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物摄影     
解放军报社高级记者江志顺的人物作品富有感染力。读他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丰富的情感内涵、鲜明的个性特征,以及外在美与内在气质的统一。前不久,他在成都等地成功举办了个人摄影作品展。这里,选登他拍摄的部分人物摄影作品。人物摄影@江志顺$解放军报社!高级记者~~  相似文献   

2.
《军事记者》2007,(9):73-73
解放军报社高级记者江志顺的人物作品富有感染力读他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丰富的情感内涵、鲜明的个性特征,以及外在美与内在气质的统一前不久,他在成都等地成功举办了个人摄影作品展这世,选登他拍椴的部分人物摄影作品  相似文献   

3.
农村人物摄影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仅就个人在农村新闻摄影中如何表现人物谈些体会,和同行一起研究。人,是新闻摄影的主要表现对象。人物摄影要求摄影者直接摄取人物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活动镜头,抓住能充分表达人物精神世界的特定环境,通过图像细腻地刻划被摄人物的神态,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人的精神面貌是人物照片的灵魂。要拍好一张在特定环境里形神兼备的人物照片,就需要摄影者熟悉  相似文献   

4.
本刊3月30日讯 2000年度山西新闻摄影评选在山西日报采编大楼举行。正在太原举办《从延安到中南海》摄影回顾展的著名摄影家、原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徐肖冰和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侯波夫妇,被邀请作为此次摄影赛的评委。 侯波是山西省夏县人,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12年,徐肖冰在30—40年代曾在山西工作和战斗过,夫妇俩  相似文献   

5.
新闻人物专题摄影是新闻摄影报道的重要题材之一.此类新闻摄影的关键之一就是题材人物的选择.通过分析近年来在荷赛上获奖的作品,题材人物的选择既要看其内涵的大小,也要重视题材人物的新闻价值,把传奇人物、奇特人物、边缘人等作为拍摄对象.  相似文献   

6.
影像人生     
《报林求索》2012,(1):144-147
<正>卞之琳曾经在《断章》中写到"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桥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而收藏相机现如今已经成为一些摄影爱好者表达自己情愫的一种方式,每一个真正爱摄影的人都会对自己手中的相机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而在情愫背后又会是怎样的一个影像人生?  相似文献   

7.
朱金平 《军事记者》2011,(10):47-48
在五彩缤纷的镜像世界里,哲理摄影独树一帜。它与纪实摄影、风光摄影、人物摄影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和美学追求。所谓哲理摄影,就是将哲学思想运用和反映到摄影图像中的一种摄影方法。它既能给人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又能给人思想上的启迪与教育。  相似文献   

8.
黎文耀 《军事记者》2014,(1):I0002-I0002
一张成功的人像摄影作品,一定是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从而给人留下深刻视觉烙印的。“门巴将军”李素芝的人像摄影作品之所以能让人过目难忘,就在于它抓住了人物在形象、气质、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9.
人物名片:徐永辉,1930年生,上海市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杭州新闻干部学校。浙江日报高级记者。浙江省政协第五、六届委员,省文联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分会名誉主席,浙江省新闻摄影学会会长。  相似文献   

10.
白冰 《新闻前哨》2000,(4):39-40
新闻摄影的最主要对象是人。作为以反映客观世界人的活动,沟通人与人之间思想意识为主要任务的新闻摄影,在把镜头对准千千万万个新闻人物时,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客观世界自然生态的纪实,而要着力表现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思想和行为。深刻地揭示人物本质特征的思想和行为,靠的是充分动用摄影手段,抓住人物在典型瞬间的形象神态,以形写神,神形兼备。“神形兼备”是新闻人物摄影作品的基本要素。要抓住人物神态,必须在“四抓”上下功夫。 1、抓“形”。 所谓抓“形”就是指拍好人物的形体外貌,服务新闻报道主题的需要,真实地完善地再现被…  相似文献   

