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在传播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学者们的方法论和学术立场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学派。而其中主要的两大学派即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经验学派,顾名思义是主张从经验事实出发,运用经验性方法来研究传播现象的学派。而传播学的另一大学派批判学派是在主攻社会科学研究的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通过对欧洲批判学派与美国传统学派的概念厘定以及对研究焦点、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取向三个方面的对照和梳理,深刻理解传播学这两大学派的研究差异,为更细致的研究工作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3.
任何学科的发展都以存在若干学派为标志,有争论也有发展。传播学的学派发展至今至少二十多个学派,但说法很不相同。若从宏观角度讲,"三大学派"的说法大体得到学界的认可。本文即从这个角度分析传播学的三大学派的形成、主要观点倾向和代表人物及他们的代表作。作者认为,在传播科技发展的当今,传播学需要跟随社会实践的发展,说明当代社会传播的特征,传播学的三个学派的任何一个,都难以充分阐释如此丰富和复杂的传播现象。因此,传播学不同学派的交融成为一种自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批判学派纵横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传播学批判学派既是一个学科的流派 ,更是一种学术的思潮在传播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但还未受到我国学者足够的重视。本文对传播学批判学派的发展脉络、重要人物、研究志向等 ,进行了宏观勾勒 ,以期推进对此学派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传播学的"西学东渐"过程中,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其实有着两种不同的引进路径,而且批判学派内部不同理论范式的引进也遭遇了不同的境遇。本文拟对照经验学派的西学东渐史讨论批判学派的引入过程及遇到的问题,为批判学派的本土化发展和自主性创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王勇 《新闻界》2007,(4):19-2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传播研究领域存在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两大对立学派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但近年,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三分化"。本文梳理了传播研究学派划分的历史,分析了各种"三分化"的实质及提出背景。本文认为,无论是学术成果,还是社会影响,传播研究领域尚没有能和经验学派、批判学派相提并论的学派。目前,传播研究领域还只是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双峰并峙,麦克卢汉学派只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学派。  相似文献   

7.
本简述了太谷学派的发展历程及研究概况。主要评介了方宝川编撰的《太谷学派遗书》三辑,在太谷学派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学派的形成为科学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知识累积和历史底蕴,分析学派影响力的具体扩散表现,对学派的影响进行衡量与评价,有利于学派发展以及科学进步。[方法/过程]以扎根理论为例,借鉴引用认同分析,采用引文分析、时间序列、主题建模等方法,从时间、作者、学科以及研究主题维度探索不同学派思想的认同分布,进而分析并归纳不同学派思想价值的影响和对后续研究的贡献,挖掘产生认同差异的原因。[结果/结论 ]不同学派的认同者主要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影响,跟随临近认同者的学派归属,从众程度与扩散水平随认同群体规模同步上升;学派获取广泛认同的途径应适应时代及研究需要,与不同科学实践场景产生深度关联;影响力分布表明不同学派的观点和方法均存在着可认同价值,且不同学派对不同学科的影响范围以及涉及主题具有极大共性,学派间既独立又互补。  相似文献   

