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夏日的一天,我坐在桌前一边吹着电风扇,一边写着作业,一不小心,把一滴墨水滴在稿纸上。我刚要用纸来擦,那墨水就被顽皮的风娃娃吹出了一条长长的曲线,像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我不由得想起美术课上老师教我们做的吹画。对,我何不趁机制作一幅吹画呢?一做完作业,我便翻箱倒柜地寻  相似文献   

2.
念想江南     
1月27日晴我生在北方,长在北方,却总向往江南。每当诗词歌赋中,出现"江南"二字,便会陡然觉得,那诗,有了一种润润的,被濡湿的感觉。被那淅沥的江南梅雨浸透,渗入柔婉的江南气息。提起江南,便像打开一幅古朴的卷轴,内中朦胧而又精致的水墨意象渐渐浮现:一座弯弯的小石桥,石缝中长满翠绿的青苔;石桥伸展,跨过一条曲曲折折的小河;细雨蒙蒙,落入河面泛起圈圈点点的涟漪;小河流淌,下游迷迷蒙蒙的风景渐显。若隐若现的人影,或有伞,或无伞,向四面八方散落;青砖青瓦的平房,夹出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小巷;曲曲折折的小巷,铺上朴实无华的青石……  相似文献   

3.
岁月的礼物     
我痴痴地望着手中被盛夏烈日融化的冰淇淋,一滴一滴,如泪水溅落.就像那些一去不复返的岁月,一地伤心,拾掇不起. 像每一个贪嘴的小孩子一样,香甜可口的冰淇淋对儿时的我有着无穷的吸引力.那时最盼望夏天,不是因为有个长长的暑假,而是在那三伏天里有一丝的清凉甜香,带给我巨大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屋外在下雨,屋里很暗。我没有开灯,趴在长长的书桌上,听江南哭泣的雨声。我有恋南情怀,我向往江南。乌镇、同里、用直……听听这些名字,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江南是轻柔的,江南是静谧的,江南是哀怜的,似那来自水乡而终隐于水的西子,青钱千张,香浮波上,嗅之犹怜。  相似文献   

5.
江南情     
安详 《师道》2006,(5):61-61
记得第一次看到“江南”这个词语的时候,便从心里不可遏止地爱上了它。也许你只听到这个名字,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这是个柔情似水的地方,它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文化韵味。古老、优雅,在我心中是江南的代名词。对于传统文化,我一直心驰神往,而江南的古镇正好给了我感情的依托:窄窄长长的街,窄窄长长的河,江南的流水,如树上的枝,枝上的杈,杈上的叶,叶上的脉,那么静谧、多情、缠绵,与那千年的古镇不离不弃。真想待在摇荡的小船上,看着那绿得如丝绸般的河水,穿行于小桥、流水、人家之中,永远也不要醒来!苏州城外的小镇周庄,是作家三毛朝思暮想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捉蝴蝶     
正我看见前面一朵盛开的月季花上有一只蝴蝶,便放慢脚步向前走去。近看那蝴蝶,三角形的翅膀上好像拍上了淡绿色的粉,四片翅膀上各点缀着一个圆形花纹,前两片翅膀有淡紫色勾边,后两片翅膀有长长的尾翼,就像新娘长长的裙摆。风轻轻吹来,吹动它长长的触角。它专心地在花丛中采花粉,丝毫没有发现我的靠近。我抿着嘴,弯着腰,蹑手蹑脚地慢慢靠近它。靠近了,靠近了,我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只一捏,这仙女再也动不了了,哈哈,它成了  相似文献   

7.
雨,打在窗户的玻璃上,留下了一个个小小的湿点,接着便又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向下流去。一滴、两滴,一会儿,玻璃窗上就显现出一片水渍,窗外雨中的景物模糊了。我不由得把视线移回书桌上。 书桌上,摆着一张照片,那是去年妈妈带我到北京参观圆明园时拍下的:我依在矗立的石柱上,旁边圆明园残留的拱形石门似乎正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突然我有了一个孩子般奇怪的念头,如果1860年10月那天北京也下大雨多好!大雨可以浇灭那罪恶的火。但是我随即苦笑了,我知道这只是作为中国人的我的善良的愿望。大雨,怎能抵挡得住侵略者疯狂的欲火呢?历史不能假设,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是铁的事实。我脑海中不断出现火烧圆明园的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只栖居在悬崖上的雄鹰,我身躯矫健,拥有一身灰黑而发亮的羽毛,因此.受到了众鹰的青睐.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独自盘旋在悬崖的上空,忽然,听见远处传来一声"嘭"的声音.随后,我的一只翅膀便感到一阵阵剧痛,并且在一滴滴地流血,我感觉自己没有了力气,身体不由自主地往下坠.……  相似文献   

9.
童年的教训     
正童年是一首诗,童年是一个梦,童年还是一串长长的问号。我的童年里就充满了千千万万的问号。那天,我在家里发现了一个亮晶晶的东西,我很好奇,便问妈妈那是什么。妈妈告诉我说那是镊子,于是,我便喜欢上了它。我天天用它东碰西碰的,希望能有什么神奇的事发生。有一天,我发现镊子的宽度和插座的孔宽差不多,便顺手把它插了进去。随着一阵又痛又麻的感觉袭来,  相似文献   

10.
一只蓝狐     
我是一只蓝狐,一只生活在北冰洋沿圈的蓝狐. 自从被场主请到这儿来后,我每天夜晚都会听见母亲那凄惨极了的哀叫,那声音一直在我的耳际回荡,陪伴我入梦.我想不通,为什么母亲总在我半睡半醒时静静的走到我身旁,长长的叹气一声.依稀记得,母亲和我,还有我的几个姐姐被场主那双大手抓进笼子里的时候,我们几个都没有反抗,这里实在太冷了,我们想离开这里.  相似文献   

