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儿子当官     
儿子也算是个老干部了。从上一年级开始当中队长到现在已有两年多干龄了。这学期换了新班主任,说是要改选中队干部。儿子满怀信心地对我说:“如果让同学选,我肯定能选上,同学们都很信任我。”开学两周过去了,做老爹的常调侃儿子:“星星,你们新的领导班子成立没有?”儿子知道老爹是“幽”他的“默”,也不和老爹一般见识,咧嘴一笑而已。别看儿子的官不下文也不入“品”,儿子可是很看重这个  相似文献   

2.
承诺     
一个农夫和两个儿子 ,曾经有过这样的承诺 :父亲说 :“只要你们好好学习 ,我就是砸破铁锅当废铁卖 ,也要供你们完成学业。”大儿子说 :“假如将来我有出息的话 ,一定会好好地孝敬您。”二儿子说 ;“不管将来我有没有出息 ,一定不会忘记您。”大儿子、二儿子的成绩一直都很优秀 ,这本来是好事 ,但随之而来的是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父亲默默地担起了这个沉重的经济重荷。他披星戴月地干自家的农活 ,还早出晚归地给人家干杂活儿。父亲从来没有空闲过 ,也从来不舍得空闲过 ,还到处找亲戚朋友、邻居街坊借钱。总之 ,能做的事都做了 ,能想…  相似文献   

3.
其一:自作多情 想知道我们为什么叫他“老爹”吗?因为每天吃饭他给我们倒水的时候,他总会亲切地对我们说:“闺女、儿子们慢点吃,喝我给你们倒的水,做起数学题来顺溜。”我们也就只好甜甜地应一声:谢谢“老爹”!前几天,王琪同学的妈妈来了,正赶上我们吃饭,“老爹”不知道王琪去哪儿啦,急得直转圈儿。我们告诉他后,他摸了摸头嘘了口气说:“我以为丢了个闺女呢!”吃完饭,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忏悔     
在一次学生家长座谈会上,我听到了这样一个令人震惊的故事。父亲为了多挣点钱留给宝贝儿子,整天早出晚归,即便是双休日也外出找活干。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家,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缠着他要到小区花园里一起玩。父亲说:“我太累了,没时间陪你玩。”这时,儿子瞪着一双失望的眼睛,问:“您一天能挣多少钱?”这位父亲觉得很奇怪,儿子怎么会问这样一个古怪的问题呢?于是就不答理他。可儿子不依不饶,一定要父亲告诉他。“30元!”父亲不耐烦地告诉儿子,尔后进了厨房。从这以后,儿子没有再纠缠父亲。一个月后的一个星期六早上,…  相似文献   

5.
“爸爸要出差,你在家里要听妈妈的话呀!”丈夫每次出差前都要这样嘱咐儿子。这一次他又要出差了,我对他说:“儿子已经十岁了,不能总让他依赖我们,应该给他一个长大的机会了。”丈夫点头表示同意。临行前,他把儿子叫到身边:“爸爸要出差了,这次你不仅要听妈妈的话,而且还要好好地照顾妈妈,你能行吗?”原以为儿子会很不情愿,可是他却很认真地回答:“好,放心吧,没问题的。”转天早上,我叫儿子起床:“你快点儿!妈妈在厨房里忙不过来了。你要自己叠被子,自己找衣服穿。”儿子一改平时懒懒散散、磨磨蹭蹭的习惯,爽快地答应着:“好!”一骨碌便从床…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轻松的聚会上,一位很有名气的青年经济学家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这故事是他给EMBA学员上课时列举的有关“撮合”的基本训练的例子:在美国乡村,住着一个老头儿,他有个儿子,儿子和他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儿,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儿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儿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儿想了又想,终于被让儿子当“…  相似文献   

7.
每逢节日,我问儿子要什么礼物,儿子从两岁起,就总是稚气地回答:“妈妈,我要书。”星期天带儿子逛商场,看见柜台里的书,儿子也要拉着我去挑上一两本。日积月累,家里到处是儿子的小人书。他常常记不起想看的书放在何处,所以,总是缠着我去帮他找书。找书煞是浪费时间,我就请木匠为儿子做了个小书架。书架不高,儿子可以自己取放。书架分为三层:下层放美术类书和水彩笔,中间和上层是儿子经常看的故事、儿歌等文学类书。儿子看到自己的小书架,像小兔似地在书架前蹦蹦跳跳。从此,只要他想看书,便从书架上  相似文献   

