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天,晨间活动结束了,孩子们像往常一样洗手、入厕,把脏兮兮的厕所留给了教师去打扫,但今天我特意不去收拾。第一个集体活动结束后,有的孩子刚走到厕所门口就惊叫起来:“好脏啊!老师,厕所里好难闻!怎么没冲啊?老师忘了吧!”更有孩子走到我面前略带责怪地说:“老师,卫生间还没收拾呢!”我假装才发现这一情况,皱着眉头说:“是啊,这么脏,怎么搞的?刚才还很干净啊!”我边说边走到水箱边轻轻地一拉绳子:“不是很简单吗?冲一下就干净了。”孩子们都不再作声了。接着,我把曾在杂志上看到过批评国人缺乏公共卫生意识,厕所又脏又臭的事讲给孩子们听。…  相似文献   

2.
洗手帕     
星期天,珍珍在家洗手帕。她擦了许多肥皂,搓呀搓呀,两手全是白花花的肥皂泡。妈妈走过来一看,说:“珍珍,你知道洗衣服洗手帕为什么要擦肥皂吗?”珍珍头也没抬,马上说:“为了洗得干净呗!”“对!那么你知道为什么擦了肥皂会洗得干净吗?”珍珍眨巴着眼睛,说不上来了。妈妈说:“肥皂碰上水会溶化在水里。把它擦在衣服上,再用力一搓,  相似文献   

3.
玲玲发现自己的小手帕脏了,打了一盆水,拿来肥皂,想自己洗一洗。奶奶看见了,忙问:“玲玲,你要干什么?”玲玲说:“手帕脏了。我要洗手帕。”奶奶接过面盆说:“乖孩子,手帕脏了奶奶来洗,你去玩吧。”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有位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人问苏格拉底:“怎样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看,才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呢?”苏便问他:“你说一个干净人,一个脏人,他们谁需要洗澡呢?”那人说:“肯定是脏人.”苏说:“错了,是干净人要洗,脏人不习惯洗澡.而干净人习惯洗澡.现在你再说他们谁要洗澡呢?”那人说:“是干净人.”苏说:“也错了,是脏人要洗澡.他很脏,有必要洗,而干净人没有必要洗.现在你知道谁要洗澡了吧.”那人回答:“是脏人.”苏说:“你又错了,他们都要洗。干净人习惯洗澡.而脏人也该洗澡了.这下到底谁要洗澡呢?”那人说:“两人都要洗.”苏说:“你还是错了,他们都不需要洗澡.干净人根本不需要洗澡,而脏人又不习惯洗澡!”  相似文献   

5.
上课的时候,赵老师点名:“米丽,你不好好课嘀dí咕gu什么?”米丽低着头回答:“我刚才说……如果老师的衣服穿越干净就好了。”赵老师低头瞧qiáo瞧自己的衣服:哎哟,真够脏zān的!谁叫赵老师是单dān身汉,没人帮他洗xǐ衣服呢。赵老师很生气,跺duò跺脚说:“你也用不着这样mà我呀。坐zuò下!”放学后,米丽到学校的单身楼lóu里找赵老师。赵老正蹲dūn在地上哼哟哼哟地洗衣服。“赵老师,我不是骂您。”米丽拎līng着一件新衣服说“这是一件‘越穿越干净的衣服’。送sòng给您!”赵老师的脸色很不好看:衣服怎么可能越穿越干净呢?他当然不信xì…  相似文献   

6.
神奇的衣服     
上课的时候,赵老师点名:“米丽,你不好好听课嘀咕什么?”米丽低着头回答:“我刚才说……如果老师的衣服越穿越干净就好了。”赵老师低头瞧瞧自己的衣服,哎哟,是有些脏了!谁叫赵老师是个单身汉,没人帮他洗衣服呢。赵老师很生气,跺跺脚说:“你也用不着这样损我呀。坐下!”放学后,米丽到学校的单身楼里找赵老师。赵老师正蹲在地上洗衣服。“赵老师,”米丽拎着一件新衣服说,“这是一件‘越穿越干净的衣服’,送给您!”赵老师的脸色很不好看,衣服怎么可能越穿越干净呢?他当然不信。谁知米丽说完,转身跑远了。赵老师满手肥皂泡,不好去拉她。第二天,…  相似文献   

