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孩子们一声声甜美的“您好”问候无法打动你的心扉时,当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无法舒展你紧锁的双眉时,当孩子们纯真的童言趣语难以激起你心灵的共鸣时,当孩子向小鸟一样拥入你怀抱,而你的表情报以“很无奈”时,当孩子们不愿与你主动亲近时,当你组织活动既没有创新,也没有激情时,我想提醒你一句“你要落伍了”,即使你很年轻,但你的心态已经老了,你心理已经涌入了一种对职业的倦怠感。所谓“职业倦怠”并非因身体劳累所致,而是来源于心理疲惫,是指从业者不能有效缓解由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压力而表现出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国内也有一些研究资…  相似文献   

2.
当你踏进校园,孩子们一声声清脆的问好已无法舒展你紧锁的双眉;当你走进教室,同学们感情纯真的诵读已难以激起你心灵的共鸣;当你端坐办公桌前,以一句“这点小事也来烦我”打发走满含委屈前来求助于你的学生;当你从积满灰尘的书本下找出一份“新三年,旧三年,拼拼凑凑又三年”的教案,在上面稍作圈点甚至只瞄上一眼  相似文献   

3.
当你踏进校园,孩子们一声声清脆的问好已无法舒展你紧锁的双眉;当你走进教室,同学们婉转悠扬感情纯真的诵读已难以激起你心灵的共鸣;当你端坐办公桌前,以一句“这点小事也来烦我”打发走满含委屈前来求助于你的学生;当你从积满灰尘的书本下找出一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古色古香”的教案,在上面稍作圈点甚至只瞄上一眼便心安理得地走上讲台  相似文献   

4.
变"职业倦怠"为"职业眷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曰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机械重复的作业中,渐渐会产生一种疲惫困乏乃至厌倦的心理,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人们称之为“职业倦怠症”或“职业高原期”。实际上,在我们教师队伍中,此种现象也并不鲜见:工作了几年的老师走进校园,孩子们一声清脆的“老师好”恐怕再也无法让你有丝毫的心动;当老师走进教室,学生那感情纯真的诵读有时也难以激起你心灵的共鸣;  相似文献   

5.
都说流行就是把几百年前的旧东西重新弄出来招摇,以前不太明白,最近才算是领教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一句老得不能再老的话,不知什么时候又开始时髦起来了。这一年里,阿星走在路上的时候,经常耳朵里就突然飘来这么一句,有时还在后面拖上一个长长的“啊”,那种老得不能再老的感觉,弄得你不回头去看一下都不行。那就看吧!一回头,阿星的自尊立刻就遭到严重打击:两个年轻得不能再年轻的小弟弟在那里抱着手抖得山摇地动!还有更厉害的。那天阿星上班,正挤在长长的队伍里等电梯,突然耳边一声炸响:“学姐,是你啊,这么巧!我来这里办事。你看,真…  相似文献   

6.
这一日,宋江正在BBS上同孙二娘聊天,忽然“嘟”的一声,“你的朋友KuiLi上站了。Reply,OK﹖”“真烦。”宋江嘟哝了一句,向李逵问了声好。不一会儿,又嘟一声,“你的朋友KuiLi上站了……”宋江又草草应付了几句。但没想到,李逵嘟起来没完了。“Shit”宋江骂了他一句。“你别放洋屁行不行,你以为你是谁呀”李逵搭腔了。“铁牛,我是宋江。”“啊﹖宋哥哥,你的名字怎么叫小甜甜﹖”“唉呀,铁牛,你在干啥,怎么总上站来扰我﹖”“哦,我的破386老死机。”“你不要上了,明天到吴用那领台奔四。”宋江想准是有人叫他搞鬼。“谢谢公明哥哥。”(李…  相似文献   

7.
哭泣的心灵在从上海开往南京的列车上,我看到这样一幕情景:一个婴儿哭了,年轻的父母马上千方百计地哄他、逗他、安抚他……望看望着,我突然想到:婴儿的啼哭,也许只是身体略有不适,就得到了如此的关注,而在现实生活中,多少孩子的心在哭泣,又有谁来理会呢?!一个孩子向我哭诉了他三次被抛弃的心理感受:当他接到一个三类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后,父母脸上从此再没有笑容,他感到被父母抛弃了;到学校后,在老师一句又一句:“你们也不想想你们是什么东西!”的训斥声中,他感到自己又被老师抛弃了;当他好不容易考了一次好成绩,却被老…  相似文献   

8.
一位年轻女作者说:“我儿子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一直都当班长,到了四年级却啥也没当上,就整天闹着让我找老师帮帮忙,给他一个官当。”结果这位母亲真的找了老师,她儿子也如愿当上了小队长。当时有人问:“如果你的儿子长大了,让你帮他当市长,你也有办法吗?”我虽然一直没说话,但听了这话却在心里由衷地赞了一句:“问得好!”因为有些问题是需要孩子们自己努力去解决的。  相似文献   

9.
我想提出三点建议供已考上大学和准备参加高考的同学们参考。一、冷静的思考“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这是著名作家柳青的一句名言。青年朋友们,当你们经过高中  相似文献   

