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蓉 《出版广角》2019,(4):47-49
优秀传统文化读物能够弘扬时代精神,体现时代价值。文章以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和文化传播为研究核心,对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和文化传播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出版传播建议。在出版层面,我们应将重点放在解决思想意识、从业人员、管理制度以及创新发展的问题上。在文化传播层面,我们则需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的内在价值和其中深意,做到上下贯通。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自党中央提出要坚持文化自信,建立文化强国,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日益加强,不仅增加了中小学语文课中的古文学习内容比例,国学启蒙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被强调。因此,一大批国学启蒙读物相继出版,成为了现代儿童启蒙读物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中国音乐文化传播的方式很少,音乐读物的出版成为推进中国近代音乐文化发展和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近代西艺东渐的过程中,归国留学生与在中国出现的基督教青年会作为主要社会力量,编纂出版了数量颇多的新兴音乐读物,开启了中国近代音乐读物的出版,推动了中国音乐教育的进步与音乐文化的发展。一、归国留学生与新兴音乐出版物的早期出现  相似文献   

4.
张昭 《出版广角》2021,(10):17-20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发展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与精神支撑.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时期,我们需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近年来,各出版社牢牢树立起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的工作理念,从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着力挖掘选题,出版了众多优质的主题出版读物,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5.
《中华文明传真》:文献+考古,演绎中国历史刘炜 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年1月出版 本丛书是一部以传世和出土文物演绎中国历史的普及性读物,书中突破了传统通史读物注重叙述王朝兴衰史的框架,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聚会到中华文明发展的整体进程中,依据大量的一手文物,结合丰富的古籍文献资料,对从原始社会到清朝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古代童蒙读物是中国教育史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收集、整理古代童蒙读物流传下来的珍贵文献,利于相关古代文化的继承。  相似文献   

7.
“蒙学热”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进入二十世纪之后,随着西学在中国社会文化生活中份量的加重,传统蒙学便逐渐走向衰落了。其中最典型的标志是,传统蒙学读物失却了自己原有的功能,将启蒙的课堂让给了全新的小学教科书,而走进了学者的书斋里,成了人们研究批判的对象或材料。 然而,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持续至今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各类阅读载体的进化,有声读物产业开始蓬勃发展.有声读物的出现不仅给人们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新途径,也为传统出版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对中国有声读物版权保护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新媒体环境下有声读物版权保护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儿童有声读物自创品牌"凯叔讲故事"在自媒体助推下已发展成为优秀特色品牌。它在文化内涵提升方面的努力值得借鉴,通过优选中外经典读本,尤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精心选材,用高品质的声音传播文化,努力把产品做到极致。再者,它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为进一步提升品牌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的蒙学读物孙延风中国古代教育史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2000年来,中国的教育家们在儿童启豪教育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累累硕果。对此,本文通称为“启蒙文化”。而蒙学读物,或称启蒙出版物,则是这种文化的代表。《周易》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籍,...  相似文献   

11.
苏凡博 《传媒》2018,(12):39-42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有声读物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然而有声读物播读的理论研究与评价体系的建设却相对滞后,这非常不利于有声读物播读的健康良性发展.有声读物播读具有很强的艺术属性,因此,对其进行评价不能用一套固定的、刻板的、单一的评价标准进行衡量.其评价体系应该是具有包容性的、多层次的、有机的、互动的、动态的.有声读物播读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应该既有利于提升行业的播读水准,又有利于推动有声读物市场的繁荣,并最终形成二者的良性互动.进而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兴盛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佛教读物被一些出版社看好,每年都有一批这方面读物出版,甚至套书、丛书也不稀奇。1994年这方面的重要学术著作有:邓子美《传统佛教与中国近代文化——百年文化冲撞与交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覃召文《禅月诗魂——中国诗僧纵横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洪修平《中国禅学简史》、袁宾主编《禅宗词典》(湖北人民出版社)和日本忽滑骨快天著、朱谦之译《中国禅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及新创刊的《玄奘研究》等。1995年出版的有关学术著作是比较丰富的一年,重要的有:《山西寺庙大全》,白清才主编,崔正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农民精神文化与知识的建设,农村出版传播肩负着这样的任务,尤其是在当前"媒介化"时代,在农民群体中,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得到广泛普及,中国农村出版传播需要积极适应建立新的传播平台,同时整合传统的"三农"读物在新的媒介平台上,深入有效地做到文化知识上的惠农、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14.
《全国新书目》2011,(3):59-59
1、《中国文化ABC》(汉英对照)(江西人民出版社)本书从国外读者的阅读与思维方式入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介绍中国文化中最基本的常识,中英文对照,是一本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性读物。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加强,世界各地出现了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高潮.除此之外,中国在各领域内与国际的交流也在不断发展与增长.因此不仅中文普通读物的出版发行事业空前繁荣,外文原版读物的出版量以及国内引进的外版图书也在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由中国编辑学会科技读物编辑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农业出版社、金盾出版社承办的新形势下‘三农’读物编辑出版工作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出席会议并讲话。桂晓风说,编辑工作在为农业服务中具有特殊责任和使命。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编辑要有更  相似文献   

17.
夏丐尊所具有的教育理想主义和文化精英出版意识,构成其青少读物出版理念的核心内容.他确立了青少读物出版的教育中介作用和文化启蒙方向,明确了青少读物编辑的文化传播导向和人文关怀责任.其“文化教育”和“思想启迪”相结合的观念,对当今的青少读物出版有着至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崔志康 《新闻传播》2023,(18):23-2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内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在新时代建设过程中将文化走出去作为主要目标。电影属于文化艺术中的一种,主要依靠视觉内容吸引观众目光。中国电影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通过电影传播有助于此类文化发扬和传承,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但因为不同国家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使得中国电影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此,本文将文化走出去现状及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现状作为出发点,分析当前中国电影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对策,为中国电影国际化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9.
在欧美,文学是文化传播最有效的途径,华裔美国文学已成为美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华裔文学作品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描述,引起西方读者对东方古老国度的兴趣与关注,这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部分华裔文学作品停留在对愚昧、沉睡中的落后中国的描写上,这其中又含有个别作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中国学者应积极参与到国际文学批评中来,让世界倾听中国本土的声音,让本土的学术话语积极推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目前,海外华人知识分子积极推动第三期"新儒学",中国文化必将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互动交流中实现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20.
4月18日,—个以全国各地从事教育读物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以“促进教育读物建设与发展”为主要任务的群众性、学术性的教育读物专业机构——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教育读物专业委员会成立。该委员会是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的分支机构,接受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的领导和业务指导。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教育读物专业委员会以开展教育读物建设与发展的调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