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胡特 《新闻传播》2013,(12):104
本文通过在当下的社会情境中分析"网瘾"相关的话语实践,展现了不同主体在建构和解构"网瘾"概念过程中扮演了不同角色,表明关于"网瘾"的话语实践有其复杂性,并得出结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普及,"网瘾"的概念会渐渐弱化,关于"网瘾"的话语实践也会渐渐消失。  相似文献   

2.
刘叶 《大观周刊》2012,(34):250-250,276
随着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然成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网络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信息交流与收集的平台,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却使一些缺乏自控能力的大学生沉迷其中,形成“网瘾”,特别是在大学生宿舍中,问题之严重令教育工作者难以想象。笔者将针对大学生宿舍网瘾问题,着重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指出其严重的危害性,最后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网瘾综合症"与信息素质教育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本分析了大学生“网瘾综合症”的现象和产生的原因,指出“网瘾综合症”对大学生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出当前在网络环境下有关对我国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王丹晖 《新闻爱好者》2008,(12):129-130
20世纪末出现的互联网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时至今日,互联网正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其发展势头非常迅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08年6月底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中国网民总人数已达到2.53亿。互联网在信息沟通、娱乐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互联网也不能例外。在为人类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互联网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不良冲击,这些影响包括网瘾、黑客、病毒以及网络谣言。  相似文献   

5.
杨红 《网络传播》2009,(9):61-61
目前我国有青少年网民1.6亿左右,其中1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网瘾,重度网瘾者大概在400万人。这一庞大群体无疑是一块巨大的诱人“蛋糕”,吸引着众多机构来分割、争抢,“戒网”学校、“网戒”中心于是乎纷纷登场,单是以“起航”、“拯救”、“励志”等“口号”办起的“戒网”学校高达200多所,“戒网瘾”显然已成为一个庞大产业。  相似文献   

6.
贺巧虹 《大观周刊》2011,(46):74-74
如今.高中生网络成瘾导致的学习和社会问题日益严重。面对那些网瘾学生.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手段、用什么方法才能使他们彻底远离网瘾的毒害.回到正常学习和生活的轨道上来呢?  相似文献   

7.
李效领 《大观周刊》2011,(44):18-18
无处不在的网络使学生享受着便捷的资讯服务,开阔了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展了大学生求知手段和交往时空。但不正确的使用网络习惯,可以使有些大学生对于网络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形成“网瘾”,从而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大学生网瘾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杨军  唐宏 《新闻窗》2007,(2):81-82
继荣获团中央授予“全国优秀组织奖”、贵州新闻一等奖之后,今年1月17日,贵州都市报因成功组织“陶宏开教授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活动”,作为全国纸质媒体中唯一的受邀媒体,参加了由中央文明委、团中央、关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引导青少年戒除网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瘾是一种由于长期沉溺网络形成的对青少年的工作学习和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的精神性疾病,是当今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为具有社会教育职能的县级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带来了传统行业生态的革新与提升,面对“互联网+传统专业出版=?”,笔者的答案是各自领域的信息提供商.出版界用互联网思维洗洗脑,明出版传播之宗,求互联互通之变.除了大佬们总结的各式准则,互联网思维更是一种永远学习、不断创新、永不止步的求索之道.  相似文献   

11.
背景2019年1月1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全国上线。“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立足全体党员、面向全社会的优质平台。该平台首次实现了“有组织、有管理、有指导、有服务”的学习,极大地满足了互联网条件下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多样化、自主化、便捷化的学习需求,在全国掀起学习热潮。  相似文献   

12.
e时代的儿童网络媒介接触行为探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鉴 《新闻界》2006,(6):101-101,100
根据传播学媒介系统依赖论,儿童与媒介的依赖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理解、行动定向和娱乐。如果儿童的媒介使用影响了儿童在现实世界的生活,如对媒介过度依赖,使之终日沉浸在媒介所提供的幻想世界中,并对现实生活越来越不认同,越来越依靠媒介来排除生活中的烦恼,那么就形成“媒介瘾”,或称之为“媒介综合症”。在e时代,这种“媒介瘾”突出地表现在网络媒介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网瘾”。“网瘾”能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直接原因就是接触网络媒体的儿童数量在不断扩大。据2006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十八…  相似文献   

13.
吴波 《晋图学刊》2016,(1):43-46
青少年网民安全意识较弱、自控力差,易导致网瘾.本文分析了青少年网瘾的危害及其成因,探讨了图书馆对网瘾青少年家庭开展阅读推广服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高亚利 《大观周刊》2012,(42):152-152,148
青少年是网络游戏的主力军,也是网游成瘾的高发人群。网瘾对青少年的影响不仅是学业,而且对其身心健康有很大的伤害,甚至有些青少年可能会由于网络暴力游戏的影响而诱发经济犯罪。本研究首先提出了网瘾形成的原因.然后讨论了网络游戏成瘾对青少年学习、身体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积极对策,网络游戏对青少年不良的率良影响的防治,要从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展开。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按照语言符号以及非语言符号这两大分类对“网瘾之戒”中的镜头进行实例分析,研究人物话语所代表的语言符号以及人物表情代表的非语言符号所传递的意义,并且通过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的研究,探讨电视新闻文本是如何将其要表达的意思传递出来与大众沟通的. 本文实例分析“网瘾之戒”中“被访者镜头+空镜”“被访者镜头+记者镜头”“被访者镜头+被访者镜头”这三种镜头组合方式的运用,从镜头内部以及镜头之间的联系剖析其产生的效果和传递的符号意义,从而发现不同组合方式在传递符号意义时的不同侧重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当代人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故而对其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愈发体现出它的重要性。本文以电视采访课为例,对当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与时俱进”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可以说互联网信息时代已经到来。高校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同时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所以,需要高校辅导员具备比较高的职业素养水平和职业能力水平,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对学生们进行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辅导员遇到了新的挑战,并且对其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了解“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和方法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以此为研究主题,对“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青年记者》2009,(20):32-32
10月1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2009网络文化热点排行榜,迈克尔·杰克逊引发乐迷怀旧湖、《喜羊羊与灰太狼》、“不差钱”捧红小沈阳、《中国不高兴》大热、网瘾标准与治疗、“富二代”、季羡林和任继愈去世、“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开心网“偷菜”等纷纷上榜。  相似文献   

19.
图书馆如何对网瘾青少年实施知识援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青少年网瘾是一个新型社会问题。目前我国有网瘾青少年500多万,他们是社会弱势群体中的弱势者。网络媒介的特点、青少年自身的弱点、家庭和学校乃至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等是青少年产生网瘾的重要原因。网瘾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社会功能都有负作用,甚至引发犯罪。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网是消除网瘾现象的有力手段。图书馆应凭借自身优势,积极介入青少年网瘾防治工作,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图书馆在对网瘾青少年实施知识援助时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10年前,拜丽德的信息化一片空白;10年后,拜丽德的信息化投入达到了近两千万元。面对每年数百万的IT支出,CIO郑建成的制胜法宝是,让每个员工都染上“网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