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函数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接触到的第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 学习函数时如果对概念的内涵理解不深刻或有偏差,就会造成对某些问题是非辨别不清,导致种种错误,影响对后续知识的掌握. 下面就函数中的"域"、"范围"、"有意义"几个易混的概念举例辨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著名数学家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曾说:"数学是科学之王."随着课改的深入,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高中数学概念学习作为教学的难点,长期困扰着广大学生和教师.鉴此,如何运用有效手段提高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使数学概念学习不再让人望而生畏,笔者为此作了一些思考与尝试.一、影响数学概念教学的问题及成因(一)学生自身经验的影响学界知名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榜样和经验的影响巨大.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是随着年龄增长、智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概括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经过不断地抽象、概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才能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可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对于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就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发表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关注低年级数学概念教学中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数学中每一个概念都是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我们在概念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讲清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逐步掌握抽象、概括的方法.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如果提供的感性材料不够充分,以"填鸭式"的方法教学数学概念,就会影响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充分感知,在准确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抽象、概括,从而使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得到初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健美操已成为当代高校代表教学重要项目之一,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一般比较重视学生掌握动作的准确性,而容易忽视对学生进行美感的培养,对于展现动作的优美性、提高动作的表现力,往往停留在"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性概念上.因此,必须对影响动作美感的姿态、速度、力度(姿、速、力)三个主要要素进行探讨,打破对动作形式认识上的误区,增强健美操的优美性及表现力,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数学内容的根基,是导出数学定理和法则的逻辑基础,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学生对概念的把握往往不够透彻,易造成误判和误解.通过"做、辨、悟、醒"的方法进行概念教学,可有效地让学生把握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体会蕴涵在数学概念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掌握数学概念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物理概念是由物理现象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是物理定律、公式和学说的基础.学生学习物理科学,就是要不断建立物理概念,如果概念不清楚,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更谈不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高中物理新课程理念十分重视基础问题,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中明确提出:"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基于这种理念,"课标"提出"应该关注学生对概念、原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因此,重视概念教学,让学生真正弄懂物理概念,为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打好基础,是物理教师必须予以重视和解决好的问题.在此,笔者就如何搞好物理概念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正函数是同学们进入高中阶段所接触到的第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学习函数时如果对概念与定义内涵理解得不深刻或有偏差,就会造成对有些函数问题辨别不清,概念模糊等种种错误,影响对后续知识的掌握.下面就函数中的"域"、"范围"、"有意义"等几个易混的概念辨析如下.例1若函数y=loga(-x2+log2ax)的定义域是(0,12),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8.
<正>"三优,一减,二指导"是为了响应新课改的精神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高中化学教师应用这种方法能够全面地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次研究将说明"三优,一减,二指导"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践的应用.一、用"三优"的教学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师会给学生讲述化学理论知识,这使学生觉得学习化学知识非常疲累,他们需要背诵大量的化学概念、要记下很多化学置换式,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渐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所谓的三优是指优化教学思路、  相似文献   

9.
一、"力臂"概念的教学困难长期以来,"力臂"一直是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几大难点之一.其教学困难的"症状"主要表现为:1.在教的方面的"空降"现象教师难以向学生展示"力臂"概念的清晰、确切的物理意义,无法展示其对杠杆转动的实际影响,不能向学生明示概念引入的必要性,只好将概念凭空地、囫囵地灌输给学生.2.在学的方面的"空心"现象即学生由于没有获得"力臂对杠杆转动影响"的相关物理事实的支持,没有获得相应的抽象概括、生成"力臂"概念的内部思维过程的支持,只能将"力臂"概念的学习退化为鲜有理解成分的、纯粹的记忆过程.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了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不够牢固,一旦面临新的或较复杂的问题情境,就会不自觉地产生"认知背叛",如将力臂误作"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等等.二、几种难点突破的尝试与不足针对上述教学困难,不少教师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尝试化解难点,突破"力臂"教学这一"瓶颈",目前见诸于各类物理教学杂志中的教学尝试主要有以下两种:1.讲授练习式  相似文献   

