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参与之乐     
继联想成为国际奥委会第六期全球合作伙伴之后,大众、中国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网通又相继宣布成为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再之后,北京奥组委又公布了十个奥运会特许经营商和七个特许零售商。如此众多的企业前仆后继投身于奥运会,让耳闻不如一见的中国人真正见实了奥运的魅力。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研究员、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高级顾问蔡俊五就撰文指出,北京奥运赞助的魅力至少有下列10个。  相似文献   

2.
诠释2008年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奥运”理念的内涵进行挖掘和探讨。认为北京奥运会“人奥运”理念应体现中国化的特色与魅力,注重中西方化的交融,突出以人为本理念,体现新世纪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与发展等。在此基础上.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如何更好地实现“人奥运”理念的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北京奥运会对中国软实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国际关系与国内发展,讨论了北京奥运会对整合、动员国内各层面、各集团意志和力量的能力以及对民族精神提升的影响:(1)北京奥运会通过传播媒介、官员与运动员的真实体验以及志愿者与观众的经历等3个途径,让世界更加了解了中国;(2)北京奥运会在筹办过程中孕育的北京奥运精神和平安奥运的落实,铸就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3)北京奥运会在筹办过程中的文化教育链条,激发了中国元素的魅力与价值;(4)北京奥运会中的人文奥运、科技奥运和绿色奥运理念的落实,提升了硬实力的发展;(5)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发挥了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金元浦 《新体育》2006,(3):63-63
去年夏天看到奥运电影艺术大师格林斯潘指导的1994年挪威冬奥会开幕式的纪录片,深受感动。震撼人心的电影叙述语言,不管是宁静的还是激情的,都叫人享受到生命的灵感。正是电影艺术,正是各种媒体的传播,使体育有了巨大的魅力,并使体育的这种魅力得以光芒四射地展现。对于中国奥运筹备来讲时间已经不多,所以我们探讨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似乎就更要快马加鞭。最近,我看了雅典和盐湖城申办奥运会的两部宣传片,从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中国的焦虑”。北京奥运会我们应选择什么样的理念来启发我们的创意呢?从盐湖城奥运会到雅典奥运会,开闭幕式…  相似文献   

5.
奥运会网络传播发展的历史回顾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互联网的开放性使网络图像能够轻易地跨越国界相互传递,这对现行奥运会按照地区单独销售电视转播权的模式提出了挑战。为了保证电视转播商的利益,国际奥委会对网络转播一直保持“消极甚至抵制”的态度,使得奥运会网络传播发展十分缓慢。搜狐公司成为北京奥运会互联网内容服务赞助商,意味着互联网公司正式登上了奥运会商业开发的大舞台,奥运会网络传播时代的到来巳不可阻挡。从我国互联网技术应用状况、互联网用户数量及奥运会网络传播的政策环境等方面衡量,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施网络传播的条件十分优越,北京奥运会网络传播的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6.
芝麻开门     
一个事关中外企业能否在全球星具魅力的市场上具有营销优势的计划——北京2008年奥运会市场开发计划,9月1日在北京正式启动。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在启动仪式上,手持中国古钱币形状的青铜钥匙,联手打开金锁,向全世界开启了北京2008年奥运会市场开发的大门。这扇向世界各国企业敞开的大门,意味着奥运商战正式打响。北京奥运会市场开发,不仅能够为北京奥运会奠定雄厚的资金基础,还将帮助国内外企业通过积极参与奥运会市场开发,充分享受奥运会品牌带来的广泛效益和回报,并通过奥运会这个平台创立名牌,迅速走向世界市场。奥运会独特的商业运作模式和全球性品牌效应,将为中国企业扩大眼界、积累经验、增强实力、走向世界,提供有效途径,也将为国际企业界开拓中国市场开辟新的渠道。  相似文献   

