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师:上节课,我们按"学习提示"的要求,自学了1至7题,并对大家在自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下面请大家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讲了鲁迅先生生前哪几件事?生:这篇课文讲了鲁迅先生生前的四件事: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师板书)师:从这几件事司...  相似文献   

2.
课堂回放师:课文没有写缺水生活的"苦",而是写了缺水的"乐"。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快乐的事?(生默读课文)师:用一句话概括,说说这是一件什么事?(生答)师:课文中有专门描写小孩子快乐的一句话,请标出来。(生标句子)师:如果你一个月没洗澡,遇到这么一场雨,你会做些什么?想象一下。(生想象说话)师:阅读第4~6自然段,说一说,这又是一件怎样快乐的事?生:一勺水洗澡。  相似文献   

3.
同样的课文,不同的老师教学,会给人不同的感受。一、甲老师教学片段《早》第7自然段教学过程:师:自由读读第7自然段,说说主要写了什么?生: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鲁迅先生书桌上“早”字的来历。师:这个“早”字是怎么来的呢?默读课文,然后交流。(生复述)师:从这个小故事中,你听出什么?生:我觉得鲁迅先生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生:我觉得鲁迅身上有一种可贵的精神。生:我知道鲁迅先生身上那种可贵的就是书中说  相似文献   

4.
一、研读品文师: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读第四段,想想闰土给“我”讲了哪几件事。(学生自学)生:写了“捕鸟”“捡贝壳”“看瓜”和“看跳鱼儿”四件事。师:你对哪件事比较感兴趣?(举手表示)师:既然这么多同学对捕鸟感兴趣,那我们就先学习这件吧。课文第几自然段写捕鸟的?生:第六自然段。师:默读第六自然段,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学生自学,交流。)生:我从“须下大雪才好”体会到闰土很聪明。因为闰土知道下大雪时小鸟找不到吃的,正好能捕鸟。生:我体会到闰土很能干。“下了雪,我扫出了块空地,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  相似文献   

5.
一、理清内容,把握结构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什么?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师:我悄悄地问一声,这篇课文是写什么的文章?写人还是写事?生:这篇文章是写人的。师:那没写事吗?生:写了,但那是想通过写事来表现人。  相似文献   

6.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十七课《白杨》。我请四位同学读课文,在他们读课文时,大家思考两个问题: ①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②爸爸介绍白杨树特点的话是哪几句? 生:本文记叙了爸爸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白杨树的事。  相似文献   

7.
以"写"促"读",激兴趣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生:学会看病。师:如果让同学们自己写这篇命题作文,可以写什么?生:我会写怎样去看病。生:我会写看病过程中发生的事情。生:还可以写看病过程中碰到了哪些人。师:这是你们笔下的"学会看病"。作者笔下的"学会看病"又是怎样的呢?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重点写了什么。(生快速默读课文)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说说课文重点写了什么。生:文章写了儿子出去看病后,母亲心里很着急。师:文中多处写到母亲的心理活动——这是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8.
一、复习导入 ,激趣揭题。  师 :同学们 ,这节作文课要求写一种小动物 (板书 ) ,要求大家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 ,把观察到的按一定顺序说说并写下来。  请大家回忆上学期写小动物的课文是哪一篇 ?  生 :《翠鸟》  师 :这篇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翠鸟的呢 ?  生 :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板书 )  这节 ,我们就以《翠鸟》这篇课文的写法来写一种小动物。  我们要写的小动物是什么呢 ?老师先让你们猜个谜语 :“胡子不多两边翘 ,开口爱说‘妙、妙、妙’。黑夜巡逻眼似灯 ,厨房粮仓它放哨。”这是指哪一种小动物 ?  生 :猫。  师 :…  相似文献   

9.
教学片段师:作者是用什么来证明这句话是一个真理的呢?请默读课文,概括一下文中用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生默读,教师巡视并请一生将概括的事例写在黑板上。)生: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师: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呢?快速默读课文,发现相同点。  相似文献   

10.
一、直接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8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引导读书:这是一位怎样的伯父,一位怎样的先生呢?让我们跟随作者周晔的思绪走近鲁迅先生。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写了哪几件事?2.字词反馈:扎绷带夹出咳嗽饱经风霜3.  相似文献   

11.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十册)是一篇传统性讲读课文。它通过回忆几件小事,反映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认真严肃的态度和仇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除了要围绕读写重点训练项目指导学生认识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外,还可以这样进行教学: 一、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了鲁迅的五件事:第一件是鲁迅先生逝世以后前来追悼的人很多;第二件是鲁迅和作者谈论《水浒传》;第三件是鲁迅和作者谈“碰壁”的事;第四件是鲁迅先生给黄包车工人包扎伤口;第五件是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的事。这五  相似文献   