7.
我所带的班本学期升入五年级 ,是我从一年级带起来的。刚接一年级的时候 ,我问过孩子们一句话 :“谁愿意当班干部 ?”他们问我 :“什么叫班干部 ?”我用尽可能让孩子们听懂的话说 :“班干部吗 ?就是帮助老师管理咱们班的一些事。比如 :喊队、收发抄本、每天检查同学们的小手小脚洗干净了没有等等的事。”出乎我的意料 ,全班除一个学生外 ,其余的都举起了手。我很惊讶 ,随即说 :“你们都想当班干部 ,都觉得自己能当了班干部 ?”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 :“能 !”我当时答应大家 :“老师一定给你们机会 ,让你们人人当一次班干部。”我的这个许诺不…  相似文献   

8.
以前,女儿每次洗澡,都又哭又闹,真让我恼火!于是,我试着改变了方法。 一次在洗澡前,我找来一个脏兮兮已好久不被女儿问津的橡皮娃娃,对女儿说:“婷婷,这个娃娃脏不脏呀?”“脏。”“妈妈给她洗个澡,好不好?”“好。”我把橡皮娃娃放在水盆里,拿来刷子、肥皂,和女儿一起把脏娃  相似文献   

9.
水变臭了     
上个星期,幼儿感知了溶解现象,活动后我在金鱼缸里放了木珠、雪花片、瓶盖、肥皂和彩泥,让幼儿继续观察。几天以后。“老师,水变臭了!快,快来看呀!”孙鸣东边说边拉着我往窗台边走。果然,原本清澈的一缸水因溶解的肥皂和彩泥而变得混浊,还散发出一股难闻的臭味。我敏感地觉得这是一个很吸引孩子的话题,于是,我故作惊讶状:“真的,水臭了!我放的是干净的水,怎么会变臭呢?”“彩泥是臭的,它溶解后水就变臭了!”“不是的,不是的,彩泥是香的!”“是臭的!”“是香的!”有人争执起来。孩子们都看着我,希望我告诉他们正确答案。这时,我故意摇摇头说:“我也没闻过,你们去闻一闻,不就知道了吗?”  相似文献   

10.
什么叫诡辨     
有个学生请教他的哲学老师:“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老师想了想,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来做客,一个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他们洗澡,你想这两个人谁会洗呢?”“当然是那个脏人。”学生脱口而出。老师摇摇头说:“不对,是干净人,因为他养成了洗澡的习惯;脏人却认为没什么好洗的  相似文献   

11.
刘思纯 《学前教育》2022,(17):57-58
在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当老师问桃桃想不想去堆雪人、打雪仗时,桃桃说:“我不去,我今天的衣服是妈妈新洗的,女孩子就要干干净净的。”通过孩子的回答,我们感受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妈妈肯定引导过幼儿要“爱干净”。其实这样的教育在家庭中非常常见。比如,刚下过雨,孩子踩水坑踩得正开心,妈妈大声制止孩子:“不要玩水,鞋子都弄湿了!”再比如,孩子们聚在一起趴在沙子上挖洞,父母认为沙子不干净,手弄脏了,衣服也弄脏了,不让孩子玩;孩子们总是把石头当成宝石,悄悄地放在口袋里,家长见了,边说太脏了,边把孩子精心挑选的石头扔掉。  相似文献   

12.
七色手帕     
上文提要:小熊田田捡到了一块七色手帕,可以实现它7个愿望。它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呢?小熊田田有了七色手帕之后,它想:手帕真有那样的魔力吗?该不是那个白胡子老寿星骗人的吧?于是,它要试一下手帕能不能帮它回家。它说:“七色手帕,赶快把我送回家!”只听见“呼”的一声,田田站在了家门口!哇,这手帕真神奇!田田低头一看七色手帕,上面的红色不见了。有了七色手帕后,田田可轻松多了。它回家写作业时,便叫道:“手帕,给我写完作业吧!”果然,不到一分钟,作业就完成了,而且写得很认真。第二天,老师表扬了田田,奖给了它一朵小红花。田田心里美极了,…  相似文献   