7.
廖国柱 《新体育》2008,(7):61-61
武术已被国际奥委会正式批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特设项目,但武术在奥运会上的首次亮相,却是在1936年的第11届柏林奥运会上。在中国体育代表团遭遇惨败,只有零奖牌的情况下,这个11人的国术表演队的精湛表演,挽回了中国人的尊严,让世界见识了中国武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北京,古老而现代,时刻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与惊喜,等着您去发现,无论您有没有来过北京,都值得再来一趟。北京这个动感之都,融合了东西方的文化精粹,传统的精神与现代的风格并存。雅典奥运,离我们很近。雅典奥运会结束后,北京这座内蕴丰富的古老都市将在国际舞台上推出自己。举办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是北京向世界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9.
志愿者,让微笑成为奥运名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佳宜  吴斌海 《新体育》2005,(10):50-52
围绕北京奥运会展开的各项筹备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最核心的赛会志愿者招募工作将在明年8月开始。想报名志愿者的朋友,您是否已经准备好了?微笑,是一个城市最有魅力的表情。6月5日,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项目正式启动。“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这一主旨表达了每一个北京人的心声。北京团市委书记、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关成华介绍说,在这三年内,志愿者工作将分成四个类别:迎奥运志愿者服务项目、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工作项目,残疾人奥运会赛会志愿者项目和奥运会筹备期间的奥组委前期工作项目。成为北京奥运志愿者的条件是:第一,必须在18岁以上才能参加赛会志愿服务:第二是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第三是有一定外语基础,可以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武术及奥运会发展现状及关系的研究,分析当前武术项目进入奥运会的"利"与"弊",提出当前为进入奥运会而改变武术的本质,既不利于武术项目本身的发展,也不能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武术进入奥运会时机尚未成熟。虽然中国武术只能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非正式项目,但北京奥运会给武术提供了绝好的推广机会,借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传播环境和机会让世界认识到中国武术的全貌,感受到中国武术文化的魅力。未来武术的推广,必须还武术以本来面目,完善武术自身体系,以教育为前提及多层次武术形式并举。  相似文献   

11.
现代奥运会标志设计本土文化意蕴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功的形象设计是一届奥运会成功的重要标志,现代奥运之所以产生如此巨大魅力,是因为她不仅仅是体育盛事,更是文化艺术盛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视觉形象展示活动,认真解读举办独具本土文化意蕴的标志设计,对于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有重要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红 《体育科研》2016,(6):24-29
北京奥运会是一种历史记忆,还是一种具有永恒现代性指意的仪式,其呈现出来的宏大的叙事性压倒了中国人对奥运会赛事内涵的记忆,从而形成了中国历史进程的文化纪念碑。北京奥运会是中国的国家秩序变更后催生出来的仪式化产物,它还是一种对中国固有仪式的升华形态。中国体育代表团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中取得了51枚金牌是由于举国体制的制度支撑,北京奥运会就此得以升华为一种中国内产式国家仪式。奥运会还是一种身体展示度极强的仪式活动,具有很强的表演性,北京奥运会也成为中国人寻找与西方社会和解的突围点。北京奥运会缔造出来的强大的超仪式的视听镜像提升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力,在更高的意义上重塑了国民形象。  相似文献   