11.
姚远女士是第二届"全国人像摄影十杰"称号获得者,同时也是国际《徕卡杯系列年赛》人物组一等奖获得者。她是数码人像创意摄影的推创人之一。姚远女士不仅在人像摄影和人物摄影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化妆方面也独树一帜。姚远的摄影化妆术是影、祝、歌名星们追踪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事件中寻找典型人物,围绕典型人物寻找情感点,是提高图片质量的突破口。拍人物是摄影记的基本功,拍出人物的情感,是体现摄影人水平的较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凡以人物为主体进行的专题摄影报道,均称人物专题摄影。记者关注的重点应是人物专题摄影的突破。因为摄影记者最看重的是以什么样的照片去打动和感染受众;受众留下印象的,也是那些人物形象感人的专题作品。为此,摄影记者必须改变旧的思想定势,冲破取景框的束缚,拍出生动传神的人物专题,以满足广大受众和报刊版面的需要。首先,选择拍摄的内容,是人物专题摄影突破点之一。塞巴斯蒂奥·萨尔加多是巴西著名的摄影记者,他关注的是人,是人的命运。耳闻目睹的严酷现实,使这位出身于富有家庭的摄影记者对发展中国家人民困苦的生活产生了…  相似文献   

14.
刘萍  占莉芳 《新闻界》2006,(6):134-134
人物新闻摄影是以人物为主体的新闻摄影,用富有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的画面形象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命运和精神面貌,揭示人与社会的主题。人物新闻摄影要求摄影记者在对人物和新闻事件发展过程进行合理的分析、判断、思考的基础上,在不干涉被摄对象的条件下,从无数个瞬间中抓住一个最能表现人物性格情感的刹那间,拍出最具有丰富内涵和强烈视觉效果的域面形象。  相似文献   

15.
《军事记者》2013,(4):73-73
王哨,北京军区战友报社四编室主编兼摄影记者,全国摄影师高级考评员、全国青少年摄影预备资格等级考试考评员、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新闻学会理事。从事新闻摄影和编辑工作以来.4次荣立三等功。  相似文献   

16.
人们的审美观念在提高,作为新闻摄影工作者,应该用内容好、格调高、形式美的照片去拨动人们的心弦,唤起人们心中的美感,激励人们为实现美好的理想去战斗。因此,研究一下如何用美学理论去指导新闻摄影实践是很有必要的。新闻摄影首先应是新闻新闻图片首先应具备新闻性、思想性、时效性和形象化的个性。所表现的人和事应当是生动而有新闻价值。一幅优秀的新闻照片,总是以照实、新颖、生动的画面形象吸引人、感染人,从而达到宣传的目的。当新闻摄影工作者举起照相机时,首先应考虑你准备摄下的人和事是否有新闻价值。不能因人物的形象美,自然构图美而违背新闻的真实原  相似文献   

17.
康琳 《东南传播》2015,(1):151-152
在新闻报道中,最难拍好的内容是新闻现场人物。在新闻拍摄中,受人物移动随意、特点、现场局限性、新闻背景意义等因素的影响。人物拍摄需要摄影记者具有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全局意识、准确、迅速的抓拍技术等,对现场人物摄影提出较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对新闻现场人物摄影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摄影技术,为提高新闻现场人物摄影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人物肖像摄影,顾名思义,就是用照相机记录的以某一人物为主体的摄影方法。“以某一人物为主体”决定了它不是报道某一新闻事件,也不是报道一个以上的人物在某一新闻事件中的表现。人物肖像摄影应该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或者展示某一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定心态或风采的一种摄影门类。 多年以来,我国摄影界似乎对这一领域重视不够。不用说像尤素福·卡什拍摄的邱吉尔怒气冲冲拿着雪茄这类神形兼备的肖像作品,就连拍摄周恩来这样的应该是我国摄影家机会最多的肖像作品权也让意大利人抢了头筹。若干年前,美国《时代》杂志想用一张邓小平同志的肖像作为封面,选来选去,竟无一张能  相似文献   

19.
石翼 《军事记者》2004,(7):71-71
在本届新闻函授学员的习作中.也有不少是摄影作品。这些作品总体来看是不错的.但失之于平。即:事迹平.人物平.用光平,构图平.说明词也写得平.这就在大量摄影作品涌入报社的形势下,失去特色,失去竞争力。下面.结合学员的来稿做一点具体分析,未必准确,仅供学员们在学习摄影中参考。  相似文献   

20.
读者对报刊上刊登的大量特定人物活动的照片,往往有两种反映,一是人物生动活泼,有独自的特性,引人寻味;二是人物貌似神离,缺乏活力,不能使读者赏心悦目。作为一个新闻摄影工作者来说,当听到读者的后者评论时,也时常苦思冥想,究竟如何才能把特定人物的活动拍好拍活,这是需要新闻摄影工作者和广大新闻摄影爱好者共同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问题。我想,新闻摄影既然是以人的社会活动为对象,那么,我们首先就应该研究社会上的人.在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