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汉英翻译中,通常按照人们所从事的职业和担任的职务称呼语用对象,且关注其称谓语的指示功能与角色定位。不但要遵守约定俗成的习俗、礼仪,还要遵从应用型翻译"约定信息展示""即成事实诱发""目的语目标隐匿"的交际手段与功能,从而把汉英职业和职称称谓语的翻译活动,从单纯介绍型交际互动转变为一种文化视域转换过程,并顺利完成目的语功能导向的跨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2.
李娟 《华章》2008,(19):158-158
称谓语是言语交往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探讨了汉英亲属称谓语的不同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差异,并提出了亲属称谓语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娟 《华章》2008,(20):158-158
称谓语是言语交往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探讨了汉英亲属称谓语的不同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差异,并提出了亲属称谓语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西文化在宗族观念,生育观念和礼貌观念上都具有很大的差异,导致汉英亲属称谓系统的不同。这种称谓语的"不对等"现象在翻译中造成很大的问题。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使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多元化,能够很好地解决汉英亲属称谓语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一、引言中西文化差异之一就体现在对亲属的称谓方式上。亲属称谓语是指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人们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一套特殊语言符号的反映。不同文化中,亲属称谓语有着很大的区别。中西两种文化的亲属称谓语在数量上有着很大的区别。研究中西亲属称谓语,对于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翻译、了解地区的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国内汉英亲属称谓语的研究有很多。研究发现,汉英亲  相似文献   

6.
亲属间的称谓语是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但是在汉英翻译中.往往因为它们反映的是不同的文化氛围和意蕴.所以在翻译过程中的确有爱莫能译的困境。本文从亲属九族之间的相互称谓语的翻译逐一分析文化翻译中的局限性,以期证实在跨文化语际交往中,语言与文化有着很大差异,跨文化翻译很多时候只是一种美丽的神话。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称谓语的翻译为素材,对比了汉语和英语不同的语义特点以及因此而在称谓语的使用方面形成的鲜明个性,从而探讨造成称谓语翻译困难重重的根源。文章从称谓语变迁、礼貌标记、称谓语的使用3个方面进行阐述,得出在翻译时要区别对待汉英两种语言的称谓语,并要充分考虑其社交意义以便对等传达其实际含义。  相似文献   

8.
汉英亲属称谓背后隐藏的深厚文化使得二者在诸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同时也给译者带来了很大困难.翻译汉英亲属称谓语等可采用等值法、增减法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各种各样的称谓语,但是却并不都能一一对应。框架语义学中的框架成分的差异恰到好处地解释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本文从框架成分出发探讨了汉英称谓语的异同及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称谓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之中所采用的彼此之间的称呼语。汉英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两种称谓系统的不同。文章探讨了汉英称谓语在社交称谓、性别称谓和亲属称谓方面的异同。只有了解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并把它运用于实际的社会交际和翻译活动,才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口头或书面交流的质量,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跨文化的交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汉英公示语翻译研究备受关注。本文以目的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分析目前汉英公示语翻译中所存在的失误类型,探讨汉英公示语翻译问题,以期为汉英公示语翻译提供新的研究素材与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公示语的含义出发,阐释了公示语的特点和功能,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公示语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积极探析公示语汉英翻译出现的原因,对于如何开展公示语汉英翻译工作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当前公示语汉英翻译工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亲属称谓语是民族文化的反映.本文以汉英亲属称谓语为研究对象,试将汉英亲属称谓语进行对比并分析其差异,从而探询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并促进我们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相似文献   

14.
Verschueren的顺应论为汉英公示语翻译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揭示了公示语汉英翻译是一个不断选择和顺应的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公示语汉英翻译的各种语言内部和外部因素,在语言和非语言层次上做出恰当的顺应。从Verschueren顺应论的视角来探讨公示语汉英翻译语言层次上的顺应,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从词汇、句法、语体特征三方面在语言层次上做出顺应。  相似文献   

15.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各公共场所公示语的汉英翻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校园公示语却很少被关注。在对华中师范大学校园公示语汉英翻译的调查研究之后,本文将分析校园公示语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翻译原则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梅娟  李静 《文教资料》2010,(21):41-43
随着邯郸经济的发展,统一、规范的公示语汉英翻译在城市良好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通过综述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和实践现状,提出在翻译理论指导下,政府调动研究个人、团体与权威媒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力量,探索公示语汉英翻译规范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张瑜 《现代语文》2008,(3):81-82
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汉英翻译名家杨宪益,戴乃迭对于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称谓语翻译进了分析和研究.杨完益,戴乃迭对于鲁迅小说<祝福>中称谓语的翻译,采用了具体、换算、变通、归化和异化等五种方法.如何正确运用这些方法对当前译者向全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公示语是国际旅游城市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中产生的任何歧义、误解都会产生不良的交际影响,因此,汉英公示语翻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文章依据公示语的文本类型,功能翻译派中的目的论,从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功能目的和文化因素三个维度分别阐述了公示语汉英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得出了三维视角下汉英公示语翻译应注意的问题和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化交流和合作高度发展的今天,汉英公示语的翻译日益重要,生动、准确的译文才可以充分体现公示语的应用功能,为外国友人的衣食住行提供便利。以公示语的功能为切入点,指出并剖析了汉英公示语翻译中存在一些问题,以期引起汉英翻译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20.
吕政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7):104+106-104,106
近年来,汉英公示语已经进入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一种提示性社会标识,公示语给外国朋友在中国的生活提供了诸多方便.本文通过讲述公示语在国内汉英翻译中出现的错误,以及杭州市景区汉英公示语现状,进一步分析、探讨景区公示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