13.
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历史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军 《体育科学》2004,24(12):28-36,73
运用丹纳的文艺研究理论——“种族·环境·时代”三要素学说以及文献资料调研和访谈等具体方法 ,研究了奥林匹克视觉形象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 ,其目的是从一个崭新的视角认识奥林匹克运动 ,并为以后的奥运会主办国塑造视觉形象提供借鉴。通过对古奥运会视觉形象的识别 ,现代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萌发、形成、统一和成熟几个阶段的研究 ,结果表明 :在奥林匹克思想主导下 ,奥林匹克运动的需要和艺术设计的影响是其产生动因 ,形成阶段性发展过程 ,周期性创造规律 ,美善并举的设计原则 ,整体性设计思想 ,基本要素与应用要素相统一的设计内容和形式 ,发挥着标识和品牌双重功能 ,体现着现代艺术设计风格以及平面设计不再平面化的设计趋势 ,为 2 0 0 8年奥运会视觉形象设计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4.
历届奥运会并不是单纯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竞技盛会,它和国家形象建设紧密相连。国家形象建设具有主观塑造性、多样性及政府在其中发挥主导性的特征,因而奥运会成为国家形象建设的契机。北京奥运会也不例外,它在促进全球受众正面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中国形象的同时,也在一系列国家形象建设策略中突显了传统民族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议题,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奥运的过程本身也是国家形象建设的重要内容与追求目标。在后奥运时代,国家形象需要获得全球公众的持续性认同,人的形象建设这一维度是关键变量。因此,在引进各级各类国际性体育赛事时,国家形象建设要以人的现代化建设为根本。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将奥运会的视觉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从符号学的视角来分析奥运会视觉形象的内涵和指示意义,探讨奥运会举办国的民族文化在奥运会视觉形象中的表现及与设计的关系;运用符号学理论加创新是我国大型运动会视觉形象设计与国际接轨的最好途径;总结奥运会视觉形象的发展规律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丰富奥运会视觉形象系统的理论研究,从而开拓奥运会视觉形象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北京“人文奥运”非物质文化奥运遗产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奥运"理念是北京奥运会的核心和灵魂。这是因为"科技奥运"与"绿色奥运"所包含的内容。几乎已成为人们对举办奥运会的最基本的要求,在对这两个方面的评价上,也仅是"好"与"更好"间的区别而已,并且在科技与环境领域,更多体现的是普遍性,而较少独特性。"人文奥运"则有所不同,它最有利于体现北京奥运会的独有特色和亮点,最有利于实现"举办一届独一无二的奥运会"的期望。因此,深入开展对北京"人文奥运"非物质文化奥运遗产的研究,有利于使奥林匹克非物质文化奥运遗产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和发展,实现北京"人文奥运会"非物质文化奥运遗产所带来的"后奥运"效应,凸现北京"人文奥运"非物质文化奥运遗产的特色和亮点。  相似文献   

17.
成功举办2022北京冬奥会,展现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是国家重要战略任务之一.国家利益是国家形象的本质归宿,主场外交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因此,运用国际关系学和外交学中与国家形象相关的理论来考察和谈论冬奥会与国家形象塑造的问题是科学严谨的.结论:在有利国际环境中,冬奥会的建设如违背既有国际规则,则国家形象将会受损;在不...  相似文献   

18.
奥运主题口号是奥运联想形成的重要元素,直接影响人们对奥运的态度和对奥运的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口号对人文和谐、绿色生态、科技进步的理念进行了高度概括,深刻反映了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理念,强调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永恒主题,表达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体现了人文奥运所蕴涵的和谐价值,具有广泛激活人们对奥运联想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9.
北京奥运“祥云”火炬“和谐之旅”接力在奥运史上具有融合东西方文化和现代科技文明、彰显奥林匹克精神、创造传递“三最一高”纪录、凝聚世界人民团结抗拒“抵制风波”和展示主办国形象等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20.
李雯雯  程茜 《体育科研》2024,(1):30-36,43
奥运会项目图标是奥运会体育项目的图形展现,代表了每届奥运会的面貌和主办国的国家形象。通过文献资料法,梳理了项目图标的视觉呈现和功能的演变历程。总体而言,图标的形成和发展与奥运会赛事、社会科技发展以及主办国的文化紧密结合。与往届经典图标对比,2024年巴黎奥运会图标设计改变了以往项目图标的视觉呈现形式,在图标中呈现体育器材以凸显体育项目。图标以“荣誉徽章”的样式凸显了情感联结功能,既体现了每个体育项目的独特内涵,又让参与奥运会的人们团结在一起,提升了人们在奥运会中的情感体验,满足了时代多元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