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正"治安强化运动"是在华北日军操纵和控制下,由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发起,以军事"扫荡"为主,同时结合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多种手段为一体的侵略运动,以达到巩固、控制华北占领区的目的。1941年,日本侵略者为把中国变为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一方面加强其在占领区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一方面集中兵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妄图一举消灭共产党和人民抗日力量。1941年3月到1942年12月,日军  相似文献   

2.
吴兰 《北京档案》2005,(8):38-39
日军占领北平后,北平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华北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日本侵略者扶持了"北京地方维持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华北政务委员会"等伪政权机构,并通过政治高压和军事手段实行殖民统治,把千年文化古都变成了一个所谓的"模范治安区",变成了北平人民的活地狱.  相似文献   

3.
1940年8月20日,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在彭德怀等将领的指挥下,与华北敌后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破袭战.这场战役后来被命名为"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行动,他从破袭日军交通线开始,歼灭了日伪军5万多人,给日军以极大的震撼.但是"百团大战"义可以说是八路军战史上争议最大的一次战役行动.  相似文献   

4.
华北北部敌占区1943年的饥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宏运 《历史档案》2005,(4):94-101
1943年华北出现了亘古未有的大饥荒,特别是在敌占区尤为严重。日伪曾以天旱、农业歉收为由,掩盖其疯狂的掠夺政策。事实上饥荒正是日本侵略者造成的。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来,整个敌占区惨遭战祸,广大田园尽成战场,农民流离失所,农业生产破坏殆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更以华北为其兵站基地,对华北的掠夺愈加野蛮,对占领区人民的奴役和统治愈加残酷。本文拟对此进行概括论述。  相似文献   

5.
杨飞 《湖北档案》2009,(9):43-45
1941年.日军为了报复在“百团大战”中遭到的沉重打击.集中兵力对华北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一连串疯狂的“扫荡”。其中尤以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八路军一二九师所在的太行、太岳、冀南等根据地为重点。1942年,日本华北方面军第一军司令部制定了一个暗杀计划:以取刘邓首级为目的,摧毁一二九师首脑机关,彻底消灭一二九师。日军称之为“C号作战计划”。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根据地是连接华北、华中的枢纽,又是控制南北运输主要干线津浦铁路和近海交通的要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940年以后,日军为了准备太平洋战争,巩固战略后方,加剧对各抗日根据地的"扫荡",仅1941年就对山东进行了29次大规模的"扫荡"。在这种十分困难的环境下,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115师和山东纵队各主要领导人,对反"扫荡"策略和群众工作等问题产生了分歧。  相似文献   

7.
阎呜 《湖北档案》2000,(4):26-28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的枪声震醒了芦沟桥的石狮.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日军进攻芦沟桥通电》,指出"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战争初期,侵略者以其兵种齐全、装备精良的优势,横扫华北战场.  相似文献   

8.
王雅新 《云南档案》2014,(10):18-20
<正>日本侵略者为施行侵略政策,在伪满洲国建立了兴安陆军军官学校,培养为侵略战争服务的炮灰,对军校的蒙古族军官和学生进行法西斯统治下的奴化教育。笔者的爷爷就是该校少年科第12期学生,和其他学生一起经受着日军的各种欺辱和虐待,学生们在奴化教育中逐渐认清了侵略者的真面目,日军的行为激起了蒙古族师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情绪,于是1945年8月11日爆发了"八·一一"抗日武装起义。从那天起,19岁的苏日图走上了抗  相似文献   

9.
1940年8月20日,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在彭德怀等将领的指挥下,与华北敌后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破袭战。这场战役后来被命名为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最大的一次对日作战行动,他从破袭日军交通线开始,歼灭了日伪军5万多人,给日军以极大的震撼。但是百团大战又可以说是八路军战史上争议最大的一次战役行动。  相似文献   

10.
导读     
●日本在发动侵华战争期间在华北地区建立了一座座战俘劳工集中营,关押在其中的不仅有共产党八路军,有国民党中央军,有阎锡山的晋绥军,也有日军不信任的伪军政人员,还有相当数量的抗日民众和无辜群众。它们是日军对被抓被捕被俘的华北抗日军民进行奴化教育、策反利用、奴役使用、输送劳工的大本营,也是血腥镇压华北抗日军民的人间地狱。根据档案的记载和当事人的回忆,其对待战俘的残酷和残忍程度相对于德国法西斯建立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更有甚之,当美英联军在伊拉克的虐俘事件搅动世界政坛之际,这段历史更应唤起我们的深思。  ●196 4年10月…  相似文献   

11.
《八路军军政杂志》(以下简称《杂志》)是八路军总政治部的机关刊物,1939年1月15日在延安创刊,1942年4月停刊,历时三年三个月。《杂志》创刊的背景主要有二:一是,抗战全面爆发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在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建立敌后根据地,消耗和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取得了巨  相似文献   