13.
什么叫诡辩     
有个学生请教他的哲学老师:“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老师想了想,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来做客,一个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他们洗澡,你想这两个人谁会洗呢?”“当然是那个脏人。”学生脱口而出。老师摇摇头说:“不对,是干净人,因为他养成了洗澡的习惯;脏人却认为没什么好洗的。再想想看,是谁洗澡了呢?”学生改口说:“干净人。”“不对,是脏人,因为他需要洗澡。”老师反驳道。然后他再问:“如此看来,又是谁洗澡了呢?”“脏人!”学生只好又改回开始的答案。【米子评点:当我们被诡辩弄得无所适从的时候,为什么只会被动地跟着他人的思维去想问…  相似文献   

14.
“加点心啦,加点心啦。还有谁没洗手,赶快去洗手。”说着,我准备分点心。突然,从孩子们中间传出一句:“老师,还有你没洗手。”我的脸“唰”地一下红了,很尴尬地说:“谢谢你的提醒,老师这就去洗。”是的,每次加点心,要求每个孩子把手洗干净,而老师却忽略了  相似文献   

15.
每次教室内的墙面或桌面脏了,我都会带着孩子们一起给它们"洗洗澡",并提醒孩子们不乱写乱画。孩子们也很愿意帮着我擦桌子、洗抹布,打扫班级卫生。"老师,迟棣心把书放进水盆里了!"杨萌怡的一声高喊,把我惊  相似文献   

16.
夏点 《科学启蒙》2012,(12):30-31
如果我拿出一块肥皂,说它能洗干净我们的手和衣服,你一定深信不疑,这是因为一提到肥皂就会马上联想到它洗涤、去污的功效。但如果我说我们的身体里也有肥皂,你还相信吗?  相似文献   

17.
教小班幼儿折手帕得讲究方法。我拿了一块大手帕,对孩子们说:“你们看,这是一块大手帕,不好团起来放在口袋里。怎么办呢?我会变魔术。”我捏着手帕的两角,边对边、角对角地折,随着“变”的口令,一变、二变、三变,手帕变小了,可以平平整整地放进口袋了。孩子们看得入神,拿出自己的小手帕也来变魔术。渐渐地,他们对折手帕发生了  相似文献   

18.
丹丹受难日     
爸爸妈妈都工作太忙或出差的日子,便成了“丹丹受难日”。因为家中所有的事都轮到我干了。哎,又到了周日下午——我洗,我洗,我洗洗洗!不不不,不是我洗的,是洗衣机在工作。我搜出一家子蜕下的  相似文献   

19.
大凡教师常常会对孩子们说“多喝点水”“小手洗洗干净”等诸如此类的话,而且这些话每天都要重复许多遍。至于水是否喝得适量,小手是否洗得干净,恐怕就难以“监督”了。究其原因,是教师的叮咛不够到位,缺乏操作性。怎样才叫多喝水?怎样才算洗干净手?孩子们并不知道怎样做才符合要求。如果将这些要求量化,结果会怎样呢?盥洗室里孩子们排着队在洗手,他们的嘴巴里轻声地数着:“1,2,3……29,30。”数到“30”,孩子便会自动让开,让后面的孩子洗。30秒洗手,这是我班的洗手规则,这样就不必担心孩子们的洗手质量了。每天喝三杯水,这是我和孩子们共同…  相似文献   

20.
30年前曾经到访上海的一位芬兰客人,入住上海大厦期间,早晨把一块用脏的手帕扔入一篮子,然后到餐厅用早餐,用完早餐回房间整理行装准备离开,有服务员敲门把一块洗干净、熨烫平整的手帕微笑着送到他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