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基于"契机-轨迹"理论,对中美建交40年来体育文化交流情况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分析了外交政策导向下中美体育文化交流"契机"的形成和"轨迹"的发展,解读中美建交的历史背景和体育文化交流的特征与价值。认为:在"和平与发展""构建开放合作和谐社会""新时代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外交政策的影响下,中美体育文化交流具有体育文化财富的共享性、体育竞技的对等性、体育文化交流的公共性特征;中美体育文化交流促进中美建交,促进中美和平发展;改变世界格局,获得话语权;树立国家形象,展示大国责任;深化体育改革,促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体育促进和平与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在推进和平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与路径,总结了中国特色的实践经验与思想。研究认为:应在继承与发扬我国传统"和"文化与展现我国"义利观"的基础上向新时代下的"体育和平"新目标迈进;新时代和平创新理念是我国展开体育和平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应更加重视和平与发展并重、国内与国际协同、理论与实践并行的"两条腿走路"原则。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法,对中美基础教育课外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政策文件、组织管理、场地设施、运动时间及实施效果进行梳理、分析和比较,从中得出以下启示:要坚持课外体育活动健身育人的价值;学校体育政策要向课外体育活动倾斜,并注重政策的落实;构建课外体育活动的三级体系,促进家校社三方联动;加快社区体育建设,引导体育消费升级;布置体育作业,保证课外运动时间;立足实际问题,让学生从课外体育活动中受益。以邻为镜比较优劣得失,但不能生搬硬套,要从传统体育文化中吸收养分,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促进我国课外体育活动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中美体育交流发展过程。结论 :乒乓外交是中美由敌对、隔离到关系正常化的转折点;体育外交促进两国政治、文化、经济等领域交流与合作,推动中美关系发展;奥运外交促进两国关系积极向前发展;体育交流是中美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互相尊重、互利共赢,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乒乓外交"文化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体育文化的同质性为"乒乓外交"构建了发展的平台;和平、友谊是"乒乓外交"文化的精髓。建议:建立和谐的文化观,通过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相互包容,以及沟通了解整合全球的文化资源,促进人类文明的全球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梳理了申奥成功以来日本国家层面颁行的主要体育政策,认为这些政策具有以下特征:以奥运会为中心进行积极干预以确保奥运会顺利出彩;通过中央体育行政一体化等进一步完善体育制度建设;以遗产理念统领奥运会筹办实现多元目标;突破“只管不办”治理边界以构建日本式举国体制,但社会体育发展僵局待破,前景或将迷茫。建议:结合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实际,以2022北京冬奥会为契机,补上冰雪强国建设的制度短板;以冬奥会为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国创新,创造更多的奥运遗产;激活企业体育发展活力,助推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和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加强组织协同,构建更加高效的奥运备战和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探讨体育外交战略的概念、现实功用以及我国体育外交战略的历史脉络有助于彰显其在和平发展背景下特有的作用。体育外交战略具有契合时代背景、开辟外交战略新路径、实现国家利益的功用。从"台湾问题"上的外交博弈、新兴力量运动会的外交策略、中美乒乓外交的战略影响、北京奥运会的外交意义四个方面对我国体育外交战略的历史发展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中美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世界的和平问题。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中美两国关系发展需要拓宽外交手段,灵活运用各种外交工具,盘活外交资源。在对中美两国关系新动向与新变化的总结基础之上,依托国际关系的视角,从理念层面,超越体育民族国家,共构新型关系;从规制层面,建立体育对话机制,达成制度共识;从实践层面,扩大体育交往主体,强化交往价值。以乒乓外交的发展为案例,从获得承认到平等对话,从关系建构到关系深化,从博弈竞技到群体认同,剖析了体育外交促进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新作用。体育外交推动中美关系健康发展,观念上应坚持正确的义利观,形成中美体育多领域合作机制;行动上积极开展国家元首体育外交,践行多层面的体育利益攸关者使命担当;体育赛事平台方面,构建体育外交新体系,改善中美关系结构性矛盾;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根本遵循,达成中美体育价值共识。  相似文献   

