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9 毫秒
1.
谈“一”字     
“一”字虽然字形简单,但它却是一个使用频率较高的字.“一”字的基本用法:一是它独立为字的用法;二是它作为构字部件的用法.“一”字作为一个独立的汉字,有实词的用法,也有虚词的用法.当实词用,有数词、形容词、动词等用法,当虚词用有副词和连词两种用法,情况比较复杂.“一”字作为构字部件使用也有两种情况:一是作形声字的形旁,二是作指事字中指示性符号使用.  相似文献   

2.
词缀“的”有所有格性和形容词性之分,前者来源于唐代“底”字,后者来源于上古“之”字,“的”与其前成分构成“所有格短语”和“形容词短语”,“的”字是插入到“的”字短语里的,“的”与其前成分组成的语法单位使独立“的”字结构成为可能;现代汉语人称代词所有格意义的非“的”字短语用法源自古代;独立“的”字结构是名词化结果,不同于数量词短语的独立使用。  相似文献   

3.
对同义词“寡、少”两字的辨析,从古至今观点众多,对先秦时期而言,二者的异同情况需具体分析。文章以先秦十一部著作为例,检索“寡、少”两字的具体使用情况,从共时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微,在诸多前辈专家学者的论断基础上,对二字意义和用法上的区别作进一步的探讨,从产生时间、语法功能以及词义等方面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古代汉语中尤其是先秦文献中判断词“是”的使用情况,认为,应该把“‘是’在上古汉语中已经作为判断词使用”这一看法明确地肯定下来。  相似文献   

5.
“吗”“嘛”二字,一般人都很眼熟,以为正确使用不在话下。可偏偏就是这两个字,经常会张冠李戴,连中央电视台的2006年的春节晚会也未能幸免:“开句玩笑吗!”本该用“嘛”却用了个“吗”字:“我赔得起嘛?”和上一句正好相反,这里用“吗”才能表达疑问语气。可见,“吗”“嘛”二字不容小觑噢。  相似文献   

6.
颜色词“金”先秦便广泛使用,其颜色义源于黄金。而关于“黄金”是否为其本义,争议很多:(1)《税文解字·金部》:“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蕴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不违。”认为其本义为金属总称;(2)王赞源认为“二”是金的本字,象沙金之形。本义为黄金;  相似文献   

7.
“婚”字的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顶  李歆 《学语文》2006,(2):46-46
汉语中的“婚”字的诞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婚姻形式和汉字文化。古代汉语中,“婚”字可以总指人的“婚姻”。现代汉语“婚姻”中的“婚”和“姻”分别来源于古代“昬”字和“因”字的假借。上古汉语中“昏、因”两字分别指“昏时迎娶”和“因男而嫁”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汉字与它记录的词,有的对应,有的不对应,其中的异体字,在使用过程中有分有合,情况相当复杂。本文以“沉”与“沈”、“間”与“閒”为例,探索这两组字的历史演变过程,揭示其发展演变的动因,提示阅读古籍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吕谦 《四川教育》2000,(4):42-42
南部县三清小学邓昌满:我一直没弄清楚多音字“尾”和“壳”的用法,来信请求解答。主持人(特级教师吕谦):一个字有多种读音叫多音字。有两种情况,一是多音多义,二是多音同义。“尾”字属多音多义,基本读音为wěi;读作yǐ时,特指马尾  相似文献   

10.
上古汉语中,“有+名词”中“有”字的词性,各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在先秦早期是指示代词,先秦后期被“兹+名词”取代,慢慢消亡.  相似文献   

