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近几年,前往马来西亚留学的中国学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就读的学校遍布马来西亚全国。不过,马来西亚还不是留学的热点国家,一些有意前往马来西亚留学的读者不了解那里的生活、学习情况(本刊曾于今年第一期刊登了一名中国留学生写的《马来西亚留学生活一瞥》,文章介绍了留学生活的一个侧面),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办理留学手续等相关事宜。为了方便读者,笔者搜集了申请留学时需要了解的资料,以备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发展经济有其独到之处,自马哈蒂尔上台执政后,抛弃了一贯奉行的民族主义政治经济路线,采取了更加开明的经济措施。先后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新发展战略”,并在不同时期取得了显著成绩。它所取得的成功和遇到的困难与我国的经济改革有相似之处。马来西亚与中国同属发展中国家,了解马来西亚的发展历程,吸取其经验和教训,与我国的国家利益有关。  相似文献   

3.
马来西亚教育部长纳吉先生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引导巴勒斯坦向我国取经,是对马来西亚实行多年的教育制度的认可。马来西亚已崛起成为他国的榜样及模范。”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华侨一般称福德正神为“大伯公”或“土地神”,马来西亚的福德正神信仰的历史可以说是随着华侨移民的开始而开始的.早期华侨们祭拜福德正神是为了满足他们内心的信仰生活和作为移民社会在异国他乡的互相联系.后来经过华侨族群在马来西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福德正神除了满足华侨社会的信仰需求,还成为华侨社会内部活动的重要联结点,它在马来西亚华侨社会兴办教育事业、公益事业、游行集会、红白事务等社会活动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1969年“五一三事件”后至1990年新经济政策终止,马来西亚大学经历了一个以新建运动为起点,马来至上国族论述为之理论基础,以扶弱行动、教学语言、课程与人事为主要路径,以政府的高等教育集权管控为其权力制度保证的马来化过程。在高度马来化的马来西亚大学,不仅马来人占据学生与教职员、领导与管理者的主体部分,马来人的利益需求更属于各项教育活动的优先选项。1990年后,马来西亚国内族群关系趋于缓和及至更加包容和开放,大学的入学族群配额制也被适时废除,代之以绩效制,但后者在教育机会的公平性方面仍缺乏实质性的变革,马来西亚大学仍未脱离马来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马来西亚远距离教育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时代马来西亚远距离教育发展战略丁兴富译评前言*以下是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医生在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11届年会(1997年11月11日至14日,吉隆坡,马来西*亚)上的开幕词的全文译文。本届年会的主题是“远距离*和开放学习的质量保证”。马哈迪医生是莅...  相似文献   

7.
遥远的马来西亚,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风景如画、陌生而炎热的国家。近年来,前往马来西亚读书的中国留学生多了起来,目前大约有二三万名,分布在除东马行政区域之外的几乎所有马来西亚各州。本文作者便是其中一员,他以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留学生活中真实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8.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地区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其高等教育在行政管理上,完全实行中央革权制。马来西亚的大学都属公立。现有马来亚大学、马来西亚国民大学、马来西亚滨城理科大学等八所大学。公立学院有东姑亚都拉曼学院、玛拉工艺学院等八所学院。它们担负着为马来西亚培养国家行政、经济、科技和教育以及各类专业高级人才的任务。本文拟对马来西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作一些探讨,以期得到有益的启下。一、马来西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主要特点现行马来西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是1971年马来西亚政府公布“马来西亚大学和大学学院法”后开始贯彻执…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的南海沿岸,由马来亚、沙捞越和沙巴组成,国土面积32.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270万。马来西亚被称为“橡胶王国”,它的天然橡胶产量是世界第一位的,出口量也居世界首位。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民族建构离不开马来政治民族主义和文化民族主义的互动。在马来政治民族主义的极力争取下,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宪法最终体现了“马来人的马来亚”的理念,这也是马来(西)亚民族建构的开始。在马来人获得政治领导权的基础上,马来文化民族主义致力于把马来文化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以马来族群的文化作为整合马来西亚社会的基础。在马来西亚民族建构的推动下,马来文化从建国前的弱势文化发展成为一种强势文化,反过来,马来文化强势地位的形成对马来西亚民族建构产生了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去马来西亚留学悄然兴起。那么,与其他国家相比,去马来西亚留学有什么吸引力?吸引力一:说中文学英语 马来西亚曾历经葡萄牙、荷兰及英国的殖民统治,其政治及法律体系都是从英国沿袭而来,属于英联邦国家。因此,尽管马来语为其母语,但英语也是官方语言,特别在工商教育界,英语更是必会语言。不过,由于华人占马来西亚人口30%以上,在马来各地,中文、粤语、闽南语仍处处可闻。所以,中国留学生初到马来西亚,既没有语言障碍,又能学英语。  相似文献   