9.
美国哲学家拉瑞·劳丹说:“一个研究传统是一个关于所研究领域内的实体的过程的一般假定和在这一领域内用以研究问题和建构理论的适当方法的体系。”。这意味着,任何科学研究传统都具有某些本体论和方法论的假设和前提。传播学中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对立的根源就在于,这两个不同阵营中的学者对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具有不同的预设,具体而言,他们在方法论上的分歧表现为:是坚持实证主义这是趋向于人文主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就清代温病学派蓬勃发展事宜作个研究。其一,叙述清代温病学之状貌概况;其二,以标志温病学派在清代发展到达鼎盛时期的"温病四大家"为代表,对发展蓬勃的清代温病学之治理状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作进一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1.
情报学认知学派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报学认知学派产生自对主流实验室情报学研究的反思,关注人对信息的利用与吸收,强调知识结构、认知能力、认知风格等主观因素在信息的感知、接收及创造活动中的作用.认知学派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以研究用户的个体认知特征为主,对认知活动的社会性认识不足;第二阶段开始重视社会或特定领域背景下用户认知特征的研究,提出社会认知观、领域分析、集成式认知信息检索观等新理论.尤其是集成式认知观及相应研究模型,涵盖技术、人类行为及其互动等不同方面,是对面向技术的信息检索与面向用户的信息查寻所作的首次合成研究,亦是当前情报学认知学派有代表性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追溯了新亚里士多德学派修辞学家的历史沿革及其对传播学形成和学派分流的影响。新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创立基于经典修辞学理论的信息分析方法并讲授传播实用艺术的公共演讲和辩论等课程。由于新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局限性,以演讲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传播学学者发现了其他学科所倡导的有价值的新修辞学和传播学理论。他们在吸纳这些新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同时,丰富了修辞学,推动了传播学学派的形成和分流。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传播学的发展史上,传统学派一直被视为是主流研究范式,这个学派是结构功能主义与行为主义相结合的产物。结构功能主义与行为主义是两种价值观有极大分歧的理论,从学术上讲,哥伦比亚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的相似性似乎还更多一些,然而在二战前后美国的两场带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社会科学运动——行为科学一体化运动与现代化理论运动中,哥伦比亚学派与法兰克福学派渐行渐远,而与耶鲁学派走到了一起。功能主义与行为主义合流的结果使得美国主流传播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美国意识形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失去了学科研究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品格。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9,(1):60-70
在传播学的话语版图中,媒介效果研究无疑是最耀眼的坐标。作为传播学研究主流范式的经验学派与批评学派在媒介效果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诸如"皮下注射模式""第三人称假说""媒介文化",等等。但在媒介效果研究的本质归属上,两大学派的观点却发生了较大分歧:经验学派认为批判学派的效果研究只不过是借用了现象学、符号学、结构主义等其他研究范式的一些新名词,其研究成果缺乏形成"理论"的社会基础/实证调查;而批判学派认为经验学派过于推崇实证/量化研究,所谓的"研究结论"充其量只能归属于"假说"的范畴,难以建立具有普适价值的理论范式。由此,媒介效果研究到底是"假说"还是"理论"成为了一个亟待深入研讨的学术问题。本文尝试在借鉴哲学、社会学有关"假说"和"理论"界定的基础上,结合传播学现状探讨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这两大主流范式的媒介效果研究的归属问题以及二者的"可能性融合"趋势,以期为媒介效果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一种基础的、本质的话语范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国外信息资源管理的三个理论学派,介绍了各学派的代表人物、著作、特点和主要理论。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芝加哥学派是美国及世界上最成功的社会学派,因为传播学根植于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为传播学的传播效果和传播方法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对芝加哥学派中关键人物的传播研究,解读芝加哥学派对传播学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图书馆学的知识学派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资源日益受重视,图书馆学的知识研究也得到深化发展,在理论和实践领域都有较广泛的学术团体和较丰富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已有知识研究成果存在着研究体系不够完整、研究团体较为零散、研究缺乏特色与科学规范等不足,尽管具备构建“知识学派”的基本理论基础,但仍需要根据各学说具体特点寻找突破,在明确学派之于学科乃至事业重要性的基础上,积极加强我国图书馆学“知识学派”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8.
法兰克福学派对广告所持的态度在很大程度就是直接导源于该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即遵循的是文化批判的研究取向,秉承的是"皮下注射"模式。虽然这种批判存在明显的缺陷,但该学派建立了有别于美国经验学派的研究范式,从而在上世纪形成了广告研究的两大学术重心:欧洲的文化批判研究和美国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9.
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兴起之时,正处于媒介技术迅速发展的初期,具有社群怀旧色彩的杜威、帕克、库利等人都不约而同地对当时盛行的大众传播媒介寄予了厚望,提出了传播是发展的根本,印刷意味着民主的"媒介决定论"观点。我们不能否认芝加哥学派早期代表人物媒介传播观的合理因素,但是也不能忽视其认知缺陷。本文以媒介技术哲学及媒介现实为参照,从芝加哥学派传播政治观和传播社会观两个方面分析指出了其理想主义缺陷。  相似文献   

20.
胡河宁 《今传媒》2010,(12):43-45
组织传播发展的历史中,比较有影响并获得公认的学派,在我们上一篇讨论的古典学派之后,继起的就是人际关系学派。本文介绍了以福利特、梅奥和卢因为代表的古典理论学派中蕴含的组织传播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