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行业特色型大学是近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鲜明特色。早在20世纪初期,我国就有一批区别于综合大学的专门学院先后诞生。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陆续建立了一批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这些大学以较高的效率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急需的人才与技术,成为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2.
当代城市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到90年代成为叙事文学的主流.其叙事立场发生了从主体性到个人化的改变.城市文学叙事立场的发展变化除了受社会生活巨大变化的影响以外,城市文学创作实践中文化选择的改变也主导了不同时代"人与城市"不一样的想象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当代城市文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到90年代成为叙事文学的主流。其叙事立场发生了从主体性到个人化的改变。城市文学叙事立场的发展变化除了社会生活巨大变化的影响以外,城市文学创作实践文化选择和作家自我意识的改变主导了不同时代"人与城市"不一样的想象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70年代至2001年的宝钢建设过程中,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阶段性地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始于1983年。进入20世纪90年代,企业内在成长力开始作用于政府决策。2000年以后,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生质变。曾集决策者、经营者和组织者于一身的政府转变为最有实力的股东。企业则进化成为能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教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大学正在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是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 ,同经济、科技、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成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学的地位、职能和作用等也从根本上发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美国第一个公立的两年制学院——朱丽叶初级学院宣告成立。社区学院从此成为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社区学院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它们的办学宗旨始终是立足于社区、服务于社区,满足社区企业和居民的需求,成为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生了重要转折,开始走向衰退。  相似文献   

7.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高等教育发生了大规模扩张,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上升到了2011年的26.9%。同时,近十多年来劳动力市场也发生了诸多变革,这些变革既受到高等教育快速扩张的巨大影响,也反映了劳动力市场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所作出的努力。从这个意见上讲,处理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特别是配置好和使用好大学毕业生,将关系到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全球社会经济领域的变革正深刻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对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也至关重要,由此而来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与系统结构的革新已成为各国关心的重要议题。文章尝试从市场力量对大学的影响和大学变革的困境出发,阐述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适应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随着知识取代物质资本,知识的生产与物化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因素。高等教育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积聚基地,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如何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必要的人力智力支持,已成为当前政府、社会各界和高等教育关注的热点之一。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作为一所以建筑类专业为特色的省属高等院校,立足于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山东省各行业特别是城乡建设事…  相似文献   

10.
吴洪富 《高教探索》2012,(5):98-103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是不断演化的。其变迁轨迹大致是:中世纪大学公开的职能只有教学,而没有现代意义上建制化的科研;文艺复兴到18世纪末,大学之内产生了少量公开的科研活动,但是大学仍只是一个教学的场所;19世纪初,科研正式确立了在大学中的重要地位,"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成为大学的经典模式;20世纪以来,教学与科研从"统一"逐步成为彼此独立甚至对立的活动;当前,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处于十字路口——继续分裂、彼此平衡抑或积极互动。这是大学必须面对的重大的制度抉择。  相似文献   

11.
论大学与经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些论著认为大学与经济的关系是作用与反作用、制约与反制约的关系。实际上,大学与经济的关系并非对称的。在正常情况下,大学的出现、生存与发展是主动的,它在经济方面的作用是其衍生出来的广泛社会作用中的一个方面,且是后生、间接的。在大学与经济关系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经济越来越依赖大学是一个基本趋势;而大学在经济越来越依赖自己的同时仍然是主动的,仍然可以保持自己独立特行的性格。大学依托的是人类智慧,又以发展人类智慧为根本宗旨,其他一切皆为其派生物。  相似文献   

12.
论新时期特色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特色型大学多数都具有较强的行业背景和特殊的发展历史,都是根据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而建立和发展形成的。新时期,应正确认识特色型大学及其特点,大力加强特色型大学的特色建设,重新构建特色型大学与行业的契合关系,积极营造有利于特色型大学发展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reviews brief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th African government and higher education. This relationship, which has shaped the landscape of higher education, is looked at on the premise that public institutions depend to a large extent on government for funding and other resources, and as such there has been constant influence and interference in higher education affairs. Whereas under colonial rule, the relationship mimicked that of the Scottish and British universities, the postcolonial relationships had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emulating government policies under apartheid and confirming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wo‐tier university systems. Like most African countries, South Africa is currently faced with an immense task to bring together economic, social and political stability. This requires proactive national policies to develop particular skills and therefore a focused intervention and delivery within and through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4.
大学自我批判精神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在实现跨越发展的同时,需要重塑大学的自我批判精神,无论是当今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亦或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的客观需求,都凸显出大学自我批判精神的不可或缺,重塑大学的自我批判精神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重塑大学自我批判精神的举措包括:理性认识和处理大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坚持对高深知识的理性探究;维护大学自治,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尊重大学教师作为大学自我批判精神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大学的关系一直是影响大学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然而,大学与政府间的经济关系是大学和政府基于各自不同的利益动机,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对双方拥有的不同经济资源进行选择、配置和利用,从而实现教育与社会资源交换,进而形成大学社会总价值产出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6.
高校战略管理是对高校改革和发展立足全面面向未来的前瞻性管理,是对高校一切活动实行的全面性管理和一系列决策与行动的应变性管理。为有效推动我国高校战略管理,激发高校战略管理的积极性,文章在阐明高校战略管理动因内涵基础上,剖析了高校战略管理由外在动因向内在动因转化的机理,提出了政府应给高校充分自主权的基础上对高校进行战略性指导,高校应建立相应的战略管理机构,完善战略管理的规章制度等增强高校战略管理内在动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政府主导到自主创新——华中工学院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3年成立起来的华中工学院,在院长朱九思的领导下,从"文革"中期到1983年这一段特殊历史时期里,在国内率先对苏联高等教育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变革。改革后的华中工学院在学科结构、师资队伍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这一变革使得华中工学院从一所政府主导型的大学转变为一所自主创新型的大学。这一变革的驱动力不是来自大学外部环境的需要,而是来自大学领导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相似文献   

18.
我国近现代大学与政府关系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近代大学出现后,与政府的关系模式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大学完全依附于政府,到希望摆脱政府的过度控制谋求独立,再到政府希望继续加强对大学的控制,反映了我国的大学办学思想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相比来说,1949年前我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比西方国家要紧密得多,这种关系一方面受长期的“政教合一”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大学的产生与发展背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以天津市45所高校的336名新入职教师为被试,采用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及适应性绩效问卷对其职业认同、心理弹性及适应性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新入职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心理弹性及适应性绩效水平均较高;(2)职业认同、心理弹性及适应性绩效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3)心理弹性对职业认同感及适应性绩效的关系调节效应不显著;(4)心理弹性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适应性绩效总体及各分维度。在职业认同的三个分维度中,职业行为倾向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适应性绩效总体,职业行为倾向和职业价值观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适应性绩效关系面,职业行为倾向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适应性绩效学习面,且心理弹性对适应性绩效的贡献率比职业认同对适应性绩效的贡献率更大。  相似文献   

20.
社会捐赠作为当前大学筹资的一个重要渠道,对大学具有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重效用。从社会交换关系的角度看,捐赠者与大学之间存在着多元需求互构关系。近年来我国大学捐赠的规模和数量呈上涨趋势,但整体来看,仍然存在着筹资意识落后、筹资方式单一、机构建设滞后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大学筹资水平的发展,需从筹资理念、筹资机制、组织制度和筹资策略几方面提升我国大学的筹资能力,激发大学办学活力,促进大学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