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通过自编问卷调查了北京市高中校长对教育国际化的理解与实践。调查数据来自322位北京市普通高中校长。调查结果表明:第一,大多数校长都认识到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对教育国际化内涵的理解也比较好。城区校长较之农村校长对教育国际化内涵的理解更准确、到位。第二,校长对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工作实践在应然层面和实然层面存在明显的差距,且"重输入、轻输出"。第三,校长大都开始在教育国际化方面有所尝试与发展,但发展水平未能达到他们的期望,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城乡差异和学校级别差异。最后,学校在教育国际化方面的发展受到内外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一环。它涵括了国家当前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的发展思路,助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是大力提升我国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突破口,是服务国家战略的有力契机,也是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品牌的重要途径。当前,在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中还存着对国际化理念认识不足、校企合作国际化程度不深与高职自身综合实力不足等问题。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可从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面着手,提升我国高职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教育国际化观念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凤翔 《教育探索》2001,(12):49-50
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剧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国际化趋势。教育国际化要求培养受教育适应社会国际化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促进国际理解。学校培养教育的内容要实现科技化与人化的统一,强化外语、数学、理科和计算机等课程。要开发和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加强教育领域的人员交流。  相似文献   

4.
我国研究生教育是与中国的对外开放一同成长发展的。当前,研究生教育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中仍然要坚持“三个面向”的方针,在新的条件下,思考WHY (为什么要推进教育国际化)、WHAT(什么是教育国际化的内涵)、HOW(怎样有效实施教育国际化)、WHERE(教育国际化将向何处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际化学生实践教育是当前大学生实践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本论文结合自身的国际化学生实践教育的实际经验,提出了国际化校际之间双向交流、国际化学校与公司之间实践两种模式,是开拓国际化学生实践教育的有效探索,也为后期进一步开拓国际化联合培养打下了良好基础,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教育国际化、本土化与学校个性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教育的国际化始于高等教育的国都国际化。高等教育的学术本质,决定了凡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等学校都具有国际性的特征。教育的最初发展是为个人和本土(社区、地方和国家)的发展服务的,国际化是以本土化为基础的,本土化是国际化的内在要求。由现代科学技术主导的知识经济的到来,既推动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又要求学校的个性化,即要求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等职业教育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是现实必需。通过对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性、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内涵的解读,探析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策略。要转变传统观念意识,正确理解并重视国际化意识的培育;要创新教育制度,探索有区域特色的、有高职特色的国际化的道路;要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探索多种形式的有特色的国际合作方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来临,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益彰显。终身教育理念背景下要求我们对基础教育的作用和功能重新审视和定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教师不仅要有敬业奉献精神,而且要具有复合型知识和研究能力,是善于用教育智慧耕耘的学者。为此,树立教育国际化的办学目标,确立教育国际化的培养目标,构建教育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加强教育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是今日基础教育适应教育国际化、应对挑战、促进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教席联席学校网络第五届论坛在上海举行。与会代表认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使命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国际课程是推动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效工具,促进教育国际化教学变革与教师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基于项目的合作学习,教育国际化的起点与终点要落在教育本土化上。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国际化办学是世界大国竞争新时代提升国家竞争力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创建特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顺应国际化办学发展趋势与客观要求,日本从国家管理层面明确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战略;高职院校以提升国际竞争力及国际通用性、共通性为战略目标导向,制定适合本校的国际化办学战略规划及战略措施。鉴于地理、文化等因素,理性借鉴日本的经验,有利于丰富我国高职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实践。  相似文献   

11.
通过独立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合作、证书培训等多种形式,近年来,江苏高职教育国际化获得了较大发展。但与江苏经贸国际化、经济国际化和经济发展的行业分布相比,江苏高职教育在国际化过程中却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因此在未来发展中,江苏应强调以经济国际化引领教育国际化,协调教育国际化资源的区域配置,加强高职教育国际化的行业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WTO后面临国际化冲击、职业教育体系势将导向国际化的必然性。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教育还远落后于产业蜕变。我国高职教育要通过确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理念,建立学校发展特色,提供优质教学环境,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校校、校企合作办学等举措,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只有将职业体系的国际观与其职能衔接,职业教育才能起飞。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教育国际化逐渐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等方面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必然选择,要提升上海教育国际化水平,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城市。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4.
指出高校要突破学校行政体制和制约,通过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和教育国际化,来适应研究生教育的超常规发展,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提高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教育国际化是21世纪学校面向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在教育现代化之路上,紧密依靠其外语和艺术两大办学特色,不断拓展学校教育国际化的视野,进而加强校本建设,推动学校的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困境与出路——以江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问卷调查对江苏省数十所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组织与制度保障、基础条件及资金保障、教学与课程设置、师生的国际交流、学校对师资的投入、国际科研合作等七个方面国际化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归纳江苏高职国际化存在的困境并寻找出路,为逐步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际,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不断研究的课题。通过对内对外双向交流,分享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改革成果和经验,有助于探索如何建立符合我国自身特色基础的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18.
国际化是一股世界性的潮流。在我国现代大学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过程中,既要强调融合需要国际化.又要强调融合的国际化发展必须立足于本土化。与其他国家推进国际化的大学有所不同,我国大学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提升学校的国际品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就,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因此,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下寻找适于我国现代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国际化方式,已成为我国现代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双一流"建设给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出了理念与实践两个层面的新要求。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形成对研究生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全面促进,成为支撑"双一流"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要通过推动研究生海外留学纵深发展、课程体系"在地国际化"、校际合作"溢出效应"、导师队伍国际化和质量控制强化,形成支撑"双一流"建设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20.
任睿文  徐涵 《成人教育》2022,43(2):88-93
国际化是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加坡始终把国际化作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引导思想,通过教育主体的双向国际流动、课程内容和设置国际化、将国际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方法本土化、聘用外籍教师和教师海外培训、与国际企业保持双向合作、开展跨国培训项目等策略,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模式。借鉴新加坡经验,我国可以通过国家层面健全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相关政策法规、落实各地区发展自主权、兼顾全日制留学生和外籍员工在职培训、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式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