11.
“劳动”,繁体写作“劳动”,两字都以“力”为形符。“劳”,《说文》释为“剧也”,《尔雅》释为“勤也”,意思是干力气活十分繁重辛苦。“劳”的反义字是“逸”(安闲),成语有“劳逸结合”、“以逸待劳”、“一劳永逸”。“动”,《说文》和《尔雅》都释为“作也”。事物改变原来的位置或面貌都是“动”,常用词有“行动、活动、动作”。“动”的反义词是“静”,“动静”并列成词,义偏于动。在字典里收入“力部”的字,字义大都与力气、力量有关。“力”是一个象形字,它的本义是人或其他动物的筋肉所发生的效能,也就是口语所说的“力气”,如“身…  相似文献   

12.
成语“三令五申”的“三”、“五”沿用古汉语动量表示法,指三次、五次,比喻多次。“三令五申”谓多次命令,反复说明,即再三告诫的意思。 古汉语特别是上古汉语没有动量词。一般只用数词表示动量。数词表示动量有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3.
“唯”“惟”二字在现代汉语应用中长期处于混用状态,这种现象在语言中并不多见,它违背了语言的经济性、标准化和信息化原则,因此现代汉语中对“唯”“准”二字的规范势在必行。对“唯”“惟”进行考察分析,发现二字的本义并不相同,通用也具有一定的条件,从而提出在现代汉语中,除“惟其”、“惟妙惟肖”个别词语外,对其他没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惟”与“唯”的异形词,应该考虑合“惟”取“唯”。  相似文献   

14.
人称代词“人家”在关中多数方言点里构成合音字“伢”,其次还构成等合音形式;关中方言“人家”合音音节里的,声母是上古汉语“人”字声母的存留。“伢”字等在关中方言里往往用如第三人称代词并且多数用作单数;可以充当主语、定语等。  相似文献   

15.
为谋求普通高中生涯教育再发展,需要将“普职融通”理解为普通高中在自身教育与广义的职业教育之间加强横向沟通与纵向衔接,以助推“普职融通”实现探索型、升学型、生涯型效能升格。这种新理解回应了劳动的本质属性,把握了劳动的重要特征,彰显了劳动的生涯教育意义。这种新理解能优化普通高中的劳动教育,助力常态体验适龄化、个体参与协作化、学生发展个性化、“劳—育”机制实效化。这种新理解蕴含的“成事”风格,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及“五育”融合提供可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16.
选录中学语文课本的《六国论》是宋代文学大家苏洵的一篇有名的政论文。其文纵横恣肆、古劲简切。文章通过六国破灭的探因,为宋代统治者提供治国之良方.文章即使在今天仍有不衰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历史史实(根据文献记载。燕为秦的既定被灭对象,荆轲的刺杀只能说是加速了燕被灭的进程而不能说是被灭的原因)、“速”字在先秦的用法(为“速”在先秦的用法理一条发展线索)、“速”字“加速”义的使用(“速”有“加速”义在《六国论〉之前已有使用)三方面尝试为“速”字作别种解释“加速”。  相似文献   

17.
对“者”字作代词和助词两种情况进行辨析,通过大量的语言实例来准确定位“者”字的词性和用法,具体分析判断句中的“者”字的使用情况,从而使我们对文言文中“者”字的使用情况有了比较准确的认识和掌握。  相似文献   

18.
“定+(所+动)”不能准确地反映“名+所+动”的结构关系;名词不可以做“所+动”的定语,“所+动”亦不可以独立为“所”字词组,更不可以为名词所修饰。“名+所+动”应是一个主谓结构加入“所”字的“主+所+谓(动)”式的“所”字词组;“主+所+谓(动)”是先秦书面语中“所”字词组的两种基本结构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语言实际出发,说明“兀”字及其组合在现代交城话中的用法和在《水浒传》中的用法,并加以比较,同时探求“兀”字及其组合的渊源,证实从先秦的“夫”字同音替代成后来的“堵”、“古”以至“兀”字  相似文献   

20.
“说”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字,在上古也是一个高频字。但是,上古“说”的用法极为复杂,除了“谈说”“喜悦”等义外,还有“游说”“止息”“解脱”等义。在字形上,也常和“悦”“脱”“税”等字混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