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观方方小说中的爱情书写,可以看到一条消解与坚守神圣爱情的线索。从早期表现理想爱情到表现爱情的虚无,直至最后表现对爱情的绝望,方方小说中的爱情书写一步步展示了神圣爱情的被消解。同时,作为一位富于责任感的作家,方方从未放弃对神圣爱情的坚守,她在爱情书写中表达着对爱情、生命的终极思索和关怀。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国家,许多学者对爱情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研究,他们对爱情都持有各自不同的观点。Davis(1985)认为爱情等于友谊加上两个集束:激情与关心;Rubin(1970,1973)认为爱情与喜欢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并通过研究爱情与喜欢的区别,建立了爱情量表和喜欢量表;斯腾伯格(1986,1988)在研究爱情本质的基础上,提出了爱情三角形理论等。本文从爱情起源理论、爱情分类理论和爱情观理论这三大方面,对国外心理学领域中的爱情理论做一简要介绍。通过对相关理论的介绍增加我们对爱情的理解,同时也为我国开展类似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半结构性访谈为主的研究发现,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爱情教育存在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对爱情教育的地位认识不够;对爱情教育的特征认识不明;对爱情教育的策略认识不清;对爱情教育的功用认识不深。为此,辅导员应当从提高对大学生爱情教育的重视度,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爱情教育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爱情心理的调查研究,强化校园文化的环境育人功能和建立立体式的学生教育模式等方面着力克服困境,开展科学的爱情教育。  相似文献   

4.
天鹅意象贯穿于叶芝的整个诗歌创作过程,是其爱情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在早期诗歌中,叶芝用它象征永恒不朽的爱情,表达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在中期诗歌中,天鹅仍然是不朽爱情的象征,但是叶芝对爱情的认识却发生了改变;在晚期诗歌中,叶芝将自己的爱情与天鹅的爱情彻底割裂开来。爱情诗歌中天鹅意象的变迁,折射出叶芝爱情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处于爱情的朦胧期和憧憬期,对异性产生亲近或倾慕等情感,并把这种朦胧的情感认作就是爱情。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当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作者试着从教材中的爱情教育因素和生活中的爱情教育因素两个维度对此问题做一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6.
研究使用问卷调查法,测量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以探讨当代大学生爱情价值观的特点。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更多倾向于良好积极的一面;消极、不良价值观的大学生人数比例较小。男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更倾向于奉献,女大学生的爱情价值观则更加现实。对总的爱情价值观来说,性别差异不显著;学科差异也不显著。社会文化对大学生爱情价值观的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7.
近十年我国大学生爱情教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爱情教育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话题之一.文章从大学生的爱情现状、爱情教育的必要性、爱情教育的内容以及爱情教育的途径等方面对国内近十年针对此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文章的最后部分探讨了现有研究的缺陷和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引起高校对大学生爱情教育的更深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岳成龙 《文教资料》2014,(15):10-11
李商隐与仓央嘉措的爱情诗歌是民族文学的精华,他们在诗中表现出的对爱情的真挚坚贞,对爱情中求不得与爱别离之苦的缺失性体验,对爱情的哲理升华和意象中的爱情表达,皆有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显现与同而不同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张慧馨 《文教资料》2007,(32):18-20
玄学大师约翰·多恩的爱情诗歌充满了玄学色彩。本文分析了多恩对爱情的矛盾心理,这一矛盾的双方是多恩对爱情的肯定和否定态度。肯定爱情的诗歌中洋溢着对女性的赞美之情;否定爱情的诗歌中充满着对女性的讽刺之意。即对女性的赞美和讽刺。  相似文献   

10.
面对大学生的恋爱现状,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弗洛姆关于爱的理论对大学生的爱情教育有现实的借鉴意义.爱情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健康的爱情观,本文具体分析了大学生的爱情教育.  相似文献   

