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读者》2008,(3)
我国初唐文坛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我国北宋文坛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我国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我国明代江南四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义宾;  相似文献   

2.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汉字书法四体:真、草、隶、篆。秀才四艺:琴、棋、书、画。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文学作品四大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初唐四大书法家:欧阳询、诸遂良、虞世南、薛稷。北宋四大书法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北宋文坛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元朝山水画四大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初唐文坛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宋中兴时期四大…  相似文献   

3.
初唐文坛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北宋文坛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元代戏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宾。古典四大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楷书四大书家:颜真卿(唐)、柳公权(唐)、欧阳询(唐)、赵孟(兆页)(元)。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相似文献   

4.
经典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唐文》。战国四君子:齐孟尝君、赵平原君、楚春申君和魏信陵君。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相似文献   

5.
《同学少年》2009,(6):53-53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北宋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永嘉四灵: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翁卷(字灵舒)、赵师秀(字灵秀)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相似文献   

6.
‘一战国四君一一齐国孟尝君田文;魏国信陵君魏乖导;赵国平原君赵月生拿楚国春中君。么初唐四大书法家一一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一;薛穆、_一_一__-一冬初唐四杰一一主勃;杨炯_;卢照邻_;骆宾主:一__-一东吴申四士一-贺知章;_包融;张旭;张若虚。______凡苏门咽诗文受知于苏钩四学士一一黄庭坚;_张来;晃补之;_秦观。_-丘非宋四大家一一苏轼、黄庭坚;米莆;蔡襄。一_7_南宋四大家一一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裹。_尽元曲四大家一一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王实甫。9.明初四先生一一刘基;章溢;来镰;叶珠。一,住臭中四才子一一祝允明、唐寅;徐祯卿一;文…  相似文献   

7.
文坛趣事     
唐初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北宋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  相似文献   

8.
张磊  郭俊臣 《现代语文》2004,(11):43-43
三苏: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曹:三国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谢: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谢慧连和齐诗人谢眺。三袁:明代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三隐:东晋诗人陶渊明、周续之、刘遗民。三李: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李贺、李商隐。三班:东汉的班彪、班固、班昭。三张:西晋诗人张载、张协、张亢兄弟。初唐四杰:唐代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战国四公子:齐孟尝君、赵平原君、楚春中君、魏信陵君。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北宋文坛四杰:王安石、欧阳…  相似文献   

9.
<正>公元1057年,出身书香世家的苏轼,从他的家乡眉州出发,跟着父亲苏洵进京赶考,一举成名天下知。苏轼这个名字,自此在中国文学史上流传千年。【走近苏轼】苏轼是个全才——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在散文上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在诗歌上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词上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书法上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  相似文献   

10.
古代战国四公子:齐国益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初唐文坛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北宋文坛四大家:欧阳修,王安五,苏东坡,黄庭坚。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楷书四大家: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代赵孟顺。古代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术。古代四大书院:湖南石鼓书院,岳麓书院,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应天府书院,古代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古代秀才四艺:琴,棋,书,画。汉字书洁四体:真,草,隶,篆。四大古典戏剧:《窦娥冤》,《西厢记》,《牡…  相似文献   

11.
1.《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2.《四史》: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3.(四库全书》四库指:经、史、子、集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5.南宋四家:杨万里、尤裹、陆游、范成大6.宋四大书院:庐山的白鹿洞、衡州的石鼓、南京的应天府、潭州的岳麓7.宋四大书法家:苏轼、米带、黄庭坚、蔡襄8.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9.元四大悲剧:《窦娥冤》、《汉宫秋》、《梧桐雨》、(赵氏孤儿)10.元四大爱情剧:《拜月亭》、《西厢记》、《墙头马上》、《倩女离魂》11.临川四梦:指…  相似文献   

12.
<正>北宋时期,有很多著名的书法家,其中苏轼、黄庭坚、米芾(fú)、蔡襄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们被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不仅书法写得好,诗词也很厉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人们称为"三苏"。黄庭坚的大字行书凝练有力,结构奇特,几乎每一个  相似文献   

13.
流行歌词的鉴赏,如果少了"当代柳永"——林夕的作品,怎么着也是种缺憾.柳永是北宋著名词人,与苏轼、辛弃疾、李清照并称"北宋四大家".到目前为止,华语乐坛恐怕还没有谁敢称是"当代辛弃疾""现代李清照",哪怕在文坛上,敢以"苏轼""李白"自诩并能服众的,目前尚未有所闻.  相似文献   

14.
1.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2.九流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农、杂、纵横、小说共计十家。除小说家外,其余九家皆成流派,故称“九流”。3.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4.“三吏”、“三别”:“三吏”是杜甫的著名诗篇——《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与之齐名的还有“三别”,即《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5.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6. 南宋“中兴四大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7.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相似文献   

15.
“三”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插叙、倒叙。说明的三种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议论文基本结构三部分:引论、本论、结论。欧美三大短篇小说家:契诃夫、莫泊桑、欧·亨利。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四”文学四大样式: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章四大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故事情节结构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  相似文献   

16.
1.战国四君——齐国孟尝君田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楚国春中君。2.初唐四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3.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4.吴中四士——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5.苏门(因诗文受知于苏轼)四学士——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  相似文献   

17.
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曾与秦观、张来、晁补之一同拜学于苏轼门下,成为有名的苏门“四学士”。他深受苏轼教诲,苏轼也很赏识他。黄庭坚还是江西诗派的开山大师,他的诗文与苏轼的诗文同样受到人们的称赞,因此有“苏黄”之称。然而黄庭坚一直对苏轼非常敬重,对苏轼的教诲铭心不忘。在他的家中一直悬挂苏轼的画象,直到晚  相似文献   

18.
苏轼是一位全能文人:散文"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词与南宋辛弃疾开豪放一派。苏轼的诗歌,内容丰富多彩,有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政治诗,针砭时政的讽喻诗,歌颂祖国山河壮丽多姿的景物山水诗,以景寄理、意在言外的理趣诗,具有陶(渊明)诗风格的和陶诗。苏轼的词,"新天下耳目",大胆开拓、革新,使词体发展到苏轼为之一变:从婉约而豪放,从题材狭窄到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苏轼的散文代表了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散文文思开阔,笔力奔放,语言流畅。尤长议论文,析理透辟,雄辩滔滔,博采史实,笔锋锐利。  相似文献   

19.
张耒系“苏门四学士”之一,是结束北宋文坛、影响南宋文坛的重要作家。苏轼与张耒以诗神交。元You一朝,二人酬唱诗词,品评文史,相从最密。苏轼对张耒每多赞赏、关爱,曾以振厉当趋于衰陋之文字相勉,对之期以厚望。张耒亦敬师、尊道,为此不计祸福安危。苏、张交谊对宋代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外文坛上有不少与“四”这个数字有关的文学知识,现将这些知识加以整理,一是便于同学们掌握,二是略补教材之不足。一诗歌类1.唐朝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2.唐朝的“文章四友”: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3.唐朝“吴中四士”:贺知章、张旭、包融、张若虚(一说刘眘虚)。4.北宋“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