9.
以非物质文化学遗产为研究视角,运用文化学和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以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为着眼点,遵从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特性,促进学校教育与民族体育的融合,构建特色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并体现出校本课程的"文化性""健身性""传统性"和"科学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体育经费多元化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的发展应遵循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抓住市场经济和体制改革带来的契机,借助社会力量,充分挖掘体育经费投入渠道的多元化,促进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体育经济的高速发展,体育经济学正逐渐成为各国大学和相关研究机构的热点研究领域.与美国体育经济学相比,中国的体育经济学研究和教育开展得较晚,发展也较为缓慢.就学科发展缘起、课程开设情况以及学科研究现状探寻中美体育经济学学科的起因、发展和深化现状,以期在中美各自发展的轨迹中思考体育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和主要路径,并为我国体育经济学的发展提出了转变观念,完善研究方法体系;加强问题研究,促进学科的体系建设;探索合作机制,拓展学术平台;重视制度建设,推动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面向21世纪高师体育的发展方向及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高师体育与高师教育和国民基础教育的内在联系为依据,站在对世纪我国社会发展和民接振兴的高度,对面向周世纪高师体育的发展方向及策略进行了理性的探索。指出高师体育的发展方向是:面向中、小学教育;面向终身体育;面向增强学生的体质;面向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高师体育的发展策略:加强理论研究,构建具有师范特点的高师体育理论体系;加强高师体育教材建设,编写高师体育教科书;增加理论课的时数;建立良好的高师体育内部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体育与和平的研究多以“奥运会”演变为叙述对象,以其传播价值和外交为主线,这种单一性领域的研究制约了体育和平本身的理论创新和知识拓展空间。为超越该研究范式,众多西方学者重新审视和平内涵与体育和平机理,促进了体育和平理论构建的快速发展,但并未对其内在机理进行阐释。与传统的体育和平研究不同,研究借助文本分析法与历史分析法,在对和平类型进行分类基础上展开对体育和平的理解,基于“范式内合成”的路径展开体育和平理论的机理阐释,认为:体育和平的出场是历史逻辑与现实需求相统一的结果,是对和平内涵的丰富与路径拓展;体育所提供的接触“阀门”、交往互动的认知“编程”、认同的“指令”完成以及隐喻下的“效应”执行成为体育和平的可操作机制,形成了“接触-交互-认同-隐喻”的完整模式。  相似文献   

14.
体育公共事业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民生事业,当前面临不能满足公众需要的迫切问题。改革与创新是我国体育公共事业的发展路径,而其根本是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在梳理公共事业治理中政府角色历史演变的基础上,运用公共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理论对体育公共事业的产品即公共体育产品的一般特征与独有特征展开分析,进而提出应从两方面来定位政府角色:一是立足于公共体育产品的充分供给;二是着眼于公共体育产品的有效消费。继而结合我国公共体育产品的供给与消费现状分析,认为现阶段体育公共事业改革中政府的具体角色包括"产品提供者""产品规划者""制度供给者""生产组织者""质量监督者""有限生产者"与"消费引导者"等。  相似文献   

15.
奥运后中华民俗体育发展之文化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奥林匹克竞技运动已成为当今世界体育文化的主体,文章就2008奥运后的中华民俗体育发展问题从文化视角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表明:“平民体育”的民俗体育观念深入民心,现代体育管理理念加强民俗体育组织管理,文化传播语境转型促进民俗体育文化交流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民俗体育发展带来的契机。当代社会中民俗体育的主要功能是休闲和娱乐,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文化形式,朝着商业化的方向发展是民俗体育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6.
西北少数民族群众传统体育活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芦平生  陈玉玲 《体育科学》2004,24(8):13-16,29
地缘关系、经济方式、民族文化与传承方式、管理方法、融资渠道为西北少数民族群众传统体育活动构建了支撑平台和运行环境;扩大民族文化交流,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传统体育技艺是西北少数民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重视区域因素,加强民族成员之间的沟通,是少数民族群众最终演化参与的直接诱因,宗教因素的吸纳是促使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的载体;体育媒体的宣传与引导能有效触发参与的思维共振和行为互动;政府行为占主导、自发参与低.地缘经济式活动场所,民族节日的时间安排,根植于现实经济水平的实物消费,民族风情浓郁的活动项目是参与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从当前世界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中得到启迪,阐述了开展闽台高校体育产业合作与发展的对策:以竞技体育为龙头,培育两岸高校体育市场;面向两岸学子,开拓体育用品市场;加强交流与合作,拓展体育市场;建立健全体育中介机构,促进高校体育产业健康持久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由《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主办的"新时代中国体育发展"国际研讨会于2018年7月6-8日在福建福州成功举办。会议涵盖新时代中国体育改革与体育治理问题,新时代体育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推进全民健身活动问题,新时代国际体育科学交流与合作问题,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发展的话语体系构建问题等相关议题,旨在深入探讨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改革、创新与发展进程中的系列论点,进一步加强我国体育科学研究与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中外学者的学术交流与讨论、争鸣与批判,加快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体育发展的话语体系,进而促进我国体育学术研究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体育软实力的主要载体,其背后的时代底蕴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选择、继承和发扬具有重要意义。以“互动仪式链”下锡伯族传统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梳理互动仪式链相关理论、锡伯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特征等,分析其困境际遇空间改变,体育文化出现沉降现象;锡伯族同源不同域,情感能量不足;锡伯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不足,法律保护不完善等。并提出锡伯族传统体育文化未来发展路径:为个体提供际遇空间,营造良好文化交流环境;正视文化差异,打造文化资本;唤醒文化认同,加强非遗保护。  相似文献   

20.
为科学把握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职能定位,提升其传承发展效能,能更好地服务新时代体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辨析得出体育强国建设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互促共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体育强国建设的软实力,体育强国建设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硬支撑。研究阐释了体育强国建设视域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职能定位与传承路径,研究表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职能定位是竞技文化:弘扬拼搏有为的民族精神;大众文化:提升全民健身健康水平;校园文化:彰显铸魂育人教育使命;产业文化:创造经济多元发展路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路径是突破地域传承:增加地域间文化交流共享;突破民族传承:增进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突破文化传承:增强文化间融合传播赋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