12.
马来西亚的教育发展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来西亚的教育发展与改革李韧竹一、马来西亚教育的发展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可以把马来西亚教育大致分为三个发展时期,即土著教育时期、殖民教育时期和民族教育时期。土著势力到达马来群岛之前,马来亚教育基本处于非正规状态,父子相传是教育的基本形式,“古兰经”、宗...  相似文献   

13.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全境面积33万平方公里,被南中国海分成东马来西亚和西马来西亚两部分。西马来西亚为马来亚地区,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西濒马六甲海峡,东临南中国海,东马来西亚为沙捞越地区和沙巴地区的合称,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全国分为13个州,包括西马的柔佛、吉打、吉兰丹、马六甲、森美兰、彭亨、槟榔屿、霹雳、玻璃市、雪兰莪、丁加奴以及东马的沙巴、沙捞越,另有三个联邦直辖区:首都吉隆坡、纳闽和普特拉贾亚。  相似文献   

14.
马来西亚十六岁的中学生米亚露经过“过五关斩六将”之后获选“国际妙龄公主”。正当她喜滋滋地准备到哥斯达黎加参加四十五国选手决赛竞逐时,其就读的马来西亚国民中学突然宣布开除她的学籍,  相似文献   

15.
徐敏珍 《海外求学》2004,(21):40-41
通常谈起留学,很少有人会想到马来西亚。人们普遍认为:既然留学,就要去一个发达的国家,而且最好要上名校。殊不知,如果要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对申请者本人及其家庭条件的要求相对就会很高。马来西亚为你搭建了通向最终目标的一块“跳板”:素有“中转站”的美誉。“小国也可成就大业”,这是一家马来西亚高校在招生时针对中国学生的宣传口号。尽管如此你也许仍在暗自思忖:留学马来西亚,值得吗?  相似文献   

16.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来西亚在WTO<服务业贸易总协定>的承诺事项中并没有开放教育服务,但就亚太地区的国家来看,马来西亚是仅次于澳洲与日本,吸引外国学生最多的国家.本文从企业化、私有化和国际化三个维度切入,分析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措施,并就马来西亚高等教育国际化与马来化的矛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智能学校”(Smart School)计划是马来西亚在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的一项宏伟的教育改革工程。虽然它只是其国家多媒体超级走廊计划(MSC)的七个应用性项目之一,但它是一项全国性项目,目标指向马来西亚学校教育的整体性变革,同时也集中体现了马来西亚教育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被称作亚洲的“四小龙”,殊不知马来西亚的经济也已在崛起,有可能成为亚洲的又一条“小龙”。 马来西亚位于亚洲大陆和东南亚群岛衔接部分,亚、澳两大陆与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洋的交汇之地,自古以来是东西方海空交通和国际贸易路线的要冲。其领土由不相连接的东西两块土地上的3个地区组成,即马来半岛的马来亚(简称西  相似文献   

19.
一、“双联课程”的由来 马来西亚是一个拥有1800多万人口、自然资源丰富的东南亚国家。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大量外资涌入马来西亚,使其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最近,马来西亚政府还立下宏愿,要在2020年迈向工业国,成为比较发达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马来西亚兴起伊斯兰复兴运动,对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历史沿革、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典型组织和团体、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与政治民主化的关系以及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与经济现代化的关系四个方面,综合分析了国外关于马来西亚伊斯兰复兴运动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的成果,提出国内学者需要推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