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姜俊丽 《考试周刊》2010,(50):60-61
教学是艺术,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因素组成的交响乐。为了让"教"与"学"这两个因素更自然、更科学地结合起来,使"教"吸引"学","学"促进"教",达到一种教学上的美的境界,教师必须注意美的课堂设计。板书是课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密切配合口头语言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介,是形成视听兼具的教学艺术活动。在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背景描述】语文课究竟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理论上的认识应该是一致的,课文只是一个"载体",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用课文这个"载体"或"例子"教学生学会语文,才是语文教学真正的目标。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客观上还是围绕"教课文"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主要是理解课文内容,教学  相似文献   

3.
周建 《考试周刊》2010,(52):61-61
课堂是一片"动感地带",流淌着生命的节奏和动人的旋律。课堂也是一片"情感地带",给人以情思的滋养和心灵的启迪。课堂还应该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情趣,充满温馨,充满生命力,不仅是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且是语文学科教学本身的要求。语文教师要想打造"形散而神不散"的高效课堂,让学生乐学、好学、会学,就必须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方法,切实地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放"与"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智慧地学习。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起作文,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家长怕辅导,作文时,学生常感到无话可说。作文教学中,教师也往往深感头疼,我们不禁要问:"原因何在?"分析我们的作文教学,不难发现,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怎样写",而忽视了"写什么"。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教学,尤其是初中文言文教学,是令广大语文教师颇为头疼的一件事。因为对初中学生,尤其是七年级学生来说,读文言文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更不要说学习它了。所以,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文言文就好比是"天书",让许多学生望而生畏、望文兴叹,但语文教师不能不教,学生也不能不学。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搭好学习文言文的平台,让他们找到一把学习文言文的"钥匙"。  相似文献   

6.
高苏 《现代语文》2009,(11):79-79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关注学生就成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新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自然也就由关注教师的"教"转而关注学生的"学",强调关注学情。关注学情,语文教学才会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7.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这是作为老师经常听到的一段话。的确,只有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做到"授之以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担负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听、说、读、写"乃语文之根本,在语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努力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这是作为老师经常听到的一段话。的确,只有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做到"授之以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担负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听、说、读、写"乃语文之根本,在语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努力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师写作体验的缺失是语文教学费时低效之根本原因。只有促使广大语文教师通过基于"教"的"写",丰富写作体验,才能实现基于"写"而"教",即将教师写作体验转化为"遵循三境融合之写作规律、理清上下文之逻辑关联、渗透语词锤炼之文学传统"等具体策略,引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增强情感力量;明晰写作本意,提升谋篇布局力;感受汉语魅力,形成鉴赏能力",并因此实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和鉴赏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使之持续发展"的语文教学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通常被人称为"母语教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就不存在所谓的"语言环境"问题了,但如何才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更多的语言知识,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更快地体会社会中的现象,成为了许多语文教师头疼的一个问题。在语文分段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更是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阶段。由于小学语文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还是属于"启蒙教学",所以在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就显得  相似文献   

11.
在平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较多的是教师在唱主角,教师总是讲究教的一招一式,主宰课堂的话语权,把学生变成配角来衬托自己。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却被沦为看客,教师挤占掉了学生本来可以自主阅读、实践探索的空间。这样的教学视角,本末倒置,得不偿失。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应该由教师的教为主转向于以学生的学为主。以下《水上飞机》的教学设计就尝试着从"教语文"转身到"学语文"。一、直接导入  相似文献   

12.
于娟 《文学教育(上)》2010,(15):134-136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观——"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是其教育思想的精髓。而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需要达到三个"必须",解决一个关键。即,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让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必须树立生活本源观;其关键是教师素质的提高。叶圣陶的这一语文教育观也对职校语文教学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就能使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前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创造胜任和成功的条件;创设竞争机制;适时鼓励,因材施教几方面入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成高效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叶圣陶的主张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让学生"会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和学的和谐发展。高中新课改也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读、思、议、联,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课堂"意外",语文教师要有效地处理这些"意外",就要加强教学积累,即加强自身文学积淀、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并注重多种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6.
余燕 《学子》2013,(8):26-26
一、构建正确的教学过程,培养创造能力语文教师大都具有良好的文学功底和能言善辩的口才,于是语文课堂往往成了语文教师展示个人魅力的舞台,教师以讲为主,变"主导"为"主讲",取代了学生的思考的过程。这样的课堂看似知识含量丰富,但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及时激发。看来在课堂中把"主讲"的权力交给学  相似文献   

17.
叶丽 《学子》2013,(9):39-40
语文课堂要想让学生"得意得言又得法"且充满情趣,教师就得心甘情愿地"让学"于学生,让自己的"教"为学生更好地"学"服务。在备课的时候,要切实地了解学生,立足于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学生的需求与发展。教学要由"为教师好教而设计"转变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因为学生的精彩才是课堂真正的精彩。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每当我们轻轻打开课本,就宛如走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美丽世界:这  相似文献   

18.
匡丽君 《教师》2011,(4):41-42
曾以"课堂为中心""课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式语文教学思想,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语文的热情和学生学语文的激情。人们对语文教学的前途极度担忧,认为语文教学已走向了死胡同,  相似文献   

19.
生态课堂主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那么,教师该如何把握在这样的一个教学环境中的各种教学行为呢?尤其是教师最基本的天职——授课,即如何把握在课堂教学中的"讲"与"不讲"?一、教师的"讲"是自身主导功能的重要体现众所周知,传统课堂中,强调了教师的"讲"与学生的"听",而忽视学生的"学",尤其是学生"自主地学",其核心是"学会",而非"会学".而生态课堂是通过更优的现代课堂教学设计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20.
胡敏亚 《考试周刊》2010,(34):139-140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都是为了学,服务于学。要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指导学生学懂,学会直到会学,教师要尽可能调动和激发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会学生"Learning to know","Learning to do","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Learning to be",即要着眼于人的发展,在课堂上更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的主体性焕发出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以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