8.
一位年轻女作者说:“我儿子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一直都当班长,到了四年级却啥也没当上,就整天闹着让我找老师帮帮忙,给他一个官当。”结果这位母亲真的找了老师,她儿子也如愿当上了小队长。当时有人问:“如果你的儿子长大了,让你帮他当市长,你也有办法吗?”我虽然一直没说话,但听了这话却在心里由衷地赞了一句:“问得好!”因为有些问题是需要孩子们自己努力去解决的。  相似文献   

9.
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创造发明家。他有一个儿子,脑瓜聪明,就是不爱劳动。儿子长到15岁时,鲁班问儿子:“你想干什么活儿?”儿子说:“种田。”鲁班于是送儿子去干农活。只干了一年,儿子回来了。鲁班问他:“怎么不干了?”儿子说:“种田太累。”第二年,鲁班征求儿子的意见,又送儿子去学织布。只干了一年,儿子又不干了。鲁班问他:“为什么又不干了?”儿子说:“织布这活儿,把人给忙死了。”鲁班问儿子:“你究竟想干什么呀?”儿子想了想说:“跟您一样,当木匠吧!”鲁班把儿子交给他的大徒弟当学徒。不料,儿子只干了一年,又不干了。鲁班问…  相似文献   

10.
邻居的玉米     
博恩老爹种玉米很有一套,在各种农会评比中都名列前茅。秋季的种子交易会上,他家的玉米种子经常供不应求。但博恩年事已高,决定把农场交给小儿子打理。交代好了农场的大事小情,老爹对儿子说:“有件事,你一定要牢记。每年秋天,无论种子多么紧缺,都要挑一批上好的玉米种子分给邻居们。”年轻人很不理解,“您种的玉米远近闻名,赶集时,  相似文献   

11.
儿子生性活泼好动,顽皮得很。除非睡着了,才能安静下来。他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忙:雪白的墙成了他的画板,家用电器常因他的“破坏”不能正常工作……我曾怀疑孩子是否患了多动症。学校的老师也常向我倒苦水,说孩子上课总溜号,也不知道在搞什么,不遵守学校纪律,课间常与同学们打闹。我为此也伤透了脑筋,却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领儿子去书店买书。付了钱准备走时,却发现他还站在那,正专心致志地看一本书。那是一套有关恐龙的系列画册。儿子求我买下来。他说恐龙是他最感兴趣的动物,长大他要当研究恐龙的专家。望着儿子期…  相似文献   

12.
儿子最早宣布婚讯是在小班的时候。“妈妈,我要结婚了。”儿子说得很理所当然,虽然也带着一丝羞涩,毕竟是“终身大事”嘛。我强忍住笑,问他:“哦,那你跟谁结婚啊?”“跟李晨星(性别:男),哦不,跟苗文路(性别:女)吧!李晨星太不禁打,一打就哭!”天哪!结婚是为了练拳击?我想选择不动声色,想表现出不是特别感兴趣,但是儿子不干,非得逼着我和他模拟教堂结婚的样子。“李嘉鸿先  相似文献   

13.
第一次意识到儿子对“性”有所觉悟,是听他念一首打油诗:“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非在本班找,班里女生本就少,何况质量又不好。”儿子给我念这首诗时,是去年他初三即将毕业的一天。那天他放学很晚才回家,我很生气,他很快就要考高中了,还这样不珍惜时间。我问他为什么放学这么晚,儿子解释说帮同学解决困难去了。我的火气刚降下来,儿子顺嘴把同学的“困难”讲了出来:“班里两个同学恋爱,因为点鸡毛蒜皮的事吵崩了,于是就失恋了,我是他们的好朋友,只得不辞辛苦地劝说他们破镜重圆。”我听了很吃惊,刚刚压下去的火气“腾”地又冒了起来,对儿子好一…  相似文献   

14.
儿子很聪明,学习还可以,但就是不够努力,因此也就不十分优秀。轻轻松松考上了高中后,还是那副老样子,我很着急。然而如今大了,当我在饭桌上训导他时,他会调皮地说:“妈,吃饭要专心,不可以一心二用哦。”  相似文献   