12.
师:大家喜欢这篇课文吗?生:喜欢。师:老师也很喜欢。我被课文讲的几件事深深地感动了。你们呢?你最喜欢课文中哪件事,为什么喜欢?仔细读一读课文,然后跟同桌说说你的读书感受。生:(读文,同桌交流)师:谁愿意跟大家谈一谈?生:我喜欢第2自然段写的这件事。(读第二自然段)我感觉到作者的家长能告诉孩子实情,而不是欺骗他,说明他的父母很尊重孩子。这里的“欺骗”我认为是“哄骗”的  相似文献   

13.
教学要求:阅读全文,了解荷花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美;想象“我”被美丽的荷花所陶醉的情境。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荷花指名朗读全文。同时要求学生思考问题:这课书共写了几小节?哪几小节是直接写荷花的? 读后引导学生讨论思考题。 (说明:要求学生边听边默读边思考,初步理解各节的主要意思,这是阅读能力的一种训练。) 统一认识:课文的第一、二、三小节是直接写荷花的。讨论第一小节。“闻到一阵清香”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写出了荷花的香味。)板书:清香 (说明:第一小节极易被学生忽略,引导他们讨论就可以明确这一段实质是说明荷花的香味的。) 哪几小节写了荷花的样子?(第二、三小节) 要求学生读读、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荷花的?(荷叶、荷花两方面)  相似文献   

14.
师:打开书,自读课文,请思考:课文的题目是“北京的胡同”,那么文中哪几段写北京的胡同?(学生自读课文)生:文中的第三、第七段写北京的胡同。师:很好,我们先来学学写北京的胡同部分。我来读读第三段,请你们思考: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生“:北京的胡同窄窄的,不急不缓地伸展着,如  相似文献   

15.
师:昨天,老师要求大家预习课文,大家预习得怎样 ?老师要检查一下。谁来读读课后的词语 ?  (生读词语,教师相机订正 )  师:很好 !在自读课文时,你们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 ?  生:“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 ?鱼怎么会游到纸上来呢 ?  生:课文说的是一个聋哑青年画鱼的事,为什么用“鱼游到了纸上”作标题呢 ?  生:我认为鱼是不能游到纸上来的,课文说的“鱼游到了纸上”的含义是什么呢 ?  生: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有什么关系呢 ?  生:“工笔细描”和“挥笔速写”有什么不同 ?  生:什么是“忘我的境界…  相似文献   

16.
师:老师带来了一些小蝌蚪,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实物演示)生:小蝌蚪的头很大,像一粒大黑豆。生:小蝌蚪的尾巴很长。生:它的全身是黑灰色的。师:是呀,可它们的妈妈一点儿也不像小蝌蚪这个样子。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它们的妈妈的?请小朋友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小蝌蚪找妈妈的事?(生默读)生:课文的第2、3、4自然段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事。师:请大家听听2、3、4自然段的录音,再看看画面,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教师将2~4自然段制成动画,CAI课件演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学生复述)师:对了,请小朋友…  相似文献   

17.
一、揭示课题。二、引导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时代背景。三、自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的程度。四、再读课文,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恍然大悟 饱经风霜。五、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生前的哪几件事。  相似文献   

18.
正一梳理文脉,关注写字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艾滋病小斗士》。还记得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吗?(板书:恩科西。)师:课文围绕恩科西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呢?生:写恩科西怎样与病魔作斗争的事。生:恩科西是一个南非儿童,他得知自己得了艾滋病后,一边学习怎样面对艾滋病,一边关心和他一样的儿童。师:说得非常完整、连贯。有一位同学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了下来,可是遇到了不少拦路虎,想请你们帮忙,愿意吗?  相似文献   

19.
【教学片段】师:这篇课文围绕燕子,写了它的哪些方面?请你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默读,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燕子的哪一个方面?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概括,写在这个自然段的后面。(生默读概括,师巡视,先  相似文献   

20.
《书的故事》以“书”为线索,叙述了发生在年轻的卖票工人与鲁迅先生之间的一件事。 “书”是联系故事中两位主要人物的纽带。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五部分。(1)鲁迅先生托人代售书;(2)卖票工人想买书;(3)钱少买不起书;(4)鲁迅先生慷慨赠书;(5)书带来的安慰和力量。其中,第一、四两部分以鲁迅先生为主,第二、三两部分着重写卖票工人,而第五部分,即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则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