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哇!那不是传说中的蜘蛛人嘛,真酷!走,看看去,说不定我们还能帮点忙呢!”李小明心想:这人也不一定就是我爸爸,让他们看看也没关系。于是他和同学们走进大厦,乘上电梯,没一会儿就到了银基大厦顶层,可刚从电梯里出来,李小明就发现那刚才被同学们夸奖的“蜘蛛人”竟真的是自己的爸爸,他的脸一下子由晴转阴,于是就想一人偷偷溜走。没想到被同桌阿歪发现了,他死死地拽住李小明的胳膊,不让他逃,还大声说:“李小明害怕啦,李小明害怕啦!”李小明脸红了,心里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虽然同学们以为他是怕高,但自己这么做多对不起爸爸啊,于是他甩开阿歪…  相似文献   

2.
儿子胆小,怕黑暗,怕独处。我早晨要下楼去拿牛奶,让儿子一个人在家里,他死也不肯,非要跟我一块儿下楼取奶不可。我想,这样下去,他将来怎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呢? 星期天早晨,儿子照例又不让我一个人去拿牛奶。我灵机一动,说:“小宇,你马上就要5岁了,应该帮妈妈做更多的事了。今天你一个人去拿牛奶,好不好?”儿子爽快地说:“好!”我找来一个小塑料篮子,将奶瓶放进去,对儿子说:“过马路时(小马路)两边看看,没有自行车才能过去。”“知道了。”儿子拎着小篮子高高兴兴地下了楼。  相似文献   

3.
8057aqiao@eyou.com问:我的孩子6岁2个月大,自从看电视节目被吓到后就一直怕这怕那,比如天黑后不敢一个人去卫生间,也不敢独自呆在屋里。我们告诉他节目中的内容不是真的,不需要害怕,可他还是把“怕”字挂在嘴边。请问,对于这种情况如何引导才好?
  答:6岁左右的孩子,其心理成熟程度还没有达到能把现实和虚幻的东西分开的程度,所以在受到惊吓后容易出现焦虑情绪,表现为怕黑、怕独处、怕某些动物等。此时,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安抚,熟悉的声音和肢体的接触可以给孩子带来安全感。有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一些,这种恐惧会持续一段时间,对此家长不要着急,如果家长因此而产生焦虑情绪,只会起到加重孩子恐惧的作用。家长可以尝试让孩子参与一些有兴趣的活动,使他的恐惧逐渐消除,必要时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编辑老师:你好!我的儿子今年只有三岁,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自己来”。他衣服要自己穿,穿得不好也不要大人帮忙;吃饭、喝水要自己来,不让别人喂;摔了跤也要自己爬起来。让他干吧,许多事情又超出了他的能力和年龄范围;不让他干吧,又怕挫伤了他的劳动的积极性。作为家长,我们真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办?震震爸这位家长:你好!人的成长,实际上就是不断摆脱依赖性,培养独立性的过程。而三岁,则是人的独立性第一次闪耀出光芒的时期。做父母的应该珍惜这种可贵的独立性,使孩子的主动精神得到发扬。儿童的独立性是个逐渐发编辑老师:你好!我的儿子今年只…  相似文献   

5.
一次与几位同学闲谈,讨论到“你最怕什么”的问题,有的说最怕“蛇”,有的说最怕“鬼”,还有的说最怕“难题”,可是我说:“最怕我自己!”害怕自己其实是不敢超越自己,是怕越过本应越过的那一步。我们很多人怕的也都是“自己”,不论怕“蛇”、怕“鬼”、怕“难题”,还是怕“闲言碎  相似文献   

6.
长春市一位家长来信说:我孩子上小学五年级,成绩还可以,就是胆子小。上课不敢举手发言,怕说不好;学校开运动会不敢报名参加,怕得最后一名让人笑话;有不懂的地方不敢问老师,怕老师说他;节日演出不敢参加,怕出洋相;就是与我们外出,有时叫他去问路都不敢,怕被拒绝……真不知该怎么办。A胆量是逐渐形成的,胆子小原因是多方面的。往往是我们自己做错了,却还没有意识到。比如孩子小的时候,有时哭闹,有时不听话,有的家长就用杜撰出来的可怕事物恐吓孩子,孩子可能当时不哭闹了,可给孩子留下了恐怖的印象。有的家长对孩子犯错,动辄训斥、批评,使得孩…  相似文献   

