂着质疑和批判。本质上,恒大现象折射出我国足球文化的缺失。恒大现象是暂时的,足球文化的精神是永恒的。唤醒和构建我国足球文化,对于我国足球运动乃至整个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颜强 《新体育》2013,(11):108-108
让一个国家都去支持一个俱乐部球队,实际上是这个国家足球失败的体现。许家印通过恒大实现了品牌升级和个人扬名,但作为市场体制代表的他和恒大,即便有天纵之能,愿投入巨额资金,也不可能完成一个国家足球发展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恒大·难     
张子渊 《新体育》2014,(11):44-47
随着亚冠联赛被淘汰,2014年的广州恒大已经失去了亚冠和足协杯两项锦标。不仅如此,淘汰恒大的还是西悉尼流浪者和河南建业这种名不见经传的球队,对于一向心高气傲的广州恒大来说,可谓是一个耻辱。  相似文献   

12.
角斗场     
焦点战役 马赛VS巴黎圣日耳曼 在法国,马赛与圣日耳曼的对决被称为“法兰西德比” 因为这两支球队是目前惟一赢得过欧洲赛事冠军的法国球队,他们也是法国足球文化的代表和象征。 在法甲第15轮的比赛中,“法兰西德  相似文献   

13.
《当代体育》2010,(7):74-74
喜欢看西甲联赛的朋友在电视上经常能看到一支球队,队员们身披黄色球衣驰骋赛场,打出让人赏心悦目的攻势足球,没错,那就是被球迷们亲切称为“黄色潜水艇”的比利亚雷亚尔。  相似文献   

14.
以超大资金投入,大力引进名气大、实力强的球员,聘请著名教练,组建超群的阵容为手段,要求快出成绩,追求轰动效应为目标的"恒大模式"被一些人视为中国足球的救世主大加推崇,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恒大模式"既不可持续也难被模仿,不具有持续性。"恒大模式"到底对中国职业足球的发展是福还是祸?必须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辩证的看待一问题,本文着力从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理念去阐释本论题,以求对中国职业足球的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恒大启示录     
广州恒大在亚冠赛场见神诛神,遇佛杀佛,在亚洲足坛成了佳话。主场四球横扫日本冠军柏太阳神,以总比分8:1晋级决赛,让中超冠军彻底成为了中国球迷的宠儿。骁勇的战士永远是人们眼中的主角,在中国足球低迷的时刻,广州恒大的横空出世为中国足球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洲际比赛上的辉煌成绩让这支球队逐渐脱离"内战",当中超已经沦为广州恒大练兵场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这群骁勇的战士已经不再是只代表广州,因为每当亚冠联赛打响的时候,我们都习惯叫它"中国恒大"。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恒大足球带来的正能量,并理性地对"恒大热"进行了冷思考,进而对中国足球未来发展模式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中国足球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仅仅用7575天就站在了中国足球的顶峰,恒大带给中国足坛的,绝不仅仅是中国版”凯泽斯劳滕神话”这么简单——恒大让中国足球人赞叹、期许,但更免不了疑问恒大夺冠,究竟能给处在弱势的中国足球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18.
在几支“大腕”球队纷纷铩羽而归之后,人们才真正体会到了世界杯的风雨晦暝、变幻莫测。在法兰西梦断仁川体育场的一刹那,一些入围世界杯的“二三”流球队的腾飞之梦也随之升起,一时间,“将爆冷进行到底”的口号响彻云霄。果不其然,“爆冷”者接踵两来,“强者”的眼泪与“弱者”的疯狂编织着足球之月的衣裳,我们的“快乐足球”似乎也将要快乐到底了,这令“神奇教练”和国人真的幻想了许久。然而,随着赛事的推进,人们透过这种“爆冷”现象,发现“爆冷”一词已难以为继。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探究足球文化,关注某些足球现象的形成原因,挖掘这些足球现象背后潜藏的文化内涵,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分析、观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足球运动参与者的一些言行举止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在现代足球运动中,部分足球参与者表现出一些超乎常理的言行举止的现象普遍存在,可以将这种现象统称为“狂人现象”;“狂人现象”是一种现代足球文化现象,它的出现是社会和足球参与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狂人现象”是现代足球文明进程中的一种另类文化现象,它具有其特定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20.
张业安 《体育科研》2014,(2):21-23-41
基于“媒介化社会”现实,从大众传播视角对“恒大现象”的产生进行解读.认为:“恒大现象”的产生与其运作者深刻把握现代大众传播的规律,巧妙运用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合理构建与媒体的良好关系等联系密切;大众传播成为“恒大现象”产生的助推器,其中电视是助推“恒大现象”产生的主流传播媒体,报刊是深度挖掘“恒大议题”的重要载体,网络是加速“恒大品牌”升华的互动平台,移动媒体促成了新技术条件下“恒大信息”的个性化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