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棋盘如战场,战场如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是象棋中的一员,在人生的棋盘上战斗着。  相似文献   

2.
追求和谐的思路、培养和谐的人格是高校德育的和谐旨归,也是大学生赢得快乐人生、智慧人生的内在诉求。和谐对现行德育的去蔽是多方面的,以和谐的精神烛照生命,用和谐的尺度塑造人格,按和谐的路径生成德效,全面实施和谐德育,对于实现“以德治国”方略与和谐社会理想,对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无疑是奠基性工程。  相似文献   

3.
高校德育的和谐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瑾 《高教探索》2006,(2):87-89
追求和谐的思路、培养和谐的人格是高校德育的和谐旨归,也是大学生赢得快乐人生、智慧人生的内在诉求。和谐对现行德育的去蔽是多方面的,以和谐的精神烛照生命,用和谐的尺度塑造人格,按和谐的路径生成德效,全面实施和谐德育,对于实现“以德治国”方略与和谐社会理想,对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无疑是奠基性工程。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的和谐精神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追求和谐的思路、培养和谐的人格是高校德育的和谐旨归,也是大学生赢得快乐人生、智慧人生的内在诉求。和谐对现行德育的去蔽是多方面的.以和谐的精神烛照生命。用和谐的尺度塑造人格,按和谐的路径生成德效.全面实施和谐德育.对于实现“以德治国”方略与和谐社会理想,对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无疑是奠基性工程。  相似文献   

5.
早就想为初中生朋友写点东西,但一直因为事多而未能如愿。适逢《初中生世界》创刊10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决定以“智慧人生”为主题,写一组小文。或许是经典故事,或许是一段经历,或许是一点感悟,藉此与初中生朋友共享。“智慧”与“人生”本不是一回事。但我总以为,智慧的人生才是形而上的人生;人生有了智慧,如同鸟儿有了双翅,就不愁不能壮志凌云、一飞冲天。智慧是什么?智慧在哪里?人生需要哪些智慧?要想知道的话,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相似文献   

6.
在“人生”的棋盘上,儿子不会那么幸运,遇到的对手未必都是“姥姥”,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愿意慈悲相让。所以,我决定要利用这棋盘“折磨折磨”儿子,让他尝些失败的滋味,以便帮助儿子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7.
棋如人生     
从四年级开始,我学会了下象棋,渐渐发现这小小的棋盘也反映着偌大的人生。  相似文献   

8.
《新作文》2002,(Z5)
从四年级开始,我就学会了下象棋,渐渐地发现,这小小的棋盘也反映着偌大的人生。  相似文献   

9.
从四年级开始,我学会了下象棋。随着棋艺的提高,我渐渐发现这小小的棋盘也反映着偌大的人生。  相似文献   

10.
棋如知音     
围棋.历来是智慧的象征。19条垂直均匀相交的黑线交错成方寸大小的棋盘,棋手的一思一虑,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作任何保留。凝视棋盘,有如仰视浩瀚星空,俯瞰寥廓大地。当我第一次拿起棋子,心中那一丝没由来的颤动,使我明白,棋,就是我的知音。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鉴赏》2010,(1):88-92,112
心灵开花 莫泊桑说:“智慧与天才是一种恒久运用的耐心。”智慧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智慧是人生的无价之宝,智慧是成功之母。智慧是生命的源泉!在朋友看起来一点儿也不起眼的冰.却把图德造就成世界冰王和亿万富翁。区别就在于图德有一双眼睛和一颗善于运用智慧的心灵。  相似文献   

12.
袁济喜 《中国德育》2014,(19):36-39
正今天我与大家一起探讨国学与人生智慧的问题,这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话题。上个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林语堂写过《孔子的智慧》一书,他从《论语》中读出许多人生的智慧与趣味,大家不妨看一下这本书。中国古代所说的智慧不同于西方的概念,西方的智慧重在技术与谋略,而中国的智慧重在道德精神的建设。中国人的智慧是有境界的智慧,智者是知识与科学的体系,而仁者则是人文的体系,智者与勇者只有与仁者相结合,也就是科学与人文  相似文献   

13.
学科教学人文意识渗透的价值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教学人文意识渗透的价值功能如下:各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可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可以培养学生的人生智慧。教师应通过教学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文化精粹与阅历经验传授给学生,使他们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  相似文献   

14.
棋子     
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投入地扮演着各自的角色;人生如梦,人也虚无,物也缥缈;人生如画,既描绘着自己也装饰着别人……而我看人生却只是规则的棋盘,我只是一枚微不足道任人摆布的棋子——小卒。小卒一出生就被无情地推上这  相似文献   

15.
南禅左派般若人生 ,即南禅左派对人生若干重要问题的智慧觉解。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生与死 ,出与入 ,凡与圣 ,善与恶 ,理与欲。本文选用一系列禅林语录和故事 ,分析了南禅左派运用般若最高智慧对人生这五大难关的戡破、贯通和圆融  相似文献   

16.
从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来看,新课程改革需要教育成为人生之学、生活之学与智慧之学,且人生教育学、生活教育学与智慧教育学是相互融通、互相参照的,都植根于教育实践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智慧型"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重  李萍凤 《江西教育》2007,(17):25-26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大批的知识创新人才,而知识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的"智慧型"教师.缺乏智慧的教育导致教育活动与学生的鲜活生命脱节,导致知识与智慧脱节,导致科学与人生脱节;缺乏智慧的教育剥夺了学生的自由和快乐,教给了学生知识却没有教会学生生活;缺乏智慧的教育扼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不能赋予学生真正的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18.
传统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儒法兼有,而在人生处世立身方面,则是儒道佛杂糅、儒道互济,给人生以力量和智慧,引导人生开拓与避险,给人以精神安身之所。探究儒道互济的人生论,对我们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从积极进取与无为无欲的人生态度中吸取智慧,在人生征途上进退有方,徐疾有度;从见利思义与物我两忘义利观中寻找平衡点,享受现代物质生活,更注重高尚精神生活追求;从推己及人与顺世安命的处世准则学习为人处世艺术;从仁民惜物与道生万物互利共生自然观中借鉴善待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传统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儒法兼有,而在人生处世立身方面,则是儒道佛杂糅、儒道互济,给人生以力量和智慧,引导人生开拓与避险,给人以精神安身之所。探究儒道互济的人生论,对我们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从积极进取与无为无欲的人生态度中吸取智慧,在人生征途上进退有方,徐疾有度;从见利思义与物我两忘义利观中寻找平衡点,享受现代物质生活,更注重高尚精神生活追求;从推己及人与顺世安命的处世准则学习为人处世艺术;从仁民惜物与道生万物互利共生自然观中借鉴善待自然,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智慧。  相似文献   

20.
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共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它也是对中华民族德治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把道德建设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将有力地促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为了保证这一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