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东昕,上海松江中山教育集团、中山永丰实验学校教师,被誉为上海松江艺术界的才子:他的原生态歌曲无需伴奏,就可以唱得动人心弦;他的骆驼画风格独具,个性鲜明,同样让人喜爱……集画家歌手于一身,目前在上海市级画家中还没有这样的人。此前他在祖国西部一市区任文化馆副馆长,并是当地的有名的歌手和裕固族风情画家,中央电视台有过报道。现为上海市美术  相似文献   

2.
中山小学是上海古城松江的一所历史名校. 清嘉靖七年(1802年),松江知府建景贤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兴新学,景贤书院改建为华娄官立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改称华亭县立第一高等小学.  相似文献   

3.
校长格言: 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是幸福的。她爱读书,无论在松江读小学、初中,还是到云南去务农,都是如此。她,就是上海市松江一中校长谭海岚。谭海岚在松江中山小学读书。二年级时,班  相似文献   

4.
正曹知白(1272-1355),字又玄,贞素,号云西,人称贞素先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元代画家。曾任昆山教谕,后辞官隐居,读经书,好道教。曹家为江南富族,庄园宽敞豪华而清幽,曹氏结交赵孟頫、邓文原、虞集、王冕等名流,与倪瓒、顾瑛并称  相似文献   

5.
王维是盛唐时期一位才华横溢的杰出诗人,他一生流传下来的诗歌有四百多首,其中山水田园诗尤为后人称道。下面从四个方面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感特征。一、自然与人的和谐之美王维不仅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一个画家,他以诗人兼画家的眼光来观察客观世界,凭着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敏锐的观察和感受,别具匠心地剪取了自然  相似文献   

6.
上海农业科普馆松江馆位于素有“土净、水净、气净”三净之称的上海松江现代农业园区五厍示范区内。松江馆共设六个分馆,分别是序馆、综合馆、农具馆、棉纺馆、种子馆和稻作馆,主要通过实物、图片、多媒体技术等展示松江悠久的农业发展历史和蓬勃发展中的松江现代农业,为前来参观的游客展示松江农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同时,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使更多的人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  相似文献   

7.
彭永俊     
彭永俊,1943年生,现为中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老年教育书画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文研中心创研员、山东美协会员、山东中山书画研究会画家、齐鲁书画院画家、荣成市书协顾问。他自幼酷爱书画,师从名家,几十年游历名山大川。  相似文献   

8.
《上海教育》2013,(4):6-9
在他的带领下,松江地区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当班人”,松江的开放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她是中国首位穿越冰洋的女航海驾驶呗,她列是将航海收获带回课堂的好老师;作为一名90后的大学新生,他是自强勇敢,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孤身单车骑行五千多千米来沪上学……他们是最新揭晓的“2012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9.
松江二中,人才辈出,闻名遐连。这期“本刊特稿”栏,选登了松江二中近5年编辑的学生优秀作文集锦《山阴道上》中的若干篇什,有2005年上海高考作文满分卷的得主凌超以及他的学友们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松江区中山小学是古城松江的一所名校,其前身是始建于1903年松江“兴新学”初的景贤书院,至今已有一百年的历史。学校现有51个班级,2680多名学生,是全市规模最大的小学之一,2003年又组建了中山小学教育集团。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爱国育人、科研兴校”的传统,改革不断深入,学校越办越兴旺。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鉴赏》2009,(7):76-76
韩寒.男,1982年9月23日出生.上海人。曾为上海市重点中学松江二中高一年级的学生.嗜好文学创作。韩寒读初中的那年.他的短篇小说《弯弯的月亮》和《书店》就分别刊登在《少年文艺》(南京)1997年第7期和第9期上。自此一炮打响后.他就迷恋上写作,冲动一发不可收拾。随后。他的另外几篇短篇小说又相继被《少年文艺》(上海)采用。  相似文献   

12.
丁托列托是19世纪威尼斯美术黄金时期伟大的画家之一。他是一位极具活力而且多产的画家,他对工作的追求有时甚至让人感到过分,但他在宽大画布上进行创作的速度又令人惊叹。他的作品装饰着威尼斯的很多建筑物.如总督宫殿和各种教堂等等。实际上,在同一座城市留下如此众多绘画的画家微乎其微。丁托列托的大多数作品拥有宗教性主题.充满着浓厚...  相似文献   

13.
《教育科研论坛》2012,(12):F0004-F0004
“精细化管理,培育学校特色”发展共同体,由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松江外国语学校、中山小学、永丰学校、方塔小学和新桥小学五所学校组建而成。  相似文献   

14.
《中文自修》2008,(5):F0004
千年古镇,水乡泗泾。 上海之根,松江故郡,文运昌盛,人才辈出。 创办于一九五二年的松江四中,迄今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从私立泗泾初中到松江泗泾高中,从松江泗泾中学到松江区第四中学,  相似文献   

15.
画家生前为自己题写墓碑的不多,陆俨少是其中的一个。而建议他自题墓碑的人,正是弟子陆一飞。其事堪称画坛一段佳话。上世纪60年代,身在上海画院的陆俨少受到迫害,被迫搁笔,只能在资料室做些抄抄写写的工作。画家吴湖帆独具慧眼,认定陆俨少的画将来能独步天下。其时,  相似文献   

16.
<正>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翁、思白,别署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敏。他不仅擅长书画,工诗能文,而且理论与实践并重,是一位优秀的艺术理论家,其书论思想集中体现在书法美学观上,力图摆脱拟古之风,从而强调个性表现。董氏在《画旨》中曾提出"画与字各有门庭,字  相似文献   

17.
一般人往往以为上海是一个新兴的大都市,戏剧文学的遗产不多,其实不然。现在上海市的幅员大致与明清两代的松江府相似,而松江府所属各县以及嘉定等地戏剧一直很繁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戏剧演员的传记《青楼集》就是松江人夏伯和写的。至于剧作家,如范文若、黄图珌、周稚廉等还都是作品较多、影响也较大的,他们的作品都已被收入《古本戏曲丛刊》而影印问世了。  相似文献   

18.
《中学教育》2006,(7):F0002-F0002
作为职业人的门青,他的身份是上海七宝教育集团的美术教师。 作为化人的门青,他的身份是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知名中青年画家,多次参加全国性展出,并曾在日本、美国、德国等举办过画展,作品先后被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收藏,近几年的作品主要被韩国首尔艺术中心收藏。  相似文献   

19.
虚谷,中国画画家,是生在上海,住在扬州的安徽人,当过清代的参将,又出家当和尚,做过狮林主持。画家的名字叫朱怀仁,后来改名虚白,字虚谷。他不拜菩萨,只是喜欢画画,人称“虚谷先生”。  相似文献   

20.
施蛰存(1905~2003),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原名施德普,笔名施青萍、安华等。浙江杭州人,幼年时住苏州,后迁居上海松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