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美英互助协定>谈判是美国规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机制的重要机会.在协定"第七条"中,美国要求英国接受战后国际商业政策的基本原则--非歧视的多边自由贸易,要求英国承诺废除歧视性的帝国特惠和外汇管制.英国认为,帝国特惠和英镑区外汇管制是维系英国战后国际地位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英联邦国家政治团结的象征,拒绝用帝国特惠来交换美国的租借物资.在长达六个多月的谈判中,双方围绕"第七条"展开激烈较量.这种较量是美英对战后国际商业政策的原则之争,也是确保各自未来国际贸易地位的权力之争.美英租借协定"第七条"谈判结果对于后来的国际贸易组织和关贸总协定谈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试论二十世纪英国的孤立主义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孤立主义外交对英国的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它保证了英国集中力量开拓海外殖民地,建立起辽阔的帝国,并保证了19世纪大英帝国的百年和平.进入20世纪,英国继续奉行所谓“超脱”的对外政策,其“孤立”立场对欧洲及世界格局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而随着英国国势衰落,英帝国解体,英国最终不得不放弃该政策.孤立主义的时代虽已结束,但其影响仍在.  相似文献   

3.
非殖民化是1945年至1951年英国工党政府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战后初期民族主义运动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工党政府采取了顺应非殖民化潮流的政策和立场.对于英属殖民地,工党政府的基本原则是在不放弃帝国的前提下,促进殖民地的经济发展,稳住帝国的阵脚,同时从现实主义出发,对执意要独立的殖民地并不加以阻拦,工党的政策实际上打开了英国战后非殖民化的大门.  相似文献   

4.
非殖民化是1945年至1951年英国工党政府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战后初期民族主义运动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工党政府采取了顺应非殖民化潮流的政策和立场:对于英属殖民地.工党政府的基本原则是在不放弃帝国的前提下,促进殖民地的经济发畏.稳庄帝国的阵脚,同时从现实主义出发.对执意要独立的殖民地许不加以阻拦,工党的政策实际上打开了英国战后非殖民化的大门。  相似文献   

5.
第一帝国时期是英国海外殖民地的快速增长时期,帝国初期英国建立殖民地最初的动机是于商业的考虑,而非领土扩张,英国政府对于私人和冒险公司在海外殖民地的扩张活动并不直接干预,早期的殖民战争为数不多,而且这些战争大部分集中在欧洲。所以,英国的军队最初只是在国内和欧洲范围内活动,光荣革命后,随着英国海外派兵显著增加,逐渐演变成为维护英国殖民地和镇压当地势力的工具,殖民战争与商业战争相结合,扩大了英国殖民地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刘成 《历史教学》2005,3(5):37-41
自由放任政策曾是英国强大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保证.英国19世纪后半期开始衰落后,自由放任政策不得不被修改并终止.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古典自由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转变;二是无形帝国政策向有形帝国政策转变;三是自由贸易政策向国家干预政策的转变.自由放任政策的终结是英国走向衰落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美国独立后,英国从美国革命中吸取教训.及时调整殖民政策,放弃了旧的重商主义殖民政策,加强了对殖民地政治上的控制,从而使印度、加拿大这两个殖民地得以巩固、扩大。英属北美殖民地和英属印度殖民地一起,构成了第二荚帝国的核心。英国对这两个殖民地的政策实际上代表了这一时期英国的帝国政策。英国对印度统治政策的调整,为英国统治落后地区殖民地提供了蓝本和依据。而英国对加拿大的新政策则确立了英国对英裔和非英裔白人殖民地的统治机制。这一时期英国帝国政策的调整,否定了旧的重商主义殖民政策,开始了新的自由主义殖民政策,奠定了英帝国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自由放任政策曾是英国强大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保证。英国19世纪后半期开始衰落后,自由放任政策不得不被修改并终止。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古典自由主义向新自由主义转变;二是无形帝国政策向有形帝国政策转变;三是自由贸易政策向国家干预政策的转变。自由放任政策的终结是英国走向衰落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第一帝国时期是英国海外殖民地的快速增长时期,帝国初期英国建立殖民地最初的动机是于商业的考虑,而非领土扩张,英国政府对于私人和冒险公司在海外殖民地的扩张活动并不直接干预,早期的殖民战争为数不多,而且这些战争大部分集中在欧洲。所以,英国的军队最初只是在国内和欧洲范围内活动,光荣革命后,随着英国海外派兵显增加,逐渐演变成为维护英国殖民地和镇压当地势力的工具,殖民战争与商业战争相结合,扩大了英国殖民地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美国革命以后 ,英国政府从美国革命中吸取教训 ,对其帝国政策进行了调整。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 ,对外贸易变得越来越重要 ,成了英国经济的生命线。英国政府及国内民众的帝国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英国已经对拓殖新的殖民地不感兴趣 ,英国此时强调的是占据贸易商埠及战略基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英国普遍性帝国援助政策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独特情况的考察,认为英国援助政策本着自利的原则,仅在客观上有利于受援方发展。英国政府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调整援助政策,较好地维护了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2.
奥古斯都顺应历史潮流,调整共和时期大规模向外扩张政策,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以和平为目标,实行机动灵活的对外政策,有力地巩固了帝国的边界,提高了帝国的威望,促进了帝国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相似文献   