10.
当你吃饭或上厕所或另有要务时,必须得忍痛离开QQ一会儿,通常你会在QQ上留一两句自动回复。以下是精彩片断,欢迎各位免费“下载”。1.我去后山和黑山老妖研究吃唐僧肉的事,有事回来再说。2.你终于来啦,我找你N年了,去火星干嘛了?我现在去冥王星,回头跟你说个事,别走开啊!3.你呼叫的人现在不在,当你听到硬盘“咔”的一声,请对着鼠标留言,谢谢……4.该用户没有回应,可能用户忙,请稍候再试,或按Reset键返回。5.你有权保持沉默,你所说的一切都将被作为存盘记录。你可以请代理服务器,如果请不起,网络会为你免费分配一个。6.我是××的狗,××…  相似文献   

11.
陈璞 《师道》2012,(12):43-44
陈老师:你好,我是一个工作了6年的“不新不老”教师。在这几年的锻炼之中,我对日常的教学流程已相对熟悉,但我并不想止步于“当一名合格的老师”,我一直在寻求更多的专业成长空间。来信向你请教,希望你能为我指点一下方向。  相似文献   

12.
按理,我已72岁,不该再翻自已婚恋史这本“老皇历”。但就是因为它老,也许才会像一泓清潭,折射出许多令人深思的东西。不怕你笑话,每当夜深人静。我想起这些就辗转反侧,浮想联翩,真是别有一番滋昧在心头。用现在的年轻人唱的两句歌词来说,就是“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问寻南来北往的客。” 一 那是1947年春,我25岁,像这样年龄的男子,谁不想寻觅一位年轻、漂亮、贤惠的女子?我,当然  相似文献   

13.
谁当保管员     
蚂蚁仓库里缺一个食物保管员 ,老蚂蚁贴出招聘的大告示。许多蚂蚁都来报名竞选。经过一番挑选 ,最后老蚂蚁选出三名最能干的小蚂蚁 :白蚂蚁、红蚂蚁、蓝蚂蚁。老蚂蚁给每只蚂蚁一颗大豆。“你们拿去保管一年 ,谁保管得最好 ,谁当保管员。”老蚂蚁对他们说。三只蚂蚁高高兴兴地各得到一颗大豆子。一年后……老蚂蚁去看望三只小蚂蚁保管的大豆。老蚂蚁碰到白蚂蚁 ,问他 :“你的大豆呢?”“老蚂蚁 ,我的大豆没有了……我怕大豆让老鼠偷吃了 ,就藏进自己的肚子里了。”白蚂蚁说。“你嘴太馋 ,看来当不了保管员。”老蚂蚁问红蚂蚁 :“你的大豆呢…  相似文献   

14.
刘涛 《山东教育》2003,(13):20-21
最近,我看了一部电视剧《双凤奇案》,被剧中的一次次审案所震惊。县官惊堂木一拍,大喊一声“升堂……”的场景,我不由地想起现在的课堂教学来。现在的课堂教学,众多教师伴随着上课的铃声,疾步走上讲台,大喊一声“上课”,下面紧接着就是学生们喊:“老———师———好!”虽有的老师提前进了教室,也是先在教室里巡视,等上课铃声响后,再走上讲台喊“上课”。其实,老师一句“上课”,用以表示这节课开始了,看似无可厚非,但仔细想来,教师一声“上课”,实际就在无形中确定了师生的角色关系,我是教师,你是学生,下面就是教师说,学生听;教师讲,学生记;…  相似文献   

15.
我的“老朋友”校服已陪伴了我6年之久, 在即将离开母校之际,我真想对校服说一声“我爱你”。可是,老朋友,你知道吗:想说爱你真是不容易啊! 在校学习的6年时间里,我的校服已有四套之多(真不明白学校为什么要让我们定那么多,有一些根本都穿不上)。校服,作为你的老  相似文献   

16.
当学生对“问关莺语花底滑”句中“问关”一词面露疑色时,我模拟鸟叫声“嘎咕——嘎咕——”地叫了几句,颇似《牡丹亭·闺塾》里迂腐的先生陈最良。女生小婧“哦”的一声表示顿悟,然后明确地提出批评:“老师。我觉得你叫得不够好听。”于是,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青年语文教师,我很愿意和广大青年教师谈几句知心话。 有的青年教师问我:“你这样年轻就取得了突出成绩,获得许多荣誉,你是怎样取得的?是不是你的头脑特别聪明?”我说:“我的头脑真算不上聪明。我当中学生时,数理化常常不及格。我学文科,固然与我酷爱文学有  相似文献   

18.
人们常说“人老腿先老”。我却认为,人老心先老。心老与年龄没有必然联系,而与人的心理、心态有关。心老损害健康,增添疾病,加速人的死亡。所以,即使人到老年,也应避免心老。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心年轻呢?  相似文献   

19.
因为年轻     
年轻的我是否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让自己活得太累? 两年了,日复一日,为了对得起一张张纯真灿烂的笑脸,备课、上课、组织活动、批改作业……偶有空闲,也要静下心来学习自学考试教材。每一天,都像在赛跑,作战;每一刻,都有不同的声音在告诫我:你还年轻,你必须努力。日子过得充实,但忙累。我真想大喊一声:难道年轻就意味着吃苦受累? 但是,当我班的语文成绩名列全镇第一,当学生笑眯眯地送我一束鲜花,当老教师对我投来满意的微笑,我才明白了:正因为年轻,我才有机会争取啊!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年轻是美丽的,年轻就注定…  相似文献   

20.
当职业倦怠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的同时,部分教师也出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或“力有余而心不足”的负性表现,逐渐丧失了工作信心和热情,形成了职业倦怠症。职业倦怠不仅使教师承受着身体和心理上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由倦怠引发的消极情绪、消极心理和消极行为,直接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影响教育对象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寻求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方法不得不成为我们探索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