7.
儿子才8岁,8岁的孩子有没有“面子”?我发现有。儿子的同学敲门邀他出去踢球玩,他妈妈怕天热、太阳晒,就代为回答道:“我们家右右正在读书,你们去玩吧。”同学走了之后,本来在书房打电脑游戏如痴如醉的儿子关了电脑,一人走进房间,关起门不出来。半个多小时后,我们推门进去,他还躺在床上生闷气不理睬我们。感到内疚的妻子忙向他道歉,说不知道他那么喜欢踢足球。儿子的回答出乎我们意料,他说:“我不喜欢踢球,也不想出门,我只是不喜欢你们不让我说话,让我在同学面前很没‘面子’!”  相似文献   

8.
一天下午,家长接孩子回家时,一位小伙子走进我们班教室,大声说:“倪伟呢?走。”倪伟拿起书包慢慢走到我跟前,我说:“倪伟,老师说过,老师不认识的人让不让接走小朋友?”倪伟说:“不让。”“你和老师说说他是谁?”“是叔  相似文献   

9.
我的丈夫是个军人,教育孩子的任务当然就落到我一个人头上。尽管我没有太多的时间用于教育女儿,但我知道如果教育方法不当,那就会影响女儿的健康成长。因此,我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主精神和动手习惯。现在,我女儿2周岁了,人见人夸。邻居常发出感叹:“我家两个人教一个小孩,还不如你一个人教出来的小孩好。”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妈妈在洗衣,孩子也要洗,妈妈怕孩子弄湿衣服,不让洗,越不让,孩子越  相似文献   

10.
同剑侠 《师道》2006,(6):8-8
一天晚上,女儿支支吾吾地对我说:“今天在幼儿园玩玩具的时候,我旁边的一个小朋友去上厕所,回来后,他的玩具不见了,硬说是我拿了他的玩具。”“那你到底有没有拿他的玩具?”“我没有。”“向他解释了吗?”“说了,他不相信。”“那你可以告诉老师,让老师说服他。”“我不敢跟老师说。”“为什么?”“我怕老师也不相信我。”丹麦作家安徒生在他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中,安排一个小孩子站出来讲真话,而我们的孩子,竟然因为对周围人的不信任而不敢讲真话!到底是谁,降低了我们的信任指数?孩子看到一个新奇的玩具,眼睛中透出无限的渴望。父母急着走…  相似文献   

11.
我有个美国朋友,我们都叫她戴比,是个儿科医生,也是一个很懂得教养孩子的母亲。一次,我们一起野餐,戴比的二女儿歇若,不知为了什么原因,同另一个孩子闹了起来。她先是找到戴比告状:“妈咪。安娜不让我玩跳绳。”戴比对她说:“亲爱的,去同安娜协商一下。”戴比的话引起了我的注意。让孩子去与另一个孩子“协商一下”,这个说法我觉得挺新鲜。  相似文献   

12.
马群小朋友上课时会控制不住自己随便讲话,做小动作,有时甚至会旁若无人地从活动室前面走到后面,有时连上厕所也会忘记。开学初他转到我班时,我心里很不高兴。 怕他捣乱,我们早锻炼、早操、体育课和一些公开课一律不让他参加,平时也严格要求他:“好好坐着,别乱动!”他只要有点“出轨”,我就会一脸的不高兴。  相似文献   

