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人们在认识印象派音乐的模糊性时,容易忽视作品中所隐藏的强烈的曲式感、音与音之间微妙的逻辑关系以及不同作曲家的差异。本文借助印象派美术的分析,论述印象派音乐模糊与清晰的双重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解析德彪西与拉威尔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认识印象派音乐的模糊性时,容易忽视作品中所隐藏的强烈的曲式感、音与音之间微妙的逻辑关系以及不同作曲家的差异。本文借助印象派美术的分析,论述印象派音乐模糊与清晰的双重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解析德彪西与拉威尔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赵尚文 《考试周刊》2013,(12):16-17
印象派是艺术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运动。一些艺术史学家们认为日本艺术,尤其是浮世绘艺术推动了印象派运动的发展,但他们忽视了中国艺术在这个时期的作用。事实上,日本艺术中吸收借鉴的中国元素肯定对印象派有所影响。本文从历史社会环境出发,探究法国印象派、日本绘画、中国古代绘画的历史联系,并把法国印象派、日本绘画、中国古代绘画的构图因素进行对比,论证中国艺术与印象派的渊源。  相似文献   

4.
夏波 《文教资料》2011,(15):94-95
左拉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大师。他受印象派绘画启发.从自然界中取材.借鉴了印象派绘画对光与色的重视和印象派绘画的多重视角,在文学创作手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左拉的作品也因此多维度地反映了法国十九世纪的文化。  相似文献   

5.
《邢台学院学报》2017,(2):96-98
诗意情怀与精神是国画的重要内容,也是国画能成为国粹的关键。分析诗意情怀与精神在国画作品中的重要性以及国画与诗合一的历史渊源,探索国画中诗意境界的六种创构方法,以期能为我国国画创作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创作路径,并有利于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6.
第一步     
《语文世界(高中版)》2009,(5):F0004-F0004
后印象派,或称后印象主义,后印象派不是印象派的后期。换句话说,后印象派不是印象派,而是与印象派本质不同的、在印象派之后产生的一个艺术派别。在19世纪末,许多曾受到印象主义鼓舞的艺术家开始反对印象派,他们不满足于刻板片面地表现自然界的光和色,强调作品要抒发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于是开始尝试对色彩及形体表现性因素的自觉运用,后印象派从此诞生。后印象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塞尚、梵高和高更。  相似文献   

7.
自然主义是19世纪中叶兴起于法国的一个文学思潮,印象派绘画的产生与繁荣深受自然主义的影响。印象派绘画崇尚科学性和反文学性的特征,也是同自然主义的艺术观相契合的。  相似文献   

8.
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其本身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在现代生活审美化的观念下,装饰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追求的对象,国画的装饰功能愈来愈被重视、强调和突出,国画的装饰性明显增强.然而,在国画创作中,由于忽略了国画的装饰性和装饰画之间的区别,出现了国画的装饰语言与装饰画之间的混淆,导致了在国画创作中出现装饰过度的不良倾向.为了有效地解决国画装饰与装饰画的关系,有必要从理论上澄清这一问题,以求指导国画的创作实践.  相似文献   

9.
印象派画家以反叛僵死的传统来开始自己的艺术追求,不过,这只是与强大的传统之间发生了偏差,即他们在理解传统遗产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印象派画家自身对于传统的丰厚积累成为让他们自己在将来转化为传统的一部分的前提和基础.印象派画家对自然的热爱除了来自浪漫主义的影响外,还来自现实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国画是我国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尤其是传统国画在笔墨、色彩与意境上更是独具东方文化艺术的美学特色。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互联网的发展,一种新的绘画形式——数码绘画得以诞生,数码国画也因此得到不断发展。传统国画与数码国画存在哪些相同与相异之处,本文就此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1.
印象派是1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画派.印象派绘画是注重于绘画色彩造型的变革,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到绘画之中.本文就印象派油画艺术产生的原因和特点进行了研究,以此提升印象派油画艺术新理念.  相似文献   

12.
德彪西作为西方古典音乐、浪漫乐派后的印象乐派的开创人,他的音乐以其特有的印象派的审美观念和创作手法引得世人的喜爱.他开发了前人未有的声音世界,关注瞬间效果.而这些与本人特有的声色感和具体的历史条件是分不开的:如法国音乐的传统,印象派绘画尤其是印象派诗歌以及对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厌倦等等.  相似文献   

13.
笔者透过一个对印象派知之甚少的观者的视角,看到和感受到了陌生而又似曾相识的印象派绘画,并对中国传统山水画和印象派绘画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国画教学的现状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幼儿园国画教学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发展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有着积极意义。为克服当前幼儿园国画教学存在的诸多弊端,教师应以欣赏教学为基础,通过提高自身的国画修养,培养幼儿对国画的审美感知能力,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浸染。  相似文献   

15.
贾振义 《甘肃教育》2011,(17):93-93
印象派,也称印象主义,是19世纪后半期诞生于法国的绘画流派,其代表人物有莫奈、马奈、塞尚等。印象派绘画对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课重点在于给学生介绍一些印象派绘画作品,使学生了解印象派绘匦的独特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并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印象派的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印象派与此前的画派相比,更注重艺术的形式,忽视艺术的内容。印象派画家是色彩的艺术家,在他们笔下,色彩犹如跳动的音符。色彩在印象派绘画中淋漓尽致地发挥着作为绘画语言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但他的散文创作却往往被忽视,其诗歌和散文创作受后印象派绘画的影响更是鲜为人知。徐志摩留学剑桥时在画家罗杰.弗莱的影响下开始接触后印象派绘画,并把它引入到了中国,长期的熏染,使得后印象派绘画已经深深地溶入到了他的诗文创作之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8.
在世界美术史上,往往将高更的绘画产生的时序与时代背景为基点定为后期印象派或者是后于印象派的近现代绘画风格,这并不准确.事实上,真正能够代表高更艺术风格的绘画则是直觉综合主义绘画风格.本文从高更的生活阅历、艺术思想、绘画作品等方面剖析了高更的直觉综合主义画风的概念、形成过程、本质特征与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游戏化国画教学的实际意义 在小学阶段开展游戏化的国画教学,对传承传统文化,让学生在笔墨游戏中接触和感受传统艺术的精髓,从小培养学生对国画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国画中的写意水墨画具有变化的线条、丰富多彩的墨和色、变幻无穷的水墨渗化、快速成型等特点,其构图不受时空限制和焦点透视束缚,其造型是对事物的高度概括,在似与不似之间,与学生自主创作的绘画作品有着十分相似的特征,学生易于接受和感知国画作品的艺术美与艺术精神,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20.
印象派绘画在世界艺术史上站有一定的地位,对绘画的发展取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文章从作为表现形式因素的点、线、面、色彩和构图等的价值及审美作用,着重探讨了印象派绘画中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