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哲 《钓鱼》2005,(6):36-36
近日,本刊释疑解惑栏目,收到安庆宿松钓友刘松的来信反映。去年12月4日,他与钓友同去一处养殖鱼塘中钓鱼。同去的共有5人,其中3人使用悬坠钓法两人使用传统钓法。一天中共钓了4个小时(上午10:00~下午2:00)两个传统钓友钓得非常好,(共钓10千克)悬坠钓友钓的却很少。故此他感到十分困惑,给本栏写信,希望专家释疑:为什么传统钓拖拖就有鱼咬钩。为什么低温时悬坠钓就不灵验?  相似文献   

2.
衣善新 《钓鱼》2006,(5):18-19
读了华朝熙钓友的[悬坠钓鲤鱼上钩概率低](见[钓鱼]2006年第2期)文章,有点不同看法。首先,我同意华钓友对悬坠钓的定义:坠不落底,悬于半水。在这些年的钓鱼文章里,有相当多的钓友(包括华钓友)对悬坠钓的理解过于片面。一提悬坠钓,就说是短竿、细线、小钩钓小鱼。一提传统钓,就说是长竿、粗线、大钩钓大鱼。我认为,这样理解是不对的,悬坠钓与传统钓的根本区别是坠是否悬空。不管你用什么竿,用什么线,用什么饵,只要坠悬在半水,都可称为悬坠钓法;只要铅坠落了底,那就是传统钓法(底坠钓法)。一些钓友把跑铅钓法说成是悬坠钓法,无非是美化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张忠江 《钓鱼》2009,(11):46-47
说起“蘸饵”一词,广大钓友,特别是南方的钓友十分熟悉,因为它是钓鱼人(主要是广东、江苏等地的钓鱼人),在长期的垂钓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不可或缺的传统钓法之一。近几年,它在江南十分流行,不少钓友使用的粉剂红虫伴侣、猾鱼粉已是蘸饵钓法的第二、三代了。它们与悬坠钓法的鱼饵雾化几乎相当,悬坠钓依靠雾化诱鱼,蘸饵也使传统钓具备了雾化功能。  相似文献   

4.
兹飞 《钓鱼》2003,(12)
“野钓用饵,无需雾化”,这是云南一位钓友发表在《钓鱼周刊》(见2002年6月20日)上的一篇文章的题目。二十多年来,笔者也这样认为,在自然水域用雾化饵料钓鱼,效果极差。三年之前,也曾尝试用悬坠钓法钓鲫,失败了几次,也就放弃了。所以多年来,与大部分钓友一样,凡在自然水域野钓,都采用传统钓法,固态饵料撒窝,非雾化饵料作钓饵。但今天,经过一年的理论学习和随钓友多次野钓的实践,笔者的看法却有了转变:野钓也可以用悬坠钓法和雾化饵,关键是如何正确看待鱼情、水情、天气等客观条件,如何解决小杂鱼聚窝闹钩,如何正确观标提竿。促成这一转变的是…  相似文献   

5.
刘定龙 《钓鱼》2013,(7):17-17
近年来悬坠钓逐渐普及,结果是小鱼上钩率很高、大鱼上钩率很低、上钩的还会跑掉,很多钓友对悬坠钓的印象是:"不能钓大鱼"。其实,很多人用悬坠钓法钓大鱼,是非常自然和常态化的。悬坠钓大鱼基本上有两种情况:一是只有悬坠钓之形,没有悬坠钓之实的传统钓手,他  相似文献   

6.
钓底也称底钓,是淡水手竿垂钓中钓友们普遍采用的有效钓法。是以饵、钩、坠的下沉力与漂的浮力调整至钩饵落水底,坠悬于水中攻钓鲫、鲤等底层鱼种。影响钓获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钓饵是否适应垂钓水域中鱼的口味。2001年仲夏,偶遇一老者同水域钓底。投钩两小时漂无动态,而老者却频频提竿,鲫、鲤、草、鳊等接连人护。我诚恳上前讨教,老者赠饵并赐配方,用后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寒停 《钓鱼》2011,(18):14-15
自悬坠钓从台湾传至内地后,被广大钓友所接受,并把只钓鲫鱼的单一钓法演变成可钓多种鱼类,可谓是变化无穷、乐趣多多。但是,悬坠钓甩粉饵钓黄颡鱼一直都是让钓友很纠结,那么,针对黄颡鱼的食性及特点,怎么样才能有效的增加钓获,钓鱼大师周增强有他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主饵     
张炎冰 《钓鱼》2012,(9):23
如果不是有意放一口,以坠下两钩、调4钓2为特点的"台钓"也就是一钩中鱼,而且多中上钩。然而,调底钓高或调几目就钓几目的话,鱼中上钩还是中下钩就不确定了,原因是主副饵不分,状态、味型、持钩性一样。不过同是悬坠,日本和韩国就不同了。日本钓组  相似文献   

9.
悬坠钓越来越成为广大钓鱼爱好者的常用钓法。但是对于一般收入不高,钓瘾又比较大的钓友来说,悬坠钓商品饵料消耗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特别是在比较大的水库,水广鱼稀,饵料用少了,更是不行。为此笔者根据我们老干部钓鱼协会这几年的实践体会,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两款性能优良、经济实用的悬坠钓基础饵,钓友们不妨一试。所需原料:1.小麦2.5千克,  相似文献   

