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行“三盘”管理加强实验教学李华平(四川梁平中学实验室634200)1988年以来,我们实行了一种新的实验管理方式,改变多年来的学生“上桌实验法”为“借物实验法”,任课教师“取物上课法”为“借物教学法”,实验教师“代管仪器实验法”为“借物工作法”.上...  相似文献   

2.
比义辨析     
古人对比的阐述概括来看,比的特点大约可以归纳为三方面:其一,借彼物以言此物。郑众的说法可作代表。宋朱熹谓;“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诗集传》)与郑众的说法相同。彼物今人所谓喻体;此物,今人所谓本体。以一物之形象的特点来形容另一物,就是以物比物。通过比喻,使本体意象特征鲜明而具体表现出来。其二,彼物此物相类,喻体本体必定分属于两类性质不同的事物,但彼此又有某点类似之处,故能借彼而喻此,这就是所谓“喻类之言”的含义。刘勰分取类为两类,一是取貌相类也,称“拟于貌”;一是取义相类者,称“比义”之比不重两者外在相似与否,而取意义相类之处。比义之比可以寄讽谕于诗内,正如钟嵘的“因物喻志”说法。不过,刘勰的“比义”,并未将这一类归入其中,这是应注意的。其三,借物以言意。借彼物喻此物,其相类处正是诗人欲言之意,刘勰称作“附理”或“附意”,与今之所谓喻意相同。“理”非义理之理,即讽谕之意,凡比者都有附意于其中。从以上三点不难看出,古人对比的分析不仅内涵清楚,而且颇为详尽。  相似文献   

3.
吃是动物维系生命的一种本能。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当今,吃却翻新了花样,“吃农”就是其中之一。在“吃农”风蔓延的现实生活中,作家金河以其犀利的笔锋为人们展现了海湾半岛鹦鹉嘴这个借海鲜繁荣、坐地发财的重彩画面。天下乐饭店便是这画  相似文献   

4.
借物体态语就是借用"物"来传递信息的体态语。以往的体态语研究并未对借物体态语中的"物"作过深层次的语义学探究,多认为是器物、物品,这种观点未免有些偏狭。本文试从"物"的语义学角度对借物体态语中的"物"作进一步探究。在现实生活中,时空作为借物体态语中的借用物,确实参与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评介各国作家作品的文章虽然只占他整个文论的一小部分,但却是很有特色的一方天地。由于他本人兼有小说家、诗人的气质,故而他的作家评论话语具有特别浓重的文学色彩。情感和情境因素均成为文章中的评论因素,且“自叙传”的小说创作理念在文章中也得到了明显的展示。他实际上是借评论其他作家,表达自己心中理想。  相似文献   

6.
传统图书馆在管理体制上存在诸多弊端。要实现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 ,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强化二级管理 ,严格考核制度 ,加强科学管理 ,变封闭型的图书馆为开放型 ,转变重“物”而轻视以“人”为主的管理理念 ,实行藏、借、阅一体化的管理方式 ,实现图书馆管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陕北信天游的“兴”是信天游的精华所在,可概括为“起兴”与“比兴”两大特征。由于信天游产生的时代不晚于《诗经》时代,加之上下两句为一段(章)的结构格式与“起兴”表现手法带有原始性,所以信天游“兴”与《诗经》“兴”具有可比性。从信天游“兴”透视《诗经》“兴”,可知《诗经》“兴”于义无取,只借物以起兴。《诗经》“兴”是一个历史范畴,“文已尽而意有余”是《诗经》“兴”又一历史层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文心雕龙·神思》篇说:“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这段话指出,“神思”的实质,乃是作家的精神从胸臆中逸出而与物象相遨游(“神与物游”),这是刘勰用自己的语言对创作过程中思维想象的心理机制的描述。刘勰告诉我们,“志气”是“神思”的关键。这个关键如果不开通,精神就隐遁于心中,“神与物游”的妙境就不会出现。  相似文献   

9.
强烈而自觉的文体意识于作家,是作家致力此道臻于成熟的标志;于国家与时代,则是该文体于一定时空范围内取得繁荣的反映。鲁迅先生之所以称魏晋南北朝时期为我国文学的“自觉时代”,正是基于此种认识,而学界许多明公大家又所以认为章学诚所言“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论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亦难免失诸偏颇,大多也是出于这一原因。从思想内容说,文体是“寓意”之物,而从内容与  相似文献   

