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形象作为国家形象建设重要范畴的现实意义日渐凸现出来。努力塑造本国的传统文化形象,成为世界各国增强本国文化软实力的普遍选择。运用形象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相关理论,对当代中国武术文化形象的时代特征进行研究,提出重构中国武术文化形象的理论命题。认为:“形象”问题是制约武术国内外发展的重要阻碍之一,其价值特性的弱化、教育意义的泛化、群体认知的固化以及社会功能的虚化使武术文化形象的当代重构具有时代必要性。要破解这一形象难题,其根本路径在于当代中国武术的发展能否重新拾回武术文化传承中弥散的“根脉情节”,能否重新强化武术文化传播中的“整体观念”,能否在社会武术文化认同中凸显出自身的“功能特性”,能否在未来的发展中规划出契合自身实际的“道路指向”。据此,提出重构当代中国武术文化形象的可行方法:将中国传统武术置于优先发展的位置;沿着地域武术框架大力拯救村落武术;注重武术文化整体输出化解分化弊端;引入多学科理论增强武术的整体内涵;深刻诠释武术的文化与健康两大功能;努力构建学校武术教育技道共进渠道;实现以他为主向以我为主的道路转变;将本土振兴提上武术发展的重要议程。  相似文献   

2.
国外主流媒体对李娜法网夺冠报道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的时代,体育报道日益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以《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泰晤士报》(The Times)、《印度时报》(Times of India)3家国外主流报纸就李娜获得2011年法网女单冠军这一事件的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报道主题、关键词和消息源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泰晤士报》首先展现了一个充满力量和人格魅力的经典女子网球明星的形象。《纽约时报》的报道展现出的李娜,则跨出了网球的范畴,展现出了追求独立、自由的现代女性的形象。在《印度时报》的报道则构成了一个两面的李娜:在事业方面,李娜果断、机智,而在家庭方面,李娜又是一个依赖丈夫的传统东方女性形象。表明:由于媒体地理位置、社会规范和价值观、所属利益集团以及新闻从业人员的意识形态或者政治倾向的不同,新闻从业人员习惯以各自的框架来思考和解释新闻事件。从而,针对同一人物或事件的报道,在不同框架的作用下,国外众多媒体的报道呈现出了微妙或明显的差异。希望透过国际媒体的体育报道更好的对既有的体育体制结构进行跨文化的传播,塑造中国体育的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3.
以《纽约时报》这一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新闻杂志对中国的报道为素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分析其报道中的附加语,揭示《纽约时报》关于中国报道的态度。通过分析发现:《纽约时报》在对中国的报道中存在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不负责的歪曲。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费尔克劳的批评话语分析三维模式和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框架,从及物性、情态和互文性这三个方面分析比较《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关于谷歌关闭中国大陆网站的不同报道,揭示新闻记者如何通过操控语言来表达不同的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形态又与各自政府的观点立场一致,指出不同的机构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决定着同一新闻事件会有不同的报道方式,呼吁广大读者以批判的眼光来阅读经济类新闻语篇。  相似文献   

5.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结合文化学和形象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国武术“打”与“不打”的二元认知形象进行了研究,意在澄清对中国武术能打形象的习惯性认知偏见,还原中国武术形象的本原。研究认为:对于武术形象的认知,“打”是民众对武术的习惯性认知,“能打”是武术的原初形象。然而武术外显的“打”并不是“为打而打”,而是“为不打而打”。武术的“打”是一种技击技术,“不打”是一种技艺境界。从“打”到“不打”,体现了武术从务实到务虚、从野蛮到文明的发展转变,同时也是武术艺术化追求所在。“不打”以“打”为原点,通过能“打”的假想和预设,塑造了拳理、拳法、拳势三位一体攻防技击表意的武术形象。  相似文献   