11.
爱情,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而美好的情感。因为有爱情,人类才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至今;因为有爱情,人类情感的天空才变得异常的璀璨多姿;因为有爱情,人类更获得对美执著追求的勇气和力量。对爱情的关注,就是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没有什么伟大的事业可以压制人性而凌驾于其上。的确,爱情可以使人变得纯真、善良而美好,而良好的爱情教育正是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向善、求美、寻真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爱情类型的综述,有助于人们全面了解不同学者的爱情理论,而且对于我国的研究者探索爱情本质、普通人理解爱情关系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建议进行爱情理论的中国化研究,从而推动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大学生爱情教育的理性思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认为,对大学生进行爱情教育是必要的,爱情教育应该走在性教育的前面;爱情教育的基调应该是人性的、生活化的;爱情教育目的在于形成健康的爱情观;爱情教育的形式应该是非教条的,重在观念的养成.同时也探讨了大学生爱情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黄钰 《海外英语》2012,(4):188-189,194
"海枯石烂"——中西方爱情诗歌中出现的意象之一,常用来表达对爱情的坚定。《摸鱼儿》作为在中国诗歌中首次出现"海枯石烂"这一意象的诗歌,其作者元好问表达了对爱情的同情与惋惜。《一朵红红的玫瑰》作为在西方的一首著名爱情诗歌,其作者罗伯特·彭斯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妙向往。该文通过对两首爱情诗歌作者的生活、写作背景阐述,分析了两首爱情诗歌中"海枯石烂"这一意象。  相似文献   

15.
爱情,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而美好的情感。因为有爱情,人类才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至今;因为有爱情,人类情感的天空才变得异常的璀璨多姿;因为有爱情,人类更获得对美执著追求的勇气和力量。对爱情的关注,就是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没有什么伟大的事业可以压制人性而凌驾于其上。的确,爱情可以使人变得纯真、善良而美好。而良好的爱情教育正是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向善、求美、寻真的。  相似文献   

16.
姜峰  房三虎 《文教资料》2009,(6):224-226
为研究大学生的爱情观和爱情幸福感,使其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开展院校研究、校园安全预警等方面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持.本文作者采用自制大学生爱情幸福感量表对527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爱情幸福感由爱情幸福因子及爱情悲伤因子构成,属二维结构;大学生爱情幸福感不受大学生社会学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约翰?科利尔的短篇小说《追逐者》讲述了一个年轻人为了追逐自以为的爱情,而通过购买爱情药水,来满足内心对这段可望不可及的感情追求的故事。科利尔通过年轻人和老人买卖爱情药水的对话,深刻揭示了爱情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厢情愿的,强迫来的爱情只能走向婚姻的悲剧。本文通过分析年轻的男主人公艾伦胆小、怯懦的性格特点以及在男权主义社会下,男人对爱情认识的扭曲心理,对女人地位的轻视等因素,说明艾伦追逐的爱情终将成为悲剧。  相似文献   

18.
慕容雪村的小说呈现了在物欲横流社会中爱情的百般姿态,其中不仅有金钱对爱情的腐蚀,还有对传统爱情的向往,作者对爱情的虚无主义态度也借主人公的言行凸显。  相似文献   

19.
才子佳人小说讴歌士子和淑女之间的爱情,他们的爱情和世俗伦理所要求的爱情往往形成对比,具体表现在父母开明、婚姻以情为本、情与才色并举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体现了才子佳人小说中的爱情对世俗伦理的冲击,折射出人们对理想爱情和美满婚姻的期盼.  相似文献   

20.
刘亚男 《时代教育》2010,(1):260-260
《红楼梦》一书的一个主线就是由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纠葛所组成的,本文主要浅谈一下薛宝钗对于贾宝玉的爱情,那种是爱情而又非爱情的复杂感情。薛宝钗爱着贾宝玉,可是她更爱权势和地位,所以她对贾宝玉的爱情中存在着杂质,是不纯净的爱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