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邻居任师傅,已经七十多岁了,他每天都是乐呵呵的,身体也很好,难得看到他生病。有一次我问他:“你哪有这么多的高兴事,整日快乐似神仙?有什么生活诀窍吗?”他笑着对我说:“诀窍谈不上,我的生活信条是:遇事给自己找个快乐的理由。也就是说,无论什么事,换个角度去想,都会让你高兴。  相似文献   

2.
喜极而跃     
徐斌 《新闻实践》2008,(9):F0003-F0003
这两个画面,表达的是同一个主题:赢了,就高兴得跳起来!瞧,他们跳得多么高,跳得多么漂亮,跳得多么孩子气。完全不顾及紧张的比赛气氛,完全不理会严肃的现场裁判,在赢了的那一刹(他们其实都没有夺得冠军,但他们都赢了,他们赢了对手、赢了自己),他们完全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把内心瞬间来到的一种狂  相似文献   

3.
在学校的时候,我一直梦想着毕业以后能穿上职业装,风姿绰约地出入高档写字楼。可是,当我进入一家梦寐以求的公司后,一连串的遭遇却让我感受到:很少有人像我这么倒霉。第一天上班便遭到了一位叫凯妮的同事的批评,她说我在接电话的时候声音不够甜美,  相似文献   

4.
我这个人不太善于与别人交往,所以朋友圈子不大,人也不多,可想而知,得到一个朋友心里是多么高兴,失去一个朋友心里又是什么感觉.而近来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经常有天津本市的和国内外的同行来好彩参观,交流并指教。我听到的很多都是羡慕和抱怨。羡慕天津好彩的客户多么优质,好彩的员工多么听话.无论客户是怎样的态度他们都能忍受。而抱怨更多的是自己所在的城市数码印刷市场竞争是多么的激烈,价格和生存空间多么恶劣.他们的员工多么不听话,跳槽是多么频繁。  相似文献   

6.
樱桃     
我的家乡在柘城,我爱家乡的樱桃。细雨如丝,一棵棵樱桃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嫩绿的枝条,一片片狭小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它开着一朵朵白色的花,美丽极了!春天过后,樱桃树上挂满了樱桃。樱桃圆圆的,和笔杆一样大小。等樱桃成熟了,摘一个放进嘴里,甜丝丝的。樱桃先是青的,再是淡红的,最后是深红的。熟透了的樱桃甜丝丝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没有熟透的樱桃又酸又甜。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口水都流出来了。我爱家乡的樱桃,更爱这美好而又幸福的生活。指导教师:李庆君樱桃$柘城县实验小学@王菲…  相似文献   

7.
<正>豆瓣上有L&H的粉丝团,他们叫"李雷都这么牛X了韩梅梅却不喜欢他"小组。这是一个带有身份自动识别系统的小组,组员都自称是和谐好少年,因为如果挖到LiLei&HanMeimei的好东西,他们都会贴到这里来共同分享。"我看的有点热泪盈眶,好象什么东西丢了很久,忘了  相似文献   

8.
我们这一代     
我今年35岁,即将步人中年,因为没有做生意,所以没人叫我“狗总”。但因为一直写东西学化,所以有很多比我小的人叫我“狗老师”,而且是不带调侃很真心地这么叫,也好,我就当他们是在骂老师吧。  相似文献   

9.
说起我与记者打交道的故事, 那真是很多很多的,十七年来,从中央新闻单位到地方新闻单位,从电视台、电台到报社,我结交了很多记者朋友。应该这么说,我一直是他们追踪报道的对象,有时甚至被“追”得很辛苦,但是从他们身上,我也学到了很多“记者精神”,使我常常思考:作为一名党和国家给予荣誉的劳模,该更多地回报什么给社会。 十几年了,记者们见到我都习惯叫我“徐虎师傅”,感觉很亲切。记得当初接受记者采访时,我很紧张,是单位里的领导、师傅给我很大的鼓励和帮助。时间长了,我和一些经常来采访的记者交上了朋友,自然也就不…  相似文献   

10.
以前看报纸,看到一些不切实际的“据统计”,一笑之后,大都忘却了。近日翻阅一张报纸,有一“据统计”我可是把它抄下来了。文中说“据统计,全世界左撇子数竟达4亿。”初一看,心里蛮高兴,因为本人也是一个左撇子。有这么多“同类”,还能不高兴?可后来细一想,心里不禁有些疙疙瘩瘩:4亿?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我也是个几十年的左撇子了,可是从来没见上面哪个部  相似文献   

