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东北地区降水与湿度气候资料的栅格化技术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等计算技术,以东北地区DEM为基础,生成坡度、坡向及遮蔽度等小地形因子数据库和经度、纬度及海拔高度等大地形因子数据库。利用东北地区1960年-1990年30a平均的降水与湿度资料,采用趋势面分析、逐步回归、宏观地理因子模拟与小地形订正等方法,分区构筑了东北3省降水和湿度空间分布的数学模型。进而利用GIS平台建立分辨率为1km2的东北地区4月-10月份和全年降水量与湿度的GRID格式专题地图,所得结果与东北地区实际降水和湿度分布较为吻合,可满足多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山区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浙江省仙居县水文站为基本站,对仙居县内17个水文站和括苍山气象站的年降水量进行了时间序列订正,建立了17个水文站和括苍山气象站年降水量的时间序列订正模型。并分析了仙居县各降水量测站历年平均降水量的时间分布特征。将仙居县各降水量测站历年降水量数据与GPS实地调查所得到的各测站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数据结合起来,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仙居县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模型。其次,利用1:10000仙居县的地形图建立1:10000高空间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从中得到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栅格数据,并结合仙居县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模型,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得到了仙居县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并制作了仙居县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图。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湿地生态系统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湿地是分布于陆地系统和水体系统之间的,由陆地系统和水体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由于具有丰富的资源、独特的生态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功能,享有“自然之肾”之称。本文从地貌景观视角,利用中国湿地数据库资料,及Leemans和Cramer(1990)建立的全球气候网格(0.5°×0.5°)数据库数据,选取东北地区湿地区域内358个网格点1950年~1989年的平均气象资料,计算东北地区湿地吉良温暖指数WI和寒冷指数CI及徐文铎湿度指数HI值。东北地区湿地WI值基本在20℃~103℃·月之间,CI值基本在-205℃~-80℃·月之间,东北地区湿地的HI在4.5mm~20mm/℃·月之间。由于湿地的冷湿效应,温暖指数WI值范围小于同纬度范围的东北地区的数值,而湿度指数则相同。并通过对Holdridge生命地带模型的分析及模型的修正结果,进行东北地区湿地的生态气候学分析。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太阳辐射的计算方法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利用东北地区 9个辐射台站 1 96 1年~ 1 980年的辐射资料 ,检验、比较了国内常用的总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计算方法的误差和精度。结果表明 :采用多因子综合法计算总辐射的通用公式 ,其月值和年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 4 0 %和 3 7% ,复相关系数为 0 990和 0 787,分别达到 0 0 1和 0 0 5显著水准 ,明显优于其他方法。可用于东北各地的总辐射计算 ;周允华等人建立的总辐射PAR系数经验公式 ,较好地反映了该系数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极为接近。选择上述适合于辽宁省的辐射计算方法 ,利用 1 96 1年~ 1 990年有关气候资料 ,计算了辽宁省各地的总辐射和光合有效辐射资源 ,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基于GIS新疆地区干湿状况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代亮  邓睿  黄敬峰  蔡承侠 《科技通报》2007,23(5):635-640,645
利用新疆100个气象站点、1990-1999年10年的月平均气象资料与1 km的DEM数据,运用SPSS统计软件,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各气象因子与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数学模型,应用GIS空间分析相关技术,生成各气象因子的空间分布栅格图。然后利用基于改进的Penman公式的湿润指数计算方法(D=R∕EPT),实现新疆地区湿润指数的空间化处理,验证表明空间化处理达到了较高的精度,根据湿润指数将新疆分为极端干旱区(D<0.03)、干旱区(0.03~0.2)、半干旱区(0.2~0.5)、半湿润区(0.5~0.77)、湿润区(D>0.77),进而分析新疆地区干湿状况时空变化规律。分析结果发现:空间变化上,高海拔地区较湿润,局部地区因季节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沙漠地区长年处于极端干旱、干旱或半干旱状况;季节变化上,总体表现为夏季湿润指数开始有增大的趋势,冬季达到最大值,北疆比南疆干湿季节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6.