13.
尚巾 《家教指南》2004,(12):38-39
一些家长让孩子“以暴制暴”《家庭导报》报道,记者不久前偶然听到两个七八岁男孩的对话,觉得很惊奇。一个孩子说:“现在学校没人敢欺负我了,谁打我一拳,我就打他两拳。”另一个孩子则说:“要想让别人怕你,自己就要长得壮一些。”让记者更吃惊的是,孩子的这些“以暴制暴”想法竟然是他们家长灌输的。记者随即采访了一些家长,发现教孩子“以暴制暴”的还真不少。有的家长为了强化孩子的这种意识,平时会故意打孩子一下,如果孩子不还手,就教育他说:“不管是谁打你,一定要还手”!一位家长说,这样做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强者,以免在学校被人欺负…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玩娃娃家的角色游戏中,我以客人角色去娃娃家做客,以考察幼儿的待客能力。游戏开始后,正当我兴致勃勃地来到“家门口”时,却被孩子不客气地挡在门外,说:“老师,你不要进来了,我们要自己玩!”他旁边一位孩子还解释说:“这个家太小了,大人不要进来。”  相似文献   

15.
今天下午第三节课,老师对我们说:“这节课,我们到操场上去上课外活动课。”我们听了可高兴啦!这次老师让我们进行跳绳接力比赛。首先,我们听老师讲游戏规则,然后我们分成四个小组,看哪组同学跳得又好又快。游戏开始了,我和同学们又紧张又兴奋。每组同学都在为进入比赛的同学呐喊加油,谁也不让谁。比赛的同学都用尽全身的力气不断地跳着。下一个就到我了,我感到自己的心跳得很厉害,手心也冒汗。我怕自己跳得不好,给自己组丢脸。于是,我想退出比赛。老师知道了,对我说:“不要怕,你一定可以跳过去的。”老师还让同学们给我打气加油。在同学们和…  相似文献   

16.
不止一位家长找到我说:“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不像从前那样,有什么事都和父母讲。”还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有些事背着自己,有些东西藏起来不让自己看见,同学之间的书信和他自己的日记总要放到安了锁的抽屉里,对孩子的这种行为他们感到不安,怕孩子染上坏毛病。这样的家长,习惯了对孩子过于保护和包办一切的教育方式。他们有的人因发现孩子对自己有所保留后,竟千方百计地去翻看孩子的书信和日记,然后把其中一些内容当做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2009,(10):10-11
安徽蚌埠一位读者来信说:“我发现,自己的孩子有时会取笑他的同学和其他人,似乎只有他最好。请问,该怎样教育这样的孩子,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让他能学会善待他人呢?”  相似文献   

18.
要的不多     
一个孩子害怕天黑,夜晚需要开着灯睡觉,母亲对她说:“孩子,有妈妈在,不要怕。”孩子果真不怕了,她偎依在母亲的怀里睡得很香。有一天母亲要出差了,她对孩子说:“你就抱住那个洋娃娃,害怕的时候,就把它当成妈妈。”但是到了晚上,孩子哭了,她打电话给正在火车上的母亲:“妈妈,我怕。”母亲说:“孩子,那你就抱住那个洋娃娃,它就是妈妈。”孩子说:“我知道它是妈妈,但是我需要一个温暖的妈妈。”孩子的心是纯洁、透亮的,又是脆弱和无助的。再多的承诺、再多的美丽谎言,他们都无法感知到,他们只需要一份真实的爱。一个电影明星回忆说,他小时候有…  相似文献   

19.
女儿别害怕     
有一天,2岁的女儿指着墙上的壁挂对我说:“妈妈,宝宝怕。”看着女儿惊恐的小脸,我蹲下来抱住她,微笑着对她说:“那是宝宝家的壁挂,宝宝不用怕啊。”女儿看着我,笑了起来,对我说:“那是壁挂,宝宝不害怕。”又跑开玩去了。我想,平时我总是小心地不在孩子跟前说“害怕”这个词,目的就是不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孩子被他的父母或周围其它人说成是“聪明”的,孩子也就认为自己是聪明的。若孩子被说成是“老实”的,孩子日后也就处处表现老实。如果孩子被说成是“笨蛋”,他以后也就常常抱怨自己的脑子不灵。在实际生活中,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与之对应的标签。当一个人从小就被标定为“愚蠢的、没用的”,我们对其智力要求就降低了,对他的期望也就降低了,有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