10.
唐代诗人在“相逢尽是尘中老”的驿路上创作了大量的驿路诗歌,其数量几乎占《全唐诗》的十分之一,其内容和情感特质也与常态下的诗歌有所不同:羁旅行愁诗中的漂泊感、孤独感、弃置感,思亲念友诗中浓郁的亲情,驿路酬唱的无可奈何,驿路风物的借物写心,驿路别诗则情深意长。  相似文献   

11.
夏侯湛是西晋著名辞赋家,以才华出众称誉一时,声名仅亚于潘岳.其咏物赋成就尤其突出,或借物以发直道难爽之愤,或托物以言守正不移之志,或假物以寄恬淡寡欲之意,运用象征和联想的手法,借物寄意,托物抒情,使咏物赋既深刻又含蓄,具有慷慨任气,寄托遥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诗经》之赋、比、兴 ,历来解义分歧。宋人李仲蒙以“叙物以言情”、“索物以托情”、“触物以起情”说赋、比、兴。“情”、“物”二字统贯 ,通过“情”与“物”双方的不同结合关系构成艺术形象 ,抒发诗人情志 ,从美学和文学意义上揭示了《诗经》情物交感、托物言情的形象思维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多方面对川端康成的《名人》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揭示作者借作品所要表达的有价值的主题思想及其艺术风格;通过作品讴歌了他崇高的人格和对艺术执着而无功利的追求;他在自然描写中体现了日本“物哀”的审美追求,这是川端作品中难得的以男性为主人公的佳作  相似文献   

14.
借补官出现在北宋末年战争时期,是诸军将帅或监司郡守等用白帖临时为有功之人补官的一种权宜之制。借补入官者主要是平民百姓和低级军官,他们通过战争时期的特殊入官方式成为官员。借补官虽然只是一种“临时”官职,但也有着一套比较规范的授官程序和严格的付身文书规定。借补官之所以在南宋能够成为定制,与当时处于特殊的“战时状态”有着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的延伸性专业方向课程,“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研究”具有诸多可供挖掘的课程思政元素。通过作家自身的重要性、文学作品的审美性与思想性,以及作家作品的开拓性与独特性三个衡量标准,构建起以作家个案为单元设置基点,再经由“以点带面”和“以点带线”方式勾连出文学史相关知识的课程体系。在“三个标准”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课程以知识传授为基本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中期目标,以思想觉悟提升和价值观重塑为根本目标。基于“三位一体”的育人目标,课程着重从人、文、事三个层面挖掘思政元素。经由上述三个环节,该课程构建起基于智—能—德三维的环形教学模式,学生最终获得智、能、德的提升,文学教育的“终身之用”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荷"是古今作家爱歌咏的对象,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对"荷"的歌咏可以从六个方面来分析歌咏"荷"之形态美;借"荷"写爱情;以"荷"表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以"荷"喻女子;借"荷"抒羁旅之愁;借"荷"的品质言志.  相似文献   

17.
苏武一生创作丰厚,有诗二千七百多首,词三百多首,其创作数量之巨为北宋作家之冠,其质量之优也为北宋文学之最。这些作品虽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但集中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态度,展示了其复杂的心路历程和多样化的艺术风格。更反映了作家一生仕途的坎坷。他曾经坐牢、放逐、降职,几起几落,历尽艰辛、饱尝人‘清冷暖、政治风云的险恶和世态的炎凉。一生处于惊恐孤独、凄凉的境界中却能吸取儒、释、道思想中通达的因素,作为自己在逆境中的精神支柱,寄情山水,超然物外,在作品中缘情写性,借物抒怀。他常常赋予景物自身应有的内在…  相似文献   

18.
王蒙的《活动变人形》是当代“反思”文学长篇小说中的重要作品。小说旨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与对抗中展现知识分子的尴尬与无奢,体现出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即力图在西方文明的澎湃浪潮中寻找中国人自己的精神家园。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是《活动变人形》及作家深层心理结构中的基本矛盾。将这部20世纪80年代的反思小说置于当下全球化语境中进行新的反思,以期确证一个声音: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激活传统文化菁华的基础上,借中西交流的好风,建构一个个人自由充分实现、社会需要充分满足的文化语境,从根本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借职制度是明代卫所武官世袭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初始目的在于填补武官袭替过程中所出现的武职空缺 ,最终是为了保障武官世袭的延续。借职发生的条件在明代前期与中、后期有很大的变化。从大量的明代档案“武职选簿”中有关借职的实例看 ,借职制度与其实际执行的情况之间有相当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中的“指”与“精神”、“理念”、“意志”等在含义上毫无共同之处,把它们相联系是错误的。物的名字只是物在人头脑中的一个映象,要把物和指代物的名字严格区别开来。《指物论》的中心思想是物质第一,精神第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