1998年夏季(7,8月)藏北降水的某些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AME-Tibet加强观测期间所得到的青藏高原不同地点的降水量资料,初步分析了1998年7月和8月夏降风降水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藏北高原夏季风降水的分布是纬度效应和海拔高度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7月份降水量的纬度效应要比高度效应明显,而8月份的降水量不但具有一定的纬度效应,也具有一定的海拔高度效应。7月∽8月份的降水量主要表现为随纬度的分布特征,但它也受到海拔高度效应的修正,即由于地形对降水的再分配过程,使得某些测点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由于青藏高原地表状况复杂,其上的降水显然应当同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简单地区分各因子的作用是较困难的。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区太阳总辐射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芳芳  薛静  穆海振 《资源科学》2010,32(4):693-700
根据上海地区徐家汇站1961年-1990年月太阳总辐射量与月日照百分率、月平均总云量、月相对湿度、月浮尘烟霾总数等气象要素,运用太阳总辐射气候学计算原理,选定上海地区不同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公式,并用选定的公式计算出1991年-2008年宝山月太阳总辐射量值.然后根据宝山站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最小误差(6.3%)确定适合上海地区月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计算公式.最后依据确定的气候学计算公式推算上海地区各气象站1961年-2008年累年各月太阳总辐射量,并分析上海地区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地区7月总辐射量最多,其次是8月和5月,6月正午太阳高度角虽最大,但天空遮蔽度比5月、7月、8月大,因此总辐射量比5月、7月、8月要少.因上海地区地域面积小,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分布略有差异.太阳总辐射量的空间分布差异为:年东北部及南部沿海地区最多;春季东北部最多;夏季南部沿海最多;秋冬季北部最多;7月~8月差异略为明显,其它月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8.
利用20年遥感影像分析西部干旱区植被演变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该文利用1992年1km×1km的FVC指数结合数字地面高程DEM得出比较符合该地区的分类方案,将该分类方案统一地应用于1982年--2000年连续19a的8km×8km分辨率的FVC影像中,得到该地区每年植被分布图。在GIS支持下,计算了1982年--1988年、1989年--1994年、1995年--2000年间的众值图像,利用众值图像之间递减或递增或震荡的数值关系得出近20年植被变化的图像及数据。主要结论:(1)西部干旱区植被总体成增长趋势,不同的垂直地带的增长幅度不同;(2)平原区以植被的增长斑块为主,主要为以绿洲为核心的绿洲增长斑块,植被主要由荒漠植被、荒漠草地转移为绿洲、草甸;(3)平原区退化斑块主要在塔里木河下游和车尔臣河流域以及内蒙古境内的季节性河流东河、西河,在准噶尔盆地周边也有斑块分布,另外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南部与甘肃张掖、山丹交界处也有较大的退化斑块;(4)高山带植被演变有区域分异特征,改善单元多零星分布在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而退化单元则呈带状或斑块状较集中的分布在昆仑山北坡、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坡,退化类型多位荒漠草原向荒漠植被变化,荒漠植被向稀疏荒漠植被变化。由于高山带地区人类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它的演变的存在可能与气候变化有关,应给与更多的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热量资源栅格化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16  
利用东北地区172个气象台站30a(1961年-1990年)的整编温度资料和东北地区500m×500mDEM数据,建立了东北地区温度要素的空间分布模型。结果表明,温度要素的宏观本底值的模拟以三维二次幂级数展开法效果较好,其误差气温多在0.2℃-0.4℃≥10℃初日、终日为1.1d-2.0d,≥10℃初终间隔数日为2.2d-2.9d,≥10℃积温为56℃.-89℃.d。3省各温度要素的小地形影响程度不同,文中对小地形影响显著的要素进行了模型修改。利用建立的温度要素空间分布模型,构建了东北地区各温度要素的网络数字专题地图。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德清县国家气象站1978-2017年气象连续观测数据,及2003年以来全县12个区域气象自动监测点、16个区域小气候自动监测站和特种气象监测站、县域周边数据,构建多年平均气温随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因素空间变化的多元回归模型,并将模型可视化处理为图像,从时间、空间2个维度进行德清县域农业气候热量资源特征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1978-2017年德清县域40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呈东高西低,年平均气温变化速率为每10年增加0.3℃.气候变暖对德清影响不容忽视,逐渐改变着德清地区种植制度.(2)为应对气候变暖,德清东部地区可增加喜温作物种植区域和时间,西部山区则可调整作物的种植品种和区域.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一种改进B超诊断仪纵向分辩率的新方法。即设立纵向判据和横向判据使超声的每一个回波通过两种判据以决定取舍。通过模型试验达到纵向分辩率1mm。横向分辩率2mm。  相似文献   