10.
鞍山渔民 《垂钓》2005,5(2):36-36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台钓法开始传入内地,和传统钓法相比较,台钓法在很多方面具有优越性,于是许多钓鱼高手开始深入研究,结合内地钓鱼的实际情况,进化衍变成适合内地钓鱼的悬坠钓法。目前内地学习悬坠钓法的人逐日增多,悬坠钓法对于饵料状态控制有严格的要求。专用的饵料在价格上要高出普通饵料一大截,经济上稍微有些紧张的钓友可能会觉得难以承受,还有些地区,受条件所限制,  相似文献   

11.
范宁 《钓鱼》2005,(4):24-24
近日,本刊钓技诊所接到浙江钓友王强的问诊信息入冬以来,我与几位使用传统钓法(长竿短线、七星漂、用虫饵)的钓友同去垂钓,总是感觉略逊一筹,不知是何原因。按理说,悬坠钓法的钓组既科学叉灵敏,在冬季鱼讯较少的时候,更应谊表现出色才对啊。可怎么我却多次名落孙山呢?难道是我钓技不精?或是还有其他什么因素制约了悬坠钓法的应用,望钓技诊所的专家们赶快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  相似文献   

12.
朱剑飞 《钓鱼》2008,(9):24-25
悬坠钓法是当今钓法的主流,其诱钓结合的理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但能钓到鱼,还能多钓鱼,钓好鱼,受到了许多钓友的喜爱。看网络上各大钓鱼论坛很多人都用悬坠钓法,看各种渔具广告,无不以悬坠钓为主要对象,尤其饵料方面,占绝对优势。悬坠钓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钓友,也包括了许多原先擅长传统钓的人,我也是如此。结合个人经验及周围许多钓友的转变,我发现很多人在传统钓转为悬坠钓上存在许多误区。  相似文献   

13.
范宁 《钓鱼》2012,(18):16-17
悬坠钓法中,浮漂与铅坠的正确搭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浮漂在鱼儿咬钩时对信息的传递,是每一位正在学习悬坠钓法的钓友,必须牢牢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4.
谭佛航 《中国钓鱼》2012,(11):58-58
这是2012年7月的事。几位钓友同去钓鲢鳙,其中一人上了多条,而旁边的那位用的是同样的饵,可他的漂却纹丝未动。问题就来了:用的是同样的钓饵,为什么鱼儿不咬旁边那人的钩?  相似文献   

15.
初学拉饵悬坠钓的时候,我总不能很好地调配饵料,不是各种成份比例不当就是水的份量掌握不好,开出的饵团始终不尽人意。几个月的勤学苦练,终于掌握了拉饵的配制方法,但也渐渐发现了拉饵的不足:“鱼儿吃口好,密度大时,拉饵确有它独到的妙处,反之则功效大减,如改成搓饵底钓,则拉饵的雾化散落,动态诱鱼的功效就荡然无存,且一团拉饵的有效使用时间太短,反复调制也略显麻烦。发现蒲公英的妙处实属偶然。那是一个秋风骤起的日子,我和钓友启朋同去驼山水库钓鱼,那天钓鱼的人特多,长短不一的钓竿如参差不齐的芦苇,沿岸一溜排开,待我与众钓友打完招呼…  相似文献   

16.
侯增福 《垂钓》2008,8(8):55-55
悬坠钓法越来越受到广大休闲钓鱼爱好者的青睐。但是对于收入不高、钓瘾较大的钓友来说,饵料消耗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特别是在水广鱼稀的水库,饵料用少了肯定不行。根据我们老干部钓鱼协会这几年的实践,本着节约原则,在这里向大家推荐两款性能优良、经济实用的悬坠钓基础饵,钓友们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7.
王大友 《钓鱼》2004,(8):29-29
自从悬坠钓风靡以来,以其无法阻挡的势头受到越来越多钓友的喜爱,笔者也无法否认悬坠钓法所具有的独特魅力,相比之下传统七星漂钓法却显得相形见绌,无法施展。那么,如何在接受新事物的同时保持并发扬传统钓怯,这就需要广大钓友对这一问题进行共同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钓鱼》2007,(13)
用手竿在水库悬坠钓鲤鱼,在东北,尤其是我省已相当普遍,而且深受钓友们的喜爱。分析原因主要是悬坠法钓鲤同传统底坠法钓鲤相比有很多优势:一是钓组组合科学合理,灵敏度高,而且轻便。二是悬坠钓法浮漂调钓空间大,可以适应各种鱼情。三是钓获量明显增多。笔者和钓友每年都到水库垂钓,钓获量都在15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19.
何书云 《钓鱼》2004,(16):21-21
细线、小漂、小钩饵是传统的钓鲫钓组保证灵敏度的物质条件,这一经验已为广大钓友所认可。那么,在悬坠钓钓系中情况又怎样呢?本文对钩饵大小对鱼讯下坉的影响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20.
台钓之我见     
一、关于叫法。 我们通常说的台钓,即台湾钓法,即近年来台湾钓友到大陆参加比赛时使用的手竿齐竿线悬坠长脑线底钓的方法。传统钓法是相对台钓而言的大陆钓友传统使用的手竿齐竿线落地坠 短脑线的钓法(其中包括立式漂和七星漂钓法)。这两个钓法名称叫得科学不科学?只要大家都这样叫,没有必要去考证。黄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