13.
16世纪初始,都铎王朝进入亨利八世(Henry Ⅷ)时代,在其执掌政权近四十年里,英国发生了一系列全面而又深刻的变化,不但摆脱了外部势力的控制干涉,实现了跨入欧洲的外交突破,同时也维护和巩固了新生的专制王权。经过一系列政策的推进和外事努力之后,英国的对外关系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呈现出积极主动的鲜明特色,英国的国际地位亦随之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其建立未来海上帝国打造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4.
1951-1956年英国保守党政府试图弥合衰减的国力和帝国雄心之间的鸿沟,故而采取坚守与撤退并举侧重坚守的政策。坚守政策导致苏伊士运河战争,带来英国在中东影响力的急剧衰退;撤退政策提速了加纳独立,部分保留英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影响力。其教训影响着后任保守党政府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德意志帝国已成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工业化国家。国家的迅速工业化使帝国政府在内外政策上作了一系列的调整:经济上,由自由贸易政策转向贸易保护主义,继而又采取促进出口、进军国外市场的新方针;统治策略上,由对工人运动的镇压政策转为和解政策;对外政策上,“大陆政策”变成“世界政策”,开始角逐世界霸权  相似文献   

16.
希特勒侵略政策中的首要目标是实现东方政策即在东方夺取生存空间,建立一个包括所有德意志民族在内的大德意志帝国,奠定德意志帝国征服世界的种族基础。希特勒以东方政策为中心做了具体的外交设想并一步步地按照其设想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德意志第二帝国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为希特勒东方政策提供了历史依据,种族主义、生存空间论、反犹主义和反布尔什维克主义成为希特勒东方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政治依据。  相似文献   

17.
西方一些学认为,随着1895年东方危机的发生,英国政府改变了自19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维持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独立和领土完整、确保通向东方之路安全的传统政策,放弃了1887年与奥意签订地中海协定所确立的与三国同盟的合作关系。本提出与此不同的观点,并从三个方面分析论证了危机发生后英国首相兼外交大臣索尔兹伯里为坚持传统政策所做的努力,同时阐述危机对英国对外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家派往外国的大使,任务在于维护本国的基本利益,执行官方的对外政策,但是法国近代历史中也有例外。卡斯特尔巴雅克为法国驻俄大使,他的活动颇为特殊。他竟敢违背官方的外交政策,无视俄罗斯帝国的对外侵略扩张意图,固执地认为:沙皇为人正直善良与渴望和平,俄国将主动从多瑙河撤军,法国必须与英国结盟反对俄国。该大使在数年之内呈报回国的一批秘密文件,充分揭示出此人的相关错误言行。说明真相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法国历史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中西贸易中,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华的大班是公司的商业代理人,是公司对华贸易的直接操作者。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近代史上英国殖民扩张的机器,它通过军事和商业贸易的方式从东方获取巨大的财富,为英国从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也为英国从民族国家走向世界殖民性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人。这些在17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最具世界影响性的商业殖民机构里工作的人群的工作方式、人事管理、薪酬制度,对公司的发展壮大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公元13世纪和17世纪,蒙古人和女真人(即满人)分别完成了对亚欧大陆东缘传统农耕汉族统治地区的征服,成为全体中国人的君主。这两个强悍的北方民族几乎是如出一辙地跃马横刀,挟着铁血雄风冲入汉人核心地区,用马刀与皮鞭建立起两个庞大帝国——元和清。但这两个帝国在对外政策方面却背道而驰。元主动全面对外开放;清则厉行“片帆不许下海”的海禁法令。对外政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外贸和文化交流,还关系到社会形态的膻变升级,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各自的对外政策下,元帝国赫赫声威传播于大半个东半球,而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和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