12.
王贞 《北京档案》2015,(9):48-51
抗日战争期间,在广袤的华北大地上,面对日寇铁蹄的肆意践踏,面对他们的疯狂掠夺和非人奴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奋起抵抗。八路军、游击队、民兵以及成千上万普通的老百姓深入敌后,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不仅将敌人后方变成抗日前线,更逐步使之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中国军民以保家卫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顽强的抗争精神,通过灵活多样的斗争方式,凭借自身的智慧和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出没于日军的周围,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给日本侵略者以猛烈的打击。  相似文献   

13.
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一方面烧杀淫掠,胁迫民众做“顺民”,另方面通过宣抚班对占领区人民灌输“日支亲善”“东亚共荣”思想,进行“教化安抚”.为了排除语言障碍,以利洗脑,日军就将普及日语作为奴化中国人,加强殖民地建设的重要手段.本文试以常熟为例进行分析. 1937年12月23日,由日军扶持的“常熟自治委员会”宣告成立.在宣抚班操纵下,自治会将“筹设外国语学校,以日文为主科”列入“本会最近重要工作计划大纲”.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6,(22):21-27
1944年,日伪北平武德报系统的综合性月刊《国民杂志》委派三位记者到中国华北日本占领区的石门、保定、唐山、滦县和济南进行考察,其后写就的考察报告"华北地方都市巡礼报告"刊登于杂志的4卷6期、8期与9期之上。三位记者以生活在沦陷区中国人的视角,以乡土书写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了华北沦陷区日伪的殖民统治状况,并从民族生命内部观察中国人的生存状况,生动地描绘了殖民者和占领区之间的动态关系。本文试图探讨考察报告的内容,揭示日伪借新闻媒介影响沦陷区民众,宣传日本"国策"的实际用意。本文认为,由于记者们的考察活动限制于其日本殖民者雇员的身份,其视野与权力主体必然形成一种共谋关系,即他们有意识地通过新闻媒介进行与日本国策相一致的文化建构活动。  相似文献   

15.
1935年.日本制造了华北事变。5月,日本政府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华北政权特殊化的无理要求,并从东北调大批日军人关,以武力相要挟。10月,日军在河北香河指使汉奸暴动,11月,日军又策动汉奸进行所谓的“华北五省自治活动”。与此同时,平津地区的日军开始加紧演习,进行挑衅。日本特务到处横行,大小汉奸及日本浪人公然游行,叫嚷“自治...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这场战争完全是日本帝国主义挑起的。1937年夏,日军入侵上海,野蛮地进行惨绝人寰的屠杀,震惊中外,举世谴责!时至今日,日本右翼势力仍否认侵略中国的事实。前不久,上海收藏家王毅向笔者展示了当年日本战地记者木村毅旧著精装本《上海通信》,给予侵略者当头一击!此书真实而客观地记录了1937年日军入侵中国、挑起"八一三"淞沪战争,疯狂屠杀中国人民的材料和情景!  相似文献   

17.
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日前线上牺牲的最高级别军事干部,他的名字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密不可分。全国性抗战开始后左权被任命为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辅佐朱德、彭德怀开辟华北敌后战场。他不仅在战场上指挥部队屡屡战胜日军,而且也为创建兵工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有着八路军“兵工之父”的美誉。  相似文献   

18.
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日前线上牺牲的最高级别军事干部,他的名字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密不可分。全国性抗战开始后左权被任命为八路军副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辅佐朱德、彭德怀开辟华北敌后战场。他不仅在战场上指挥部队屡屡战胜日军,而且也为创建兵工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有着八路军“兵工之父”的美誉。  相似文献   

19.
商豫 《档案时空》2015,(3):24-26
1945年8月15日,日本刚一宣布投降,蒋介石立即就办两件事:一是电令华北、华中和华东的日伪军,只能向国民政府及其军队投降,不得向中国其他的武装力量投降.换句话说,就是不能向中共的军队投降.同时,他还电令朱德,八路军和新四军原地待命,不得接受日军的投降;二是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实际上是假意与中共商谈和平建国大计.  相似文献   

20.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三省,准备进一步攻占华北。1933年1月1日,日本关东军炮击山海关,东北军何柱国部英勇抵抗,由此拉开长城抗战的序幕。接着,日军逼近热河,热河省主席汤玉麟不战而退,热河沦陷。3月4日,日军占领承德后,兵分数路,直逼长城各主要关口,威胁平津安危。新任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为守住长城各关口,阻止日军南进,命令傅作义领导的五十九军驻守独山口,中央军十七军驻防古北口,商震的三十二军担任冷口防务,宋哲元的二十九军在喜峰口驻防,中日双方剑拔弩张,一场恶仗开战在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