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1问题的提出 曾有不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学数学有什么用?对我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非常模糊,总的感觉是“为了高考而学习数学”.我们又对已参加工作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情况更是糟糕,大多数人认为数学在其生活、工作中确实没有什么用,故而认为数学是数学家们的专门游戏,或许在他们所不知道的领域有用,但他们无法感受对“数学对你的个人素质的发展有何帮助”这一问题的回答也很令人失望,大多为“没有感到”。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改背景下,每一位教师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课常教学探索研究和实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保证学生有效地数学“活动”,必须充分体现“学生足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相似文献   

3.
现在的新课程教育理念不主张问学生“你懂了吗?”而是问学生“你学会了吗?”因此如何提高45分钟的效益是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课题.教学生学会学习,喜欢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可以是一则故事、一段数学史料、一个游戏、一次数学实验、一个实际问题、一个历史数学问题,也可以是一种类比关系等等.尽管  相似文献   

4.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意识”是指人所特有的一种对现实系统化了的、自觉的、伴随着体验且有能动性的反映形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各种意识的形成和完善,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四种意识,即数学应用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创新意识和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用导数知识探究数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你对数学特感兴趣,那么你就会去自觉地学习数学,特别是面对一道数学难题,苦思冥想,长久不能解决,忽然灵机一动,解答的“念头”浮现了出来,这时,你就一定觉得无比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怎样教好数学呢?或许您思考过,或许您尝试过。但是,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不可复制的。所幸,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好数学的规律是什么呢?或许您观察过,或许您分析过.更或许您发现了其中的某些规律。但是,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在这个合作创造成功的时代.同向的合力更为强大!目标直指“小学数学教育”.20位小学数学名家的合力.经由唐彩斌老师之手而汇聚成了一本能量巨大的书籍——《怎样教好数学——小学数学名家访谈录》。  相似文献   

7.
加强数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是提高数学课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学生要真正掌握一个数学概念,往往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而是从生疏到熟悉,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因此教师要注意到概念知识的逐步深化,不断发展,通过几个过程一次又一次的对概念进行“再认”,使学生逐步理解概念,掌握概念,从而使之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牢固的观念,并能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运用自如,得心应手。这里所谓的“再认”,就是指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要求,多次反复认识某一对象,这与心理学中的“再认”这一专用名字是既有区别,又有所联系,心理学中的“再认”是指将你过去已经识记过的事物重新展现在你面前,看你能否认出是以前识记过的  相似文献   

8.
有一次.找来一名平时学习较认真可英语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家长.到学校来共同商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对策。家长开口对学生说到:“数学是需要动脑筋的学科,你考的不好还情有可原,可英语只需要死记硬背.你怎么还学不好呢?”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可是,面对学生犯错误,作为教师,你能不生气吗?或许是我的脾气过于急躁,或许是我的性格较为古板,也或许“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还没有深入我的灵魂,否则为何面对这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我常常会气得不停地提醒自己不要生气,不要生气,然后深呼吸,再深呼吸。曾有几次打算不去理睬他们,可是内心深处总有一段话不断涌现出来:“他们是你的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你是一名教师,你的责任就是教育好他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所以良知告诉我,面对孩子们犯错误,我必须生气。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课程应反映数学文化,“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或“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并要求以渗透的方式有机地融入数学课程的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教学却不尽如人意,并没有形成为教师的教学自觉.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有外在原因,如考试不考,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可有可无;只要将数学知识学好了,数学文化是“软”指标,以后慢慢去体会.还有一些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有一句谚语,叫“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在这句话的内涵里,包含着人类摆脱不了的幼稚和局限:我们常常深陷泥潭而不自觉,我们常常守着幸福不知幸福,我们常常望着世界不明就里,我们常常疲于奔波而迷失自己。或许你觉得你有清醒的时候,或许你就是一个聪明的上帝。  相似文献   

12.
“喂?”我一把抓起话筒。“巧根啊?”当头冒出这么一句,惊得我连忙将话筒从耳边拿开,我可消受不起这分贝极高,简直震耳欲聋的问好。显然,这是个不太文雅的乡下妇女,一定是外婆的朋友。接下来的几秒钟,我等着她继续问“你外婆在吗”,可她或许是不知所措,或许是为刚才的鲁莽感到不好意思,居然也没了声音。又过了几秒钟,她依旧不开口。于是我明知故问:“你是谁呀?你找谁?”还是没回音。莫名其妙!跟我猜谜?谁怕谁呀,跟你耗着。在僵持的一分钟内,电话里没有一丝杂音。该死的,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怎么就开不了口呢?我急了,最后再问一次:“你是谁呀?”…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到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以前,国内外的哲学家、思想家都自觉不自觉地在探究和论述有关“心”、“灵魂”、“意识”和“人性”等心理学的问题。如我国的孔子、孟子、苟子都有关于心性的学说;西方的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都论述了知识的来源和灵魂的性质,所以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说它年轻,是由于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一门  相似文献   

14.
“在大学里如果不能有一次轰轰烈烈的恋爱,那么你在大学生活就是不完美的。”或许我们都曾爱过,但是不曾恋,却也终究是无悔的。  相似文献   

15.
欢欢 《小读者》2012,(2):77-7
或许你的孩子一直以来都对学习提不起兴趣.或许上学期糟糕的考试成绩已使孩子丧失了信心,那么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家长是时候采取行动,重新激发孩子学习的斗志了。本期.我们就两大心理学效应作一解读.希望能给家长们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前言:“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困惑.但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不轻言放弃,也许在一连串的问题过后,你会得到一个圆满的回答!”这是在上完人教A版教材《数学2》第四章“圆与方程”后笔者对学生说的一段话.因为我们刚经历了一次艰辛却成功的探索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下一次,当你试图安慰那些自尊较低(low self-esteem)的朋友时,你或许应该放弃使用那些激励性的话语,因为他们并不想听到这些。(译注:心理学中的自尊可以看作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低自尊是指对自己评价和期望较低,并不是说这个人不要脸。这一点和我们生活中所说的“自尊心”不同。)  相似文献   

18.
生命是~种行走。如果说把生命当作一股流水,像冰心所说:“不是每一条江河都流入大海.不流动便成了死湖。”因此。我们不得不去享受撞击岩石的快感。以及那无止的悠长的蜿蜒,还有与山间芬芳花草擦肩的失落。你会有疑问.终究自己会到达哪里,是大海吗?谁知道呢?或许,你会被更湍激的水流冲溅到一旁.或许你会被岩石阻挡道路.成为一汪死水,你更不知道你将会汇人怎样的河流流向怎样的地方,兴许,你会流进阴沟……又有谁知道呢?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育心理学》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曹才翰先生和章建跃博士合著的一本书。他们以数学教育为背景.通过对数学教与学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郑重提出:数学教师要做好教学.迫切需要自觉主动地去理解和掌握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  相似文献   

20.
时间的脚步匆匆,在忙碌与辛苦中,我的教学工作已走过了15个春秋。自己对数学教学的认识也逐渐成熟。回味走过的路,忙碌但不盲目,辛苦但不心苦,我唯一的感触是“想说爱你并不容易”;最想说的话是“不爱你.没道理”。我深爱上了数学教学.一步步走来.让我把爱的过程记录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