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重视体育养生,中年以后坚持练习气功和自我按摩。他对祖国医学也有研究,后人曾把他与沈括所搜集的医方等合编为《苏沈良方》,其中也包括了一些气功导引养生方。 在有关气功养生保健方面,苏轼所撰写的《养生诀》、《养生颂》等篇章,流传较广。他在青年时代所写的政论文章《策别·教战守》  相似文献   

2.
隋代导引七段功图说沈寿这套隋代导引七段功,系笔者根据《养生方·导引法》各有关条目选编而成的。《养生方·导引法》原本是隋代以前流传下来的养生导引法的典籍,很可能是汉代的作品。但它却是通过隋代太医巢元方主编的《诸病源候论》一书的分条辑录而保存下来,所以,...  相似文献   

3.
1973年冬,从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西汉帛画《导引图》,曾引起国内外有关体育史、医史、医疗体育、养生气功等各界人士的充份重视,一些专家、学者也随之投入对西汉帛画《导引图》的学术研究活动。由兹而今,忽忽已过去了十四年,其间各种见仁见知的有关研探文章时有所见。笔者因自幼从师学练导引和武术,出于个人爱好,也曾涉足于此项研究,并据多年探求之心得,著有《西汉帛画<导引图>研究》书稿。正因为如此,我对有关《导引图》研究的文章都较关切。近阅《养生长寿术》一书所收《马王堆<导引图>溯源》一文,(以下简称《溯源》),感到稍有不同的看法,兹特略抒己见,以就正于该文作者和海内外广大读者;尤盼体育史专家、学者,多加指点。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传统养生的方法,在我国古代医学典籍中有大量的论述。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有关于饮食、起居、劳作、房室、情志的调摄、呼吸、导引、按摩等锻炼,以及药物和针灸的使用等记载。随后,汉代张仲景调调养生要重视饮食调理和饮食卫生。东汉华佗则提倡导引术,他在总结前人导引术的基础上,创编“五禽戏”体操,主张通过运动锻炼来保养身体。  相似文献   

5.
张家山汉简导引专著《引书》述探北京体育大学吴志超1984年,在湖北江陵县张家山汉墓中出土了一批简书,其中有两部分别题名《脉书》和《引书》。《脉书》共63枚,是关于病候、经脉、脉法内著作;《引书》共113枚,是关于导引养生和治病的专著。两书经张家山汉简...  相似文献   

6.
郭振东 《精武》2007,(7):58-58
冷谦,字名敬,武林(今广西平南县)人,明代著名养生学家。据明史记载,他活了一百五十多岁,著有《修龄要旨》一书。此书对气功导引很有研究,主张用按摩结合气功的方法,养生防病治病,对于中老年人十分相宜。现将冷谦的养生祛病导引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试论八段锦的发展与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八段锦”这一名词始见于晋朝葛洪《神仙传》(“四库全书”本)。其文云:“士大夫学道者多矣,然所谓八段锦、六字气,特导引吐纳而已。”(详见拙作《八段锦始于晋代》,载《体育文史》1994年第1期)葛洪本人是一位对养生导引很有研究、并且达到高水平的养生家。...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中的运动养生思想及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经验和成果,并汇集成《素问》和《灵枢》。养生防病是《黄帝内经》的重要思想之一,运动养生又是《黄帝内经》养生学的一个分支,书中虽未明言运动养生,但其中记载的散步、导引、按跷、吐纳、冥想等一类运动方法,应为运动养生的先导。本文从《黄帝内经》的宇宙观、生命观等基本观点出发,探讨运动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云海 《健身科学》2009,(9):37-37
婆罗门导引法是收录在明代《遵生八笺》中的一套导引术,据说是在宋代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婆罗门是印度古代的僧侣贵族。本导引术虽冠以婆罗门之名,但从十二套动作和用龙、风、麟等命名来看,也很有可能是我国古人自己创编的。  相似文献   

10.
刘彦骅 《武当》2005,(2):50-51
《导引祛病歌》是唐、宋时期在道门内部流传的养生歌诀,明朝至正年间由著名养生家冷谦收入他所著的《修龄要旨》一书中,其后遂在民间广为流传。 明清以来,各界人士多有按法修习之人,多得长寿,本法简单易学,坚持习练者,受惠终生。 第一首:壮颜歌 原诗:津液频生在舌端,寻常漱咽下丹田,于中畅美无凝滞,百日功成可壮颜。  相似文献   

