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狄金森的生态思想是其现代主义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她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与自然中的花木鸟虫为伴。在她的自然诗篇中,狄金森描写自然和自然之中的万物生灵,展现自然与人类和大自然的一切生灵和谐相处,表现对自然的敬畏。狄金森热爱自然,因为自然是她的精神寄托。她对自然之物的精细刻画是她深入自然、仔细观察自然的结晶。她热爱自然源于她对自然的敬仰。热爱自然是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基点,没有对自然的爱,就不会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类的爱心。狄金森对人类的爱在其自然诗中表现为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方面。狄金森的自然诗篇具有极强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2.
教育领域中的自然分为"自然之自然"和"人之自然",两者具有本质区别,"自然之自然"本质上指人的天性,"人之自然"本质上指自然界。其中,"人之自然"是不可教的,也是不能改变的,所以教育要尊重与顺应"人之自然"。"自然之自然"对人类具有"包容性"和"反抗性",并且它的智慧是无限的,所以教育要敬畏与珍视"自然之自然"。教育只有同时兼顾"自然之自然"和"人之自然",教育与自然才能真正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3.
教师应追寻教科研的自然常态像生活一样自然,像叙事一样自然,像思课一样自然,像说话一样自然,像作文一样自然。  相似文献   

4.
自然是综合实践活动一个重要的开发维度。综合实践活动自然维度的开发要引导学生体验和探究自然,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形成保护自然的基本意识和能力。因此,自然维度的开发应引导学生从事具备德性的自然探究。德性的自然探究是一种"在自然中""关于自然"和"为了自然"的探究。  相似文献   

5.
自然的发展过程和人类有关自然的理论,都是与人类活动不可分割的,是人化了的自然的发展过程和人类对人化自然的认识,雨依据人类活动又可以把人化自然划分为实在的人化自然、观念的人化自然和审美的人化自然。  相似文献   

6.
把国家公园作为开展自然教育的天然宝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教育是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诉求.国家公园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教育功能,是自然科普教育的"宝库"、自然体验教育的"圣地"、自然价值教育的"殿堂".其设立能够唤醒民众意识,促进自然教育开展;提供教育资源,充实自然教育体系;创新教育实践,提高自然教育质量,是推进自然教育的重要抓手.要释放国家公园的自然教育功能,推...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现实世界视野对生活的探究与体验,自然世界本身成为课程.超越对自然的役用与膜拜,走向对自然的理解、欣赏与看护,是综合实践活动自然维度开发的基本原则."在自然中"的自然探究、"关于自然"的自然探究和"为了自然"的自然探究是综合实践活动自然维度开发的基本内容.此外,在开发的过程中尚须注意季节的变化、在自然探究中渗透人文精神并引导学生慎重对待探究结论.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欧美文学一直围绕着自然在做文章,比如希腊神话中的遵循自然,中世纪的违反自然,文艺复兴时期的超越自然,启蒙时期的回归自然,浪漫主义的歌颂自然,现实主义的反映自然,现代主义的神话自然,等等。这种回归自然的思想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爱自然教育是开展爱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爱自然教育,普及自然知识,引导入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认识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增强人的生态环境危机意识,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形成生态环境保护要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社会风尚;促使人树立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珍惜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观念;激发人去探索自然规律,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达到和谐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就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在当代社会,生产力就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保护自然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生产力是可以从多角度去理解的,既有科技生产力又有绿色生产力、文化生产力、民族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各不相同,从而影响着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从敬畏自然、崇拜自然,发展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再到征服自然和掠夺自然.这几个阶段,凸现了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但也暴露出了没有善待自然的恶果.人类在竹出惨重的代价以后开始反思,重新考虑人和自然的关系.即人谢自然、人亵自然、人胁自然、人协自然几种关系.正确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定位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处理得当,有助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自然教育既是认识自然的教育,也是引导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教育.纵观基础教育中的自然教育,不仅课程标准空缺,环境建设欠缺,特色资源缺乏,而且教学针对性不足,教学评价缺乏深度.基于此,学校在开设自然教育课程时,既需要开发自然教育课程标准,创建自然教育的校内、校外环境,积极寻找地区自然教育资源,又需要学校管理者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自然教育专业教师的师资培训力度,从而实现自然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有效"补位".  相似文献   