6.
摘要:在中西方体育文化中,就“搏斗技击”本身而能上升为艺术乃至哲学的层面,武术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武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征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哲学、艺术学基本理论,对武术发展的全貌从技、艺、道三层面进行系统阐释。研究认为:中国武术以“技”为根基,形成攻防搏斗的遁形内隐;中国武术以“艺”为演绎,表达一种艺术的展示和审美的诉求;中国武术以“道”为理想,体悟一种对“天道”的认知和“人道”的践行。通过对三层面的梳理和深究,发现技、艺、道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即化技为艺、技艺双修是中国武术技术发展的内在必然;艺通于道、艺与道合是中国武术精神境界的完美转换;道由技生、技道合一是中国武术本体发展的自由超越。  相似文献   

7.
《山海经》是古人描述的一个神奇的异类世界,不论这个世界的畏兽、神祇、远国异人是否存在,它们都构成了古人对与自己不同的外部世界的认知与想象.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在《山海经》文本的基础上,按照书中的神人畏兽形象的产生方式,将其分为以现实基础为主导施以想象加工的畏兽形象、文化心理与想象力齐驱创造的神祇形象和对照情结下产生的远国异人形象三类,以此窥探古人如何看待与自己相异的外部世界.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当代中国武术的发展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学的研究视角,对当代中国武术发展的现实境遇进行理性的分析。研究发现:当代中国武术的发展在文化变迁的时代背景下,正遭遇着文化迷失的危机,这种危机来自于对中国武术文化认同的缺失。在这种认知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当代中国武术的发展需要以中国武术文化作为中国武术发展的基点,在凸显文化的作用与影响下寻求当代中国武术发展的动力,以实现对于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救赎。  相似文献   

9.
摘要:为探究武术文化影响力水平,基于物质、行为和精神等文化结构层面制定测量指标体系,实证测量了中国武术文化影响力水平,并量化了武术文化影响力指数的区域分布差异及其解释机制。研究发现:中国武术文化影响力的总体水平不高,武术文化影响力指数为7,武术文化影响力在国内处于三级水平(中等水平),中国武术文化在来华留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指数为3,处于六级水平(较低水平);武术文化影响力水平呈现一定的差异性特征;影视作品和武侠小说是民众了解武术的主要途径,民众很少关注武术竞赛活动,绝大多数民众有过对武术明星崇拜经历;“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和“个人爱好”是民众习武的最主要目的,影视作品影响和自身需求是民众学习武术最初的想法;武打明星和公众人物是民众心目中认知程度最高的与武术有关人物;从总体上来看民众对武者的价值印象趋向于正面的评价;有相当一部分被调查者表示喜欢中国武术但是不愿意参与武术习练,民众对武术的关注与身体实践之间存在巨大鸿沟。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形象"的视角对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展开理论探索.首先将中国武术的国际化传播界定为一种"文化输出"活动,具有塑造"中国形象"的文化意义;其次从"文化差异"、"文化误读"、"文化认同"三个方面指出当前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中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通过建构中国武术文化形象来推动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发展策略,即:(1)树立正确的中国武术文化形象有利于进一步消解世界对中国武术的文化误读;(2)树立正确的中国武术文化形象有利于进一步构建中国武术的国际化认同;(3)树立正确的中国武术文化形象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武术的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软实力作用凸显。武术是"中国符号",具有重要软实力价值。基于对"软实力"概念界定的反思,从概念、特征、结构划分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武术软实力的内涵;将武术软实力的作用过程区分为接触感知、好感吸引、参与学习、传承传播四阶段,并对各阶段的作用过程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指出,四阶段作用过程并非一定顺次演变,而更多呈现出相互交织、循环往复的现象,且该现象大多发生在前三阶段之间,如何更好地向第四阶段过渡是当前瓶颈所在。  相似文献   