11.
可能是由于小时候听民间故事听多了的缘故,我对年长的男性常常抱有幻想。白胡子的太白金星、南极仙翁乃至老顽童周伯通都是多么有趣的人物,他们往往是仙风道骨或者神通广大。  相似文献   

12.
很高兴有这么多同志汇聚论坛,关注我们民营书业的发展,研究出版业的发展,这是一件好事.我今天到会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是对党的十六大以来出版业改革和发展的大好形势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13.
瞧这一家子     
1998年加入《晚间新闻》的时候见谁都喊老师,今天大家都喊我丹丹姐、张老师,新人成老人,一晃就是五年了。五年里,观众接受了我这个人,记住了张丹丹这个名,我很清楚这并不说明我有多么多么行,如果能谈得上有些成绩的话那也完全是沾了《晚间新闻》的光,沾了栏目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近三十号人的光。但大家同在一个办公室,每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时时刻刻把谢谢挂在嘴边上,多少显得有些矫情,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把这份感激放在心里,正好这回《新闻天地》的老师让我写点什么,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写写我的同事我可爱的兄弟姐妹吧,也让我有机会对他们说声谢谢。潘爹——湖南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晚间新闻》创始人潘礼平是也。背地里我们都这么喊,当面那当然还得喊"潘主任"。从1998年新版的《晚间新闻》新鲜出炉的那天起,他便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看稿、串带。他看稿子的时候记者得在他旁边陪  相似文献   

14.
抗骚扰     
她叫ROSEBELLY,进这家国际性的大公司时,所有五个字母以下的英文名字都用完了,可想而知她是多么多么小的小字辈了。同事都是她的前辈与导师,他们对她很好,很照顾她,可是……这段日子她想辞职了,她越来越不喜欢她的主任。  相似文献   

15.
我是河北省银行学校的左国芳,今天时间比较忙,正好新华区人大会议今天召开,我是上午听了一上午会,下午我给团长请假,面对我们这么多专家学者和这么多的领导,我都感觉有点门外汉了,随便说几句:《百姓30分》从开播到现在两年来应该这样讲,它的影响力正在扩大,他的知名度也正在提高,他的听众也更加广泛,因为在我的同事圈当中经常有人在收听广播而且私下里也在交流,他们也说老左今天怎么又有你的东西呢?  相似文献   

16.
李贽辞官以后,在龙潭芝佛院传授儒家学说,然而具有嘲讽意味的是他把孔子的像供在了佛堂上,此外他还写了一篇《题孔子像于芝佛院》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面他写道:“世上的人都以为孔子是圣人,我也以为孔子是大圣人。世上都以老子和佛家为异端,我也以为他们是异端。但是实际上并不是什么人都知道圣人和异端的区别,他们只是听先辈的儒者这么说罢了。而先辈的儒者这么说,也并不是真的知道,不过是因为孔子曾经这么说过。他们靠  相似文献   

17.
舒圣祥 《青年记者》2006,(23):58-59
央视的广告招标活动,年年都成为公众经济生活中的新闻事件,这无疑是世界罕见的。面对节节攀高的广告中标总额,电视台高兴了;面对如愿以偿得到的广告标的物,企业高兴了。这是一场双赢的广告直宴,似乎完全是电视台和广告主之间的商业行为,而与其他人没有关系。显然,另一个异常重要的第三方被有意无意地隐藏了:电视机前的观众和购买商品的消费是他们拥有的双重身份,这个群体包括你,也包括我,它的名字叫“我们”。  相似文献   

18.
我这个人不太善于与别人交往,所以朋友圈子不大,人也小多,可想而知,得到一个朋友心里是多么高兴,失去一个朋友心里又是什么感觉。而近来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相似文献   

19.
我一个民营企业家,哪有那么大国家责任。说我多么“干净”也绝不可能,我的企业也是带着原罪走过来的。我想这一代企业家有责任赎罪,为过去对社会某些道德的破坏,还有对环境的破坏,拆迁等行为。我原来也想过(买私人飞机),但是现在放弃了。赎罪也好,歉疚也好,或者说登完这么多山了之后感,悟也好,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  相似文献   

20.
我爸我妈有个毛病,就是爱操心。我和我哥也有一个毛病,就是不爱被操心。由于这两个毛病是相互矛盾的,可想而知我和我哥成长的过程是多么鸡飞蛋打。小时候我以为父母对我们不放心,信不过,什么事情都要来"掺和",是因为我们年纪小,做不好事情。后来渐渐明白,这种"掺和"的毛病,跟我们的年龄无关,跟我们的水平也无关,就是他们的个性而已。我哥都30多了,自己都是爸了,如果他一不小心理了一个平头,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我爸我妈会像挽救失足青年一样,跟在他背后,语重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