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普及,其所倡导的“人本”理念也深入到教学实践中。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人本”理念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不全面、非科学的认识,致使一些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感到无所适从。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同所有参与者一道共建和谐班集体、共建‘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要用新教育理念来加强对班级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用“五心”与学生共建和谐班级。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的学生观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即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班主任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者,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尽快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工作。如何做好这项具有一定开创意义的工作呢?根据一些专家研究的成果,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在“扬弃”传统班主任工作思维与方法的同时,至少应完成以下几种观念及行为的转变。一、由传统班级管理中只喜欢学习上进的“优等生”向新课程理念下喜爱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转变。在新课程理念下,做好班主任工作,教师要相…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为任课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也对班级建设的管理者——班主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过去,班主任往往把学生视为单一的认知体,以“知识本位”的视角审视学生,评判学生;以“教师本位”的心态居高临下地去管束学生,监控学生。在这种理念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不断地遭到摧残、扼杀。因此.班主任只有变“知识本位”为“个性本位”,变“教师本位”为“学生本位”,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的学生观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即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班主任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作者,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必须尽快走出传统教育思想的误区,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如何做好这项具有一定开创意义的工作?根据一些专家研究的成果,新课程观念下的班主任工作在“扬弃”传统班主任工作思维与方法的同时,至少应完成以下几种观念及行为的转变。一、由传统班级管理中只喜欢学习上进的“优等生”向新课程理念下热爱班级中的“每个学生”转变。在新课程理念下,做好班主任工作,教师…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标准的制定紧扣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着力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课程多元的辐射效应与整合,注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原有的课程标准相比,新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素质为主旨,将“以学生发展为本”贯穿全过程.对各学科教学进行了既符合新时期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又具有学科特点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教学理念被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也逐渐深入人心.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为本”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原则,也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本文就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构建“生本”课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革,教师是新课改的实践者。课改成败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走好专业化之路。而班主任教师更应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变旧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理性审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们不应将视角只停留在课程的结构、内容对传统发生重大变革的层面。而应更注重从新课程理念的深层面去追求新课改的内隐价值。我们知道,与旧课程标准相比.新课程标准突出倡导了“以人为本”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这种新课程理念是教学中最本质、最终极、最高层次的教学价值观。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0.
刘平 《班主任》2005,(2):36-38
2001年9月1日,我国中小学新课程标准颁布.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普及,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人本"理念也深入到教学实践中,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人本"理念在教育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不全面、非科学的认识.一些教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感到无所适从、无章可循;一些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中贯彻科学的"人本"理念尚需科学执行、民主执行、依"法"执行.那么班主任在实践中如何才能实现"同所有参与者一道共建和谐班集体、共建‘人本'的育人环境"这一目标呢?笔者认为科学是方向,民主是核心,依"法"是保障.因此班主任在实践工作中,贯彻科学的"人本"理念,应当牢牢把握依"法"执行这个更根本、更全局、更稳定、更长远、更具体的实施保障,深谙现代 "法治"的"人本"精神实质,和班集体的全体参与者一道共建凸显学生个性和班级特色的科学的"人本"规约,并共同遵循之.下面,笔者就班主任如何依"约"治班,谈一些思考和实践体会.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与管理》2005,(7):F0003-F0003
《新课程标准》关于数学的基本理念是“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由此新课标下的数学教材在编排结构上已经由“学科体系”转向“大众体系”。考试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更为紧密。本系列丝书基于《新课程标准》理念,参照近年来中高考动向而编写,成为各版本数学教材的必要补充与延伸。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要求我们一线教师从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优化英语学习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完美地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解放”学生的天性,而不是“制约”其天性。在新课程理念下,班主任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需要,贴近学生的实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更多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从反思中健康成长。新课程改革要求班主任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面向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而赋予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要重新认识学生,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待,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差异,要看重一个个鲜活的需要开发的生命个体,并从班级管理中发现生命的保存、延伸、发展和增值,来阐释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的根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三维目标”则是这个理念的支柱。所谓“三维目标”,就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新的教学理念已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近年来,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考几何操作型试题.正是适应了新课标提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这一教学理念,因而备受命题的青睐.成为中考新的热点之一。本试以2004年部分试题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6.
笔者认真领会课改精神,认识到新课程观的要求就是要把以“教”定学,转变以“学”定教,使“教”服务于“学”。教师要保证新课程的不断生成性,使新课改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打破了学科本位的强调技术而忽视学习者感受与体验的“器物”性质,引发了教育者对教育理念的思考,形成教育价值与教育现实的撞击。新课程教育理念不提倡致力于训练受教育者的“获利”功能而更注重培育人的精神、关注人的发展。新课程更关注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态度,突出学习活动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重视学习过程与个人经验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中处于一个集编、导、演于一身的主体地位,特别是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工作,由于生源质量较差等原因显得更加重要。而班主任在实施班级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其教育理念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从“我们如何看待学生”、“学生如何看待自己、师生共建”等方面阐述了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对学生成长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操作,让眼、耳、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