11.
下晚自习的铃声敲响了。没等那悦耳的铃声落下,我已逃出了教室,奔向那久候我的操场。天空飘着什么,不知是不是雨,或者是我的泪滴。不管它是什么,任它肆意疯爬我的脸颊。在昏黄的路灯下,我那长长的影子在夜的笼罩下飘荡……也许现在是风雨交加,我耳边的头发已贴紧脸颊。我仍在漫无目的地飞奔,一圈、一圈、又一圈……看那外面灯火初上,消尽了往日的辉煌;见那风雨夹击,枝上的绿叶正摇摇欲坠。天空?除了能看到那根根刺心的利箭,一无所有。星星、月亮或许早已隐居田园,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了。我不知被什么绊住摔倒在地上,泥泞似乎在嘲笑…  相似文献   

12.
紫燕(节选)     
故乡最常见的候鸟便数燕子了。每当春色来临,柔柔的柳枝舒展开它们鹅黄的眉眼时,在一圈一圈漾来的迷人的歌声里,那一个个熟悉的紫黑色的身影便重新飞抵村舍地头,重新快乐自在地翻飞在人们的生活里。妈妈告诉我,燕子是最恋家的,不论它飞得多远,第二年总能找到它的家,然后筑巢孵育小燕子。妈妈说这话时,眼神深深的、长长的,与那站在遥遥处的紫黑色的身影连成了多情的五线谱。打这时起,紫燕开始在我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印记。  相似文献   

13.
江南如酒     
有两个字,音韵流美,温和润泽,光是念及便会齿颊留香,神思飞越.这两个字就是——江南.古有杜荀鹤的欣喜感叹:"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今有郑愁予的深情吟唱:"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同莲花的开落……"顺着诗的韵律,我们来到江南. 秀美如画的风景是一杯女儿红,透明澄澈,清芬扑鼻,让人微醺.这里,每一片树叶都是水灵灵的眸子,每一滴露珠都闪烁浓浓的诗意,每一处风景都令人流连忘返.紫砂壶里,泡的是西湖龙井;古戏台前,演的是《白蛇传》的美丽神话;乌篷船内,沉酣的是中国式的梦境.  相似文献   

14.
<正>去过江南我便知道了那杏花春雨的秀美;到过塞外我便看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梦回中原的我便懂得了中华悠悠古国的文化之美。忽有一日来到了北京,这三处的感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清漪园中的悠悠古柳伸长了枝条。走在那清幽古朴的昆明湖畔,我独坐在从江南来到这里的太湖石上。望着那长虹凌波的玉带桥头,  相似文献   

15.
月光如水,静静地洒在灵隐寺的青石板上,长长的走廊上非常幽静,禅房里一位老和尚正在青灯古佛下打坐,一看那清癯的身材和智慧的眼神,我便猜出他是骆宾王。我向他合十行礼后,便在他的对面盘腿坐下。他睁开眼睛看了我一眼,又闭目打坐了。  相似文献   

16.
我家的三七     
我家养了一盆三七,它的叶子像一片片绿油油的小桃心。我把它长长的蔓轻轻地盘到了一圈铁丝上,一夜之间,它竟然长成了一个绿色的大圆球!我非常喜爱这盆三七,所以妈妈特地把它交给我养。每当我给它浇水时,它那绿油油的叶子上,就  相似文献   

17.
屋外在下雨,屋里很暗,我没有开灯,趴在长长的书桌上,听江南哭泣的雨声。——题记我有恋南情怀,我向往江南。乌镇、同里、丽江……听听这些名字,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江南是轻柔的,江南是静谧的,江南是哀怜的,似那来自水乡而终隐于水的西子,青钱千张,香浮波上,嗅之如怜。“灯影桨声里,天犹寒,水犹寒;梦中丝竹轻唱,楼外楼,山外山。”这是年轻的词人,来到江南时真切而朴实的感受。江南突然有雨。“是金的帏幔,是银的垂帘。”江南的雨,如停似歇。小城古镇,青石板路,飞檐翘角,笼罩在一片烟雨濛濛中?纤埔晃焕险撸沧?雨中,体察世事的变更。江南…  相似文献   

18.
木屐     
沉重的木屐扎在江南惆怅的雨地里。爸爸的背上,不是背着我,就是驮着犁。木屐被爸爸疲惫的双脚拖着,弯弯的田埂上便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屐齿印。我在爸爸背上的蓑衣和斗笠下,与江南的雨一起伴着他的木屐,随着池塘边上的水翻车,一圈圈地碾动了岁月的车轮。  相似文献   

19.
小时候,我常见母亲把一根长长的丝线一端咬在嘴里,一端捏在左手中,右手在线的中端绕上一圈又一圈,脸对着镜子,然后两只手巧妙地用力,两股线便如剪刀般将脸上的细小的汗毛给绞了下来,母亲说,扯后的脸不但皮肤光洁柔滑好洗,而且衣服、被子不容易脏。  相似文献   

20.
老师的微笑     
春天到了,校园里那金黄色的迎春花又开了,一个个小喇叭好像在对我说:"新学期开始了,要好好学习呀!"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来到我那熟悉的作文课堂。一进门便看到一位亲切的老师,她长着长长的头发,大大的眼睛,她微笑着迎接我们,和校园里的迎春花似的。我很快喜欢上了这位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