13.
构成世界的自然万物千差万别,正是这种千差万别塑造了自然万物各自的本性与形态,使自然万物相互区别,也塑造了自然世界的万千气象与盎然生机,令自然万物既不感到孤单,也不感到枯燥。自然万物的这种千差万别不仅包括自然万物之间内在的本质层面的差别,也包括外在的形态层面的差别;不仅包括不同种类的自然万  相似文献   

14.
虽然对于数学的教学“自然”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息过,但遗憾的是这些讨论多是停留在对“自然”的主观感受,很少有人对“自然”的内涵及影响教学“自然”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剖析。其实,实现数学教学的“自然”首先要理解“自然”的内涵,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知识的自然逻辑顺序、学生的自然认知规律和教材的自然编写意图进行综合考量,最后形成自然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5.
韩贞是泰州学派崇尚自然思想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他与他的老师王艮、王襞一样,崇尚自然.他认为自然之理,妙之无穷;自然天机,最有活力;离开自然,寸步难行,自然之外也别无所传.强调自然的真实性,主张在自然面前"不着意"、"不犯手",一切顺应自然.韩贞崇尚自然的思想是泰州王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泰州学派学术思想中有其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就有关自然神话形成及汉代自然神话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作出阐述,即(一)人类认识自然、把握自然并希望对自然施以影响的心理和愿望,是创造自然神话的思想基础;(二)自然超时空的无限性与人类受时空束缚的局限性,决定了人类对自然认识是无止境的,也决定了自然神话的产生是不具时间止限的,还决定了自然神话呈“变体式”的发展与演变;(三)自然神话在两汉时期的演变及两汉时期自然神话的产生是有规律可循的,而汉代自然神话载体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研究对象的丰富性和研究方法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7.
劳伦斯在小说《袋鼠》中不遗余力地讴歌自然,认为大自然是美的象征,它以自然神力昭示着人类的心灵和理想,确认和张扬着主体价值。书中对自然展开书写、对自然之子进行刻画、对黑暗之神深入阐述,认为自然是人存在的根基,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应该尊敬自然、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敬畏生命,体现了作者极富前瞻性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就有关自然神话形成及汉代自然神话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作出阐述,即(一)人类认识自然、把握自然并希望对自然施以影响的心理和愿望,是创造自然神话的思想基础;(二)自然超时空的无限性与人类受时空束缚的局限性,决定了人类对自然认识是无止境的,也决定了自然神话的产生是不具时间止限的,还决定了自然神话呈“变体式”的发展与演变;(三)自然神话在两汉时期的演变及两汉时期自然神话的产生是有规律可循的,而汉代自然神话载体的多样性,决定了其研究对象的丰富性和研究方法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之所以要敬畏自然,是因为自然是独立的,是一个整体有序的系统,它不是我们能够创造的;是因为自然是无限的,我们不能够完全掌握自然的规律,因而无法预知我们干预自然的后果。敬畏自然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人类自身,为了人类能够更好、更长久地生存。既然人类自视为自然的“主人”,那就应当负起主人的责任,而不是对于自然为所欲为而不顾后果。敬畏自然,表明了人类的高贵和尊严。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瑶族古歌抒写自然,思考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人类既热爱自然,同时又敬畏自然.瑶族古歌审视和反思人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在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类既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面,又有与自然相对立的一面.瑶族古歌关注人类精神生活与自然的关系,在和谐自在的自然中,人类拥有美好的精神家园,人与人和谐相处,然而在环境遭受破坏时,人的精神遭受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遭受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