12.
武术教育同中华武术的存在与发展息息相关,只有优秀的武术教育才可能促进中华武术的蓬勃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武术教育同中华武术存在与发展的关系,以及建国以来我国武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武术发展的趋势做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将语言的运用视为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而不是一个纯粹的个体行为和情景变量的折射的时候,就可称之为“话语”。话语的指向是一种事件,一种实践行为,武术传播问题可从话语理论出发进行研究。对此,本文采用文本语境分析法,从话语实践的角度出发,对武术传播的目标、话语、方式三个维度进行探讨。认为:1)武术传播话语实践目标为:掌握和增强中国武术话语权和实现传统文化精神的受众认同;2)武术传播话语空间内,武术传播话语内容呈现出:“事实失真”、“未表达武术文化精髓”、“众说纷纭、认同焦虑”的特征;3)武术传播应以文化自觉为前提,坚持武术文化主体性,并积极引导公众表达,提高受众信息识别力,逐步形成武术认同,明确武术传播话语立场;同时,在新媒体语境下,武术传播应借助网络媒体之力,构建独特话语方式,并以继承和借鉴为基础,转换和创新原有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对武术传播展开研究,运用文化间性的话语逻辑探寻武术传播与间性存在的关联,通过历史爬梳、文化观照、逻辑思考及解析理路“四重维度”的书写范式探讨武术传播的问题、路径及对策。研究认为:传播理念趋同性与传播形式的不完善性削弱了武术传播的文化空间;在武术跨文化传播进程中,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他者意识”中的刻板形象构成了武术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阻碍。中国武术传播的间性思维与路径选择:“互识互补、视界融合”的文化理念彰显了武术传播的间性思维;“求同存异、美美异和”的文化姿态体现了武术传播的间性智慧;与“他者”文化对话共生的互通意识是武术传播与文化间性内在关联的直接体现。武术传播的文化自觉蕴涵着文化间性的初涌,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多元共生文化环境下得以显现和引申。本文通过凝视和构建武术传播的文化间性,希冀对中国武术传播与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武术日益面临丧失技击本原的当下,探求武术对练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本文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和逻辑的方法,再现了武术对练的历史形象和发展轨迹,并针对当下武术对练动作编排出现的暴力性、随意化问题,发出正视武术对练历史并使其回近历史本源的倡议。  相似文献   

16.
章从化交流的角度,阐述了21世纪传统武术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世纪初,西方体育化对中国传统武术化形成强大的冲击,加速了传统武术迈向科学化与现代化的进程。目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武术化显示出西方体育化许多不可以拟的优越性,传统武术也充满了新的生面与活力。  相似文献   

17.
在文化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下,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精品力作,需要能够代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名片"。鉴于此,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分析中国武术及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总结武术发挥中华文化"名片效应"的独特优势、意义及传播策略,为把武术作为中华文化的"名片"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传统武术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流行于华夏大地数千年,其深奥的哲理,精湛的技法,宽仁的伦理道德观,折射出自身化的内涵和博大境界,章从古典哲学的角度揭示了武术思想的渊源和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社会生活和相应文化本体的历史演变,武术运动也随之发生了形态及至功能的变化,要融入奥运大家庭,武术改革之路绝对不会平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立足现状,提出了中国武术运动改革的思路,得出的结论是:竞技武术(套路、散打)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竞赛体系;相对于竞技武术,传统武术依然显得发展缓慢,推动不力,重视不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评价武术项目的不确定和难操作性,注重竞赛内容和竞赛结果,忽视厚重的、历史沉淀的武术文化的支撑和渗透。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武术的科学发展范式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明确了中国武术科学发展范式的构建逻辑:1)继承优秀人文传统,包括崇人尚物的和谐价值观、历久弥香的爱国主义情怀、大车以载的武德教育;2)削弱武术人文的传统障碍,包括挥之不去的玄幻色彩、口传身授的旧规陋习、消极保守的传播意识;3)把握武术现代发展范式的有利局面,包括"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各种比赛学术推动效应显现、新技术多学科干预机制形成、影视传媒业有效推动;4)遏制武术现代发展范式的不良势头,包括武术套路攻防技击特点的弱化、"工具理性、锦标主义"思潮泛滥等,进一步明确了构建中国武术科学发展范式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