10.
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会影响学生对新概念的学习。对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概念转变教学,以学生原来已有的概念为教学起点,通过适当的教学行为解决学生的认知矛盾,使学生头脑中的生物学概念实现从错误到正确、模糊到清晰、片面到全面的转变,从而帮助学生建构更科学的概念。基于此,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教学为例,着重探讨高中生物概念转变教学。  相似文献   

11.
曾繁辂、伍铁平在《高教战线》1985年第12期撰文提出:有些文章不加分析地从国外引进或自造某些不准确、不科学的概念,如所谓"知识爆炸"、"知识老化"等等,把知识增长的速度和所谓知识陈旧的趋势夸大到了极端,似乎今天在学校里学习到的知识,毕业以后就有大部分过时了.这些观点在报刊上广为流传,必然在青年学生中产生不好的影响,不利于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实事求是、勤奋好学、严谨治学的学风.世界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兴起,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我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干部必须尽快掌  相似文献   

12.
新的形势下,各高等学校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如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以适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双重要求,是摆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亟需探讨的重要课题.文章提出"教、知、行"统一型学习的概念,重在通过引导高职学生如何通过学习来自觉提高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并将"教、学"结合起来,自觉内化为行为,克服目前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师教学与学生的认知和行动背离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数学概念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已有的生活与知识经验,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主动参与探求新知识的学习活动,通过自身的实践,变教材为学材,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因而,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数学概念,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更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4.
樊瑛 《考试周刊》2015,(6):54-55
<正>一、学习资料的来源对概念学习的影响1.生活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积累了一些与概念有关的原始经验。这些经验可以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认知,从而促使学生认识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学生在学习《11到20各数》这一课时,认识计数单位"十"是教学的难点。虽然在前面学习《认识10》的时候已经初步感知了计算单位"十",但是这样的认识仅仅是教师告知学生,学生表面上的接纳,并没有真正理解计数单位"十"的作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如何变学生依赖教师学为积极主动地学?同时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我试行了"六个环节"数学课堂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使学生从"学会"飞跃到"会学",建构起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观,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具体操作如下: 一、导入新课,设疑激趣 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  相似文献   

16.
在有理数乘方的教学中,既有乘方概念的生成,又有运算法则的探索,更有思想方法的渗透.因此,要精心设计流程来强化概念的生成,组织多元活动来引领学生的探索,结合具体应用来渗透思想方法,进而帮助学生积累学好这类课程的基本活动经验,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基本素养,帮助学生有效地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当前数学解题教学中仍然存在过于追求技巧、难度和"题型"研究,这样的教学观念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制约了学生的心智(数学思维的)发展.概念及其蕴含的思想方法才是数学的根本大法.只有从概念出发解决问题,回本溯源,培养学生"回到概念去"、"回到定义去"的思维习惯,才能使学生有"根"可循,有"法"可依,从而理解数学本质,提高思维能力.本文从概念防范解题出错、概念指向解题入口、概念诱发解题联想、概念提炼思想方法等方面详细阐述如何从概念出发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课程概念的重建经历了将近二百年的历程。以赫尔巴特、杜威和布鲁纳为代表,其关于课程概念之内涵或意义的阐释和发展,经历了从知识、经验到结构的历史演进,凸显了现代课程概念之重建的理路、轨迹和脉络,以及由此引发的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从"教中学"到"做中学",再到"发现中学"。  相似文献   

19.
分数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从整数到分数是小学阶段中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拓展.在接触分数概念后,学生的数学学习步入了一个新的领域.但是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不少学生在分数概念建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困难,以至于无法深刻领会分数的意义,从而影响后续相关学习的效率.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分数的意义"一课,深刻解读了教材的学习价值,关注了分数概念的深层内涵和本质,灵动建构分数的概念意象,引领学生整体建构了数概念.  相似文献   

20.
地理概念属于地理基础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首要条件,也是解题的重要前提.在最初几年的教学中,我先把概念直白地呈现给学生,然后枯燥地讲解概念的含义,最后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还是"死"的,学生根本没有真正掌握它们.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上好概念课是非常重要的,这既是落实"双基"的前提,又是使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