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的强势文化,中国武术的发展也一直处于"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对立中。西方化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现代中国人不可磨灭的主体记忆的一部分。那么,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审视,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武术在传统和竞技之间的某种均衡发展,或是应该对武术文化精神底线的痛切反省和重新书写。  相似文献   

2.
人文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文化性格的集中体现,是人类文明进步所需的美好精神要素,在社会发展中起基础作用的品质,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是否能正确对待自我对待他人、对待自然和社会。中国武术承载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少儿武术教学中,深入挖掘和弘扬武术人文精神,对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新人、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全球化语境下武术发展的文化版图审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具有民族文化完整性与延续性意义的文化版图,是一个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和精神寄托的家园,文化版图的固守与拓展是指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地区、民族、国家的文化如何进行比较、沟通和理解的过程.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交流域融合一直是不变的主题,也是中国武术前进的动力源泉,然而在现今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武术却迷失了:武术技击的误读与消解、武术发展的西方化改造、武术生存空间遭受严重挤压.中国武术文化版图的固守与拓展需要加强武术的文化身份认同和自身变革,以实现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4.
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和西方强势文化向中国强烈渗透的背景下,研究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武术教育的研究关系到武术的普及、推广和武术文化在中小学的渗透,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迫在眉睫。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研究,提出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深刻剖析了中国武术人文精神内涵。研究认为:人文精神是中国武术的精神内核;中国武术是中国人文精神重要载体;在中国武术中,我们可以体认到"天人关系"的艰苦探索精神;"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博采众家之长"的文化会通精神;"穷本探源"的辩证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这些人文精神对促进中国武术发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代武术价值观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武术发展面临新的契机和挑战,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和西方强势文化向中国强烈渗透的背景下,武术的价值才是武术蓬勃发展的核心.因此,构建新的武术价值观对当代武术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研究当代中国武术的价值观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命美学视域下中国武术审美文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哲学思辨的方法,从生命美学视域剖析中国武术审美文化研究的当代价值,探索武术审美文化理论。研究认为:在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价值理念下,在推动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开掘武术审美文化资源,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升武术价值品级、拓宽武术发展路径、满足大众日益提升的精神生命需求具有深远的价值。中国武术审美文化研究应围绕"道不远人"的生命主旨,以"人"为中心,立足于生命精神的价值追寻,从武术技艺、武术人文精神的不同层面开掘审美文化意蕴,探索新时期武术审美文化的新特点、新趋向。武术审美意象应作为武术审美文化理论的核心要素深层挖掘,并指导武术实践。  相似文献   

8.
武术国际化就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向国际社会转移的过程,并以形成具有被广泛认同的国际体育文化形态为其根本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武术就要走出去,让世界认识武术;并要走进去,对武术从形式、内涵到文化价值观进行合理的创新调整,以实现中国武术与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深度融合,这样的深度融合才是中国武术国际化的根本。并以此吸引海外武术爱好者再形成主动的对中华武术和文化本源的探索,最终实现中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的完美融合,促进中国武术国际化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9.
当今中国武术的发展已经脱离了原始的发展环境和空间,其生存和发展境遇已到了关键时刻。而全球化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所在,中国武术的发展必须与时代相融合,突出时代主题。因此,中国武术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首先要追求“和而不同”,与西方文化进行平等交流;其次,中国武术的发展要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进一步追求个体与人类的统一;最后,中国武术发展要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0.
关公精神的核心内容是"忠、义、仁、勇、信",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习武人群的理念,是中国武术文化的道德标准之一。习武人群的理念是武术精神与武术道德的缩影,是传播武术文化的载体,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文章通过分析梳理关公精神和习武人群理念之间的融合与传承,为现代习武人群正确地理解和认识关公精神提供借鉴和参考,弘扬关公精神文化精髓,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树立民族人文精神的道德楷模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体育精神下的中国武术及发展战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中国文化精神对中国武术的决定性影响,以及体育精神下中国武术所发生的体育化转向为切入点.探讨中国武术的代表作品与发展流向;进而探索当前中国武术的改革途径与推向世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武术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武术体现了人与自然、身体与心理、技术与道德的和谐与统一。文章运用调查法、文献法、多元回归分析法等方法,对教育学、体育学、哲学等学科的有关知识进行整合,分析和论证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内涵、地位、作用,阐述了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把中国传统武术与人文精神进行整合、创新,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对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提高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武术是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是我们的祖先在千百年来的生存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一朵奇葩.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精神,而武术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中国正处于伟大复兴的今天,武术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华武术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并阐述中华武术对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的武术人文精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是武术产生的深厚文化基础。武术人文精神是中华武术区别于其他传统项目的重要之处,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武术人文精神的精髓。  相似文献   

15.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构建当今高校中普遍缺乏的人文精神方面理应发挥重大的作用,文章试从武术本身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开始论述,探讨了武术在提高高校学生的人文精神中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历史学、文化学、武术学、哲学的视角对中国武术身上所负载的“功夫精神”给予深入的解读,认为“贵和忌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实践智慧、回归生活”的“功夫”精神,其实也是整个中国文化与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优秀精神,它将贯穿于我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整个历程中,也将在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具体领域与具体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侠"作为中国文化中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所体现出的侠义精神对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中国武术中侠义精神的当代价值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中国武术与侠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武术能够培养人们的侠义精神。尤其在侠义精神缺失的当下社会中,以中国武术为载体,弘扬武术文化中新时代的侠义精神,能够为当今社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弘扬中华武术培养民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范围内文化竞争越演越激烈,加强我国的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是党和国家在新格局的重要目标。民族精神是文化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的精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点是"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中华武术被誉为中国"国宝"和"国粹",是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结晶,通过练习武术可以培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因此,通过弘扬中华武术培养民族精神,对我国在新时期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