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朱小烽  陈为玮 《体育科技》2012,(4):32-35,43
"嘉兴掼牛"是浙江嘉兴回民的一项传统民族体育活动,表演极具观赏性和惊险性,被誉为"中国式斗牛"。2010年5月,被收录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人才、经费、宣传等因素的影响,"嘉兴掼牛"运动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充分发掘"嘉兴掼牛"的文化价值,特别是体育文化价值,保护和利用好掼牛这一非物质文化形态,对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进行、增强人民体质和民族凝聚力、促进地域经济发展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梳理"嘉兴掼牛"传承与发展的思路,进而为"嘉兴掼牛"运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利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历史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的牛文化以及掼牛文化的历史起源做进一步考证,从文化学视角对嘉兴掼牛进行深入剖析,从而为嘉兴掼牛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掼牛"国家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嘉兴对外交流的一张"金名片",充当着城市发展与文化创新的"实验体"和"教科书",在推进嘉兴城市转型、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从城市体育健身娱乐、制造与零售、竞赛表演文化业态创新机制视角,深入挖掘"掼牛"在嘉兴城市化加速进程中的物质、精神文化财富值。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掼牛项目推进大型赛事行列做一浅出的方案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大型赛事的基本特征;②掼牛进入大型赛事的效果和意义;③掼牛进入大型赛事的方案设计;最后给出推动掼牛进入大型赛事的策略,为掼牛项目的发展提供理论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红山文化民俗体育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红山文化背景下的民俗体育布鲁、珍珠球、掼牛、打口袋等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这些历史悠久且地域性、民族性凸显的民俗体育活动由于传承链条断裂、核心价值遗失等原因,已陷入生存难保、发展艰难的境地.为了传承和发展,应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这对当地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斗牛运动是一项历史悠久、颇爱人们喜爱的民间体育活动。由于时代、地域、民俗不同,其形式五花八门。如: 掼牛这是我国回族传统体育项目,源于回族民间生活中的宰牛。相传有一青年,骁勇力壮,动作敏捷,曾徒手将一头要宰的牛掼倒捆住,赢得了父老乡亲的赞赏。从此,掼牛便成为回族群众喜爱的一种比赛项目,并流传至今。掼牛时,牛身披红戴绿,掼牛者身着披风至牛前,双手握住牛角左右摇晃,待牛性起,斗者却以左手握牛角,右手握牛下颌,以爆发之力猛拧牛头,使牛失去重心而摔倒在地,观众为此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7.
王怀建  张华新  孙立  陈琼 《体育科技》2012,33(3):9-12,25
科技推动人类发展,自然"唯美"社会和谐,"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的同时,人类更注重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人类取缔了许多对动物杀戮性的行为,尤为显著的是"西班牙斗牛",而我国具有历史渊源的"中国掼牛"俗称"中国式斗牛"和"东方文明斗牛",是回族人民喜爱的一项传统体育文化活动,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深厚的体育文化内涵,又兼具弘扬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民族融合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传承的社会文化功效。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牛营小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项目心意六合拳武术特色创建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心意六合拳教学的建议和对策,为心意六合拳在中小学更好的普及和传承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航空模型》2021,(4):76-76
为用实际行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全面贯彻习总书记“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号召,2021年3月18日上午,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中国航海模型运动协会、中国车辆模型运动协会、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联合主办,浙江省体育总会、嘉兴市体育总会联合支持,浙江省模型无线电运动协会、杭州中天模型有限公司承办的“红心向党匠心育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红色主题系列模型教育竞赛启动仪式暨竞赛管理干部培训班在浙江嘉兴南湖之畔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0.
来源于生产生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球",是仫佬族民众的智慧结晶,有浓郁的民俗特色.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仫佬族"竹球"的起源和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以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为契机,有针对性地提出"竹球"进校园对策,促进对仫佬族"竹球"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千百年来,少林日求精进的尚武精神,舍身救难的侠义风骨,虚怀若谷的博大胸怀,心存天下的爱国情怀,构成了独特的少林精神.在少林精神形成的过程中,儒家文化对其的影响和浸润无疑是深远的,可以说,少林精神形成的过程是佛教文化对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回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各运动项目的训练中都强调体能训练。足球运动也不例外,由于足球运动的技、战术在奥运百年的发展中已日趋完善和稳定,训练与比赛中体能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访问有关专家学者和教练员,在阐述体能与体能训练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及其与技、战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了解和掌握贫困边远地区羌族人群的国民体质现状,为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随机抽取茂县20~69周岁羌族居民3700人,测试相关身体形态、机能及素质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羌族成年人体质等级评价、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均值都高于四川省均值,特别是年龄较轻时明显优于四川省汉族同龄人,但部分指标随年龄增大而明显下降.提示尽管身处比较恶劣的生存环境,羌族成年人体质较好,应针对其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有针对地推广进行健身锻炼.  相似文献   

14.
铅球运动是一项有着几百年历程的古老的运动项目,伴随着铅球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铅球这项运动的魅力逐渐呈现出来,作为一项关键性的铅球运动技术手段,旋转推铅球基础成为现阶段被广泛应用的一种铅球训练手段,在国内外的普及状况良好。本文就分析旋转推铅球技术在国外及国内的普及情况,并找出这种普及差异存在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经济和文化现象,自中国古代王公贵族、文人雅士等游山玩水,领略自然风光,罗马帝国诸侯到海滨、海岛修建行宫别墅,到英国布赖顿滩建成疗养胜地,经历了数千年的漫长时光,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文通过对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历史回顾,展开了对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前景思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法,逻辑学方法,对环鄱阳湖地区原生态舞龙的文化特点进行研究。分析认为:鄱阳湖地区的舞龙处处体现着信仰和崇拜,体现着一方人民对生活的真诚和感动。环鄱阳湖舞龙多种动物样态,反映的是各种崇拜。他们有的在晒谷场舞跳脚龙,有的在田埂上狂舞草龙,都是祈求五谷丰登,这种充满人性的舞龙不同于一般单纯炫技,而是千百年农耕文化的缩影。  相似文献   

17.
阳光体育运动的推广已有三年,为深入了解它是如何实施,它已取得哪些成果和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有必要对此作出一个回顾并提出一些建议,这样,阳光体育运动能够继续被推向健康发展,全国亿万青少年能从中获益,这是文章关注重点。对照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关文件,从下列五个方面展示了研究成果,即宣传力度、采取的方法、奖励制度、课内教学方法以及课外体育活动,最后提出对策和建议,望对体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检索、剥离、测算、核算等方法和途径,以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对2004年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总产出(总产值)、增加值及从业人员三个核心指标的结果进行推算。结果显示:2004年中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的从业人员约为160万人,实现总产出(总产值)2 470亿元,增加值约595亿元。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对经我国专家论证、国际足球联合会认定的“世界足球起源于中国淄博临淄的蹴鞠”展开研究,发现崇武尚射的东夷文明奠定了诞生蹴鞠(足球)的基本条件;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古都临淄繁荣的政治、经济、文化孕育并发展了中国的足球;千百年间的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的足球伴随着我国元代的西征传入欧洲,最终形成今天这种由中国人最先发明、英国人加进了踢球规则、全世界普遍流行的足球运动。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早上几乎所有的高尔夫职业高手都在“通向迪拜之旅”中拼杀,他们的目标就是赛季末的迪拜世界锦标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