15.
北风怒吼,大雪纷飞,焦裕禄去看望一双无依无靠的老贫农。老大爷有病躺在床上,老大娘是个瞎子。老大爷问他是谁?他说:“我是你的儿子”。老人问他雪天来干啥?他说:“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焦裕禄是患有严重肝病的人,在大雪天还去看望两位无儿无女的老贫农,说是他们的儿子。这种热情关怀贫下中农的精神,怎不令人感动呢? 我是一个教师,心中应该有学生,特别是有贫下中农家庭出身的学生,不仅要帮助他们能够进得来,而且要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读得  相似文献   

16.
风车转呀转     
星期天带儿子上街玩,路边小摊上卖的风车吸引了他的视线。其实那种风车构造很简单:一根竹棍,竹棍顶端横着一根细铁丝.以铁丝为轴两端各有一个纸风轮。令儿子感到惊奇和不解的是:两个风轮虽平行放置,却向不同的方向旋转。当儿子问我为什么时.我没有直接告诉他,而是佯装不知地说:“我也不太清楚,我们还是买个风车看看吧。”风车一拿到手,儿子便急不可待地开始研究:嗯,两个风轮大小一样,中轴一样,都有八个风叶……看来看去也看不出所以然来。儿子丧气地说:“什么鬼玩意儿,不看了。”见他要放弃,我赶紧提醒他:看看两个风轮的风叶有什么不同。哇,这回发现了,原来两个风轮的风叶是向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两代人之间的争辩,对孩子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第一步,是寻求与父母沟通的另一种方式。我有一个14岁的儿子,今年上初二了。他与班里一个大款的儿子很要好,常常羡慕那个同学家很有钱,穿的是名牌,吃的是牛排,喝的是饮料,玩的是手机,他什么东西都敢买。一天,我妻子教育儿子说:“妈妈下岗,爸爸工资也不高,我们不能同有钱人家比。其实,有钱念不好书,将来一点用都没有。”儿子反驳说:“有钱有什么不好,你让我考大学、读博士,不也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多挣钱吗?”如今,这孩子比以前顶嘴多了,不仅常和他妈妈顶嘴,有时连我的管教意见也  相似文献   

18.
有一天,陶行知找吕长春谈话。吕长春没有父母兄弟,学校就是他的家。陶行知看着17岁的吕长春,满意地说:“你已经长大了。当年你进学校时,只有桌子那么高!”陶行知说:“我要请你去做一件事。我把职权给你,让你安心大胆地干。现在我任命你当场长,去办一个农场,你干不干?”吕长春高兴极了,说:“去,当然去!”陶行知说:“我们学校很困难。你去把农场办起来,秋后收了庄稼,也可解决我们一点困难。我先谢谢你。”长春打起背包去了小龙坎。这块不满20亩的沙土地,遍地是石块,旁边只有一座光秃秃的山。他倒吸一口凉气:这算什么农场,简直连草都种不活。他…  相似文献   

19.
儿子升初三了,中考一天天逼近,我的心也随之一天天地往上提。虽然孩子很懂事,对待学习也相当有干劲儿,但我还是为他的前途隐隐担忧,想到一年后他万一考不上好的高中我就浑身直哆嗦。没办法,我是个母亲,母亲大概都这样吧。很自然地,掌握儿子每天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成了我的重要工作。我就像架摄像机一样无时不将镜头对准儿子,哪怕他有一丝风吹草动,都能强烈触动我敏感的神经。每天晚上儿子从学校回来,我都忍不住要问他几个问题:“今天老师布置了多少作业?你完成得怎么样?”“现在不准看电视,赶紧去把作业做完!”“老师今天还有没有什么特别…  相似文献   

20.
“妈妈,我当上了编辑!”放学回家.儿子把这件事当做一个好消息告诉我。我知道,儿子所说的编辑,不过是他们班上或学习小组又要搞什么活动临时的“抓差”,即便如此我看也不合适。语文是儿子的弱项,作文更是弱中之弱。让他当编辑,那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么。我觉得有些好笑。儿子觉得不好意思,“你不要这样嘲笑人家嘛”。他告诉我,他们班要举行手抄报比赛,他们小组共六个人,一个主编,一个副主编、两个编辑、两个记者。所谓编辑,就是按老师要求的主题,找报刊、杂志上的一些相关内容,剪辑、拼接、抄写。自从担任了编辑这个职务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