11.
《体育文史》杂志1992年第4期中刊载一篇《导引强身要籍——<赤风髓>》的文章。作者韩丹在文中概括地介绍了《赤风髓》的成书情况及其内容;并着重指出该书第二卷为其“精华之所在”读后受益匪浅。 我也是个古代养生方术的爱好者,也曾涉猎过一些养生古籍。但因才疏学浅,又缺乏气功锻炼的实践;对其中诸多功法,读之茫  相似文献   

12.
云海 《健身科学》2009,(4):35-35
十二般导引法是收录在《道藏·三洞枢机杂说》中的一套导引术势。这套动作的特点,要求和静坐,叩齿,咽津一起进行,从而使调心,调形,调气相结合。同时,对导引练习的时间也有规定,要求在凌晨或更初进行。  相似文献   

13.
在老龄化时代背景下,充分挖掘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功法所具备的养生潜力,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创新和转化,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研究对传统体育养生功法“导引却病歌诀”进行考究,进而围绕功法养生的内容、姿势、方式、机理等特点进行了探讨与解读。基于此,本着尊重古籍、体现原貌和贴近内涵的原则,以《修龄要旨》著录版本记载的“导引却病歌诀”为蓝本,将功法动作表述的疾病病机、练习内容、练习姿势、练习时间、练习方式、练习效果进行了复原与编创,将养生典籍中所记载的传统体育养生功法进行活化,实现“古为今用”,不仅推动健康关口前移,还有助于传统体育养生功法能够实现多元、科学、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薛福连 《武当》2009,(12):46-46
清代文学家曹庭栋(约1698~1790),号慈山居士,浙江杭州人。他精于养生之道。在他的养生名著《老老恒言》中有“导引”一篇,表明他对气功很有研究,并且十分重视气功养牛。  相似文献   

15.
养生学源于人类需要和生活实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类已不仅仅满足于活着,而开始追求生命的质量,这就意味着要健康的活着。因而养生这一概念在人类心目中的地位,则显得越来越重要。纵观五千年文明史,修身养性、习拳练武的经典繁如浩海,诸家先贤圣哲对其潜心研究,创建了各种流派。尤其是汉唐以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不但涌现了不少养生学家和习武拳师,而且还相继问世了《导引》、《吐纳》、《易筋经》、《八段锦》、《五禽戏》、《武术》等等养生功法,并揭示了诸如身心合一、恬淡寡欲、抱一守中…  相似文献   

16.
从导引图与养生功法的流变探研中国健身气功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和现象学等方法探研导引图与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发现马王堆导引图功法涵盖后世所有养生功法类型;马王堆导引图功法为后世养生功法的原型,具有健身气功的本质特征;这一中国养生体系所代表的共同健身本质就是调神、理气、正形。  相似文献   

17.
扫地     
一帚常在傍,有暇即扫地;既省课童奴,亦以平血气。按摩与导引,虽善亦多事;不如扫地法,延年直差易。简析:南宋大诗人陆游,为历代文豪诗圣中的寿星,写过不少论养生的诗文,这首《扫地》诗总结了他躬身洒扫庭厨的养生经验。诗人认为,有空就扫扫地,即能节省人力,又能活动身体,行气活血,一举多得。按摩、导引等养生术,虽然有很好的疗效,但也稍嫌麻烦,不如扫地之法,既能延年益寿,又简易可行。陆游以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养生观念,即经常活动是最有效的养生之法。在另一首养生诗《书几戏诗》中,陆游更用『故故小劳君会否?户枢流水即吾师』的诗句,明确地…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导引术和形体训练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分析,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咨询法的研究,认为导引术和形体训练之间存在着有机的结合点,再从两者结合点出发,将导引术的调息方法应用到形体训练的把杆练习中,使得把杆练习具备塑形、健身、养生的作用。通过研究,在理论上设计出导引之调息法的应用方法,并提出一套试编方案。  相似文献   

19.
《黄庭经》主要分为《黄庭内景经》与《黄庭外景经》,讲道家修炼养生之道,也是国人'气功'养生的功法基础。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创编了陈氏太极拳,以他发明的'缠丝劲'为统御,协调上、中、下周身关节,把《黄庭经》导引术主张的静态功法,变成了内静外动、动静结合的太极拳运动,使得《黄庭经》导引术等功法由静练变为动静相结合的练;由...  相似文献   

20.
魏晋时期的上层阶级多任情放纵,追求享受,在精神上仰慕老庄,追求解脱,在形体上养生服药,希图延年。在这种风气下,就有了不少专门研究养生的人,据曹植在《辩道论》中记载,魏武帝时有名的行气、导引的方士有甘始、郄俭,左慈等。在张华《博物志》的记载中,还有王真、封君达、唐(?)、鲁女生、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