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会)自1986年成立 以来机械学科资助了2200多项基础研究项目,推动了我国机械工程学科的发展;为机\\r 械工程提供了一大批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提升了我国制造业及其装备的技术水平;同 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和高学术水平的专家、学者和教授。本文回顾了自然科学基金\\r 会成立以来机械学科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基金管理工作中的基本经验,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r 在的不足与差距。  相似文献   

13.
中国湿草地中的水禽栖息地及其水禽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大学 《资源科学》1996,18(1):55-63
湿草地是终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的天然草地。在我国湿草地觅食、或栖息、繁殖的国家一类保护鸟类18种、国家二级保护水禽有40余种,还有上百种属于中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规定保护的鸟类。根据80年代全国首次统一草地资源调查结果,中国有可供水禽,徙禽栖息、繁殖的沼泽、沼泽湿地、湿草地、水禽、鸟类资源  相似文献   

14.
蛋白质结构分类与结构类预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5.
位于春城昆明的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其前身是诞生于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我校拥有文、史、哲、法、教、管、理、工、经济、艺术10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构建了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教育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我校借鉴各单位的  相似文献   

16.
1重点项目的立项依据和意义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内燃机仍是汽车、机车、轮船、农用机械(农用车)、工程机械及军用车辆等移动装置的动力源,是我国石油的主要消费渠道,而石油仍将是内燃机的主要燃料,且我国内燃机的石油消费量约占石油总消费量的66%,内燃机同时又是大气环境,特别是城市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内燃机  相似文献   

17.
当代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我们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的发展具有由低级到高级的物质科学→信息科学→意识科学和由 简单到复杂的非生命科学→生命科学→人体科学的一般规律。当代科学正发展到信息科学和 生命科学这一中级阶段,所以我们应集中力量加大这两类学科的研究投入。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校基金论文产出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引言 高校科学研究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对国家未来能否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985工程"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国家实施"985工程"8年来,这些高校科研状况如何呢?本文选取2006年有代表性的20所"985工程"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版和工学版)作为调研对象,从基金论文的数量、基金论文获基金资助数量、基金类型分布、基金论文的学科分布等方面,分析基金资助课题的现状,并与2001年、1998年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这一个方面透视我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新趋势、新动向.  相似文献   

19.
石竹筠 《资源科学》1993,15(4):39-46
本文从制图的基础、土地评价的基本原则、制图的依据等方面论述了土地资源制图的理论。用系统论方法划分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土地限制型与土地资源单位五级分类系统,提出土地资源评价系统与土地资源系统的结合,形成土地资源根类系统。并简述了不同比例尺土  相似文献   

20.
假设夸克是由于轻子发生分数质量转化、分数电荷转化、分数轻子数转化而形成的.夸克被色力束缚于重子之中.若提供足够的能量,就能够还原轻子由于形成束缚态夸克所转化了的分数质量、分数电荷,却形成自由态的介子.中子存在一个单位负电荷转化.负电阻元件利用多中子有机导电材料.由于电子向存在电荷转化的中子场扩散,这些电子原来的位置留下空穴,同时也存在电子对空穴的添补运动,此种材料可节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