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对高校冰上课教学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在高校冰上课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发展体能和技能教育,而忽视了心理教育,致使部分学生对冰上课教学产生消极、排斥、畏难、不思进取等心理障碍,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冰上课教学的目的、任务起着负面作用。因此,本文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入手,对学生在冰上课教学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以及如何针对学生个性心理特征进行心理训练.为消除高校冰上课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障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校速度轮滑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消除措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高校速度轮滑教学中,学生产生的心理障碍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速度轮滑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成因的分析,认为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观因素为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状态焦虑水平和人格特征,教师的业务素质、动作技术难度和教学环境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客观因素;教师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良好课堂氛围,优化教学环境等方面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3.
浅析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障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产生厌倦情绪 ,主要表现为焦虑、紧张、恐惧、胆怯等心理障碍。分析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对策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启发学生的求知欲 ;加强意志品质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相似文献   

4.
分析探讨了在游泳教学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5.
1 研究目的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障碍表现较为突出的就是学习受挫心理障碍,学习中的挫折和困难会给学生心理带来不良影响,影响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其主要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教师的教法、教材安排不当等引起的。另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体育基础、身体素质及接受能力较差,以致他(她)们在面对体育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挫折时难以适从,产生心理障碍。如部分学生遇到动作难度较大(双杠、跳马)的练习完成不好或失败时,表现意志不坚强,学习信心不足,产生恐惧、焦虑、压抑、失望、泄气等心理问题,令心理失去平衡,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健美操教学中学生产生“羞怯”、“胆怯”心理的原因,以及如何克服和消除学生这些心理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对山东省普通高校在校的449名学生进行了体育课心理障碍调查研究,后发现,学生在体育课中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特别是一年级中的普修课显高于专项课,并就产生原因归纳出十方面主要因素。针对其心理障碍,提出了缓解与消除心理障碍的措施与方法,以使广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体育课身体素质、技术、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健美操课教学心理训练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玉娟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2):195-196,199
从心理因素对运动技能的影响作用入手,分析了学生在健美操课学习中,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提出克服心理障碍的相应对策,旨在将心理训练引入健美操教学中,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游泳教学中由于学生怕水等心理障碍 ,经常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学生产生这一心理障碍的原因 ,并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校滑雪课中如何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滑雪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以求解决此问题的相应方法与途径,促进学生滑雪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中高职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本科以上)招生名额的逐年增加,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就业等各方面的影响给正处于心理形成和走向成熟的高职生造成心理压力,长期的心理困扰使他们形成心理障碍,在体育教学中,表现也很突出。分析了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以及在体育课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普通大学生在跨栏跑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跨栏跑心理障碍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成才与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中的渗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了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以及引导大学生如何走出心理误区。  相似文献   

14.
对高职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厌学、焦虑、学习懈怠、功利性强以及自卑是其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研究得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促进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可调节学生的心理失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增强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并进一步指出深化《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武 《体育科技》2003,24(1):38-42
社会、家庭、就业等各方面的影响给正处于心理形成和走向成熟的高职生造成心理压力 ,长期的心理困扰使部分学生形成心理障碍 ,在体育教学中表现得也很突出。重点阐述体育教学中高职学生心理障碍不良心境产生的原因及其调控方法 ,以便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速度滑冰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克服速度滑冰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速度滑冰教学中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差、缺乏意志品质、动作难度和动作危险性大、教学方法不合理等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和心理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重视动作示范和保护措施,优化课堂教学氛围等相应对策,以期提高冰上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对世界杯、奥运会等主要乒乓球的比赛场次进行观察统计,以及查阅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等相关专业理论.对运动员在比赛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系统分析心理障碍对跨栏教学产生的负面影响,揭示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为教师在教学中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轮滑课教学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克服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勇 《冰雪运动》2007,29(6):38-40
通过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认为轮滑教学中学生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意志品质差,轮滑动作难度和动作危险性大,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不符合学生的实际等是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加强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优化课堂教学氛围等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对策,以提高轮滑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同程度的存